接下来说说超高压,下面文字摘抄科普文章。宇宙中天体发生相互碰撞可以在陨石中产生极端的高温和超高压环境,从而导致陨石中矿物转变或重结晶为高密度的结构相。矿物在高温超高压下发生的结构转变同样存在于地球深部环境中。40年前,国际著名的岩石矿物学家林格伍德教授(Alfred Edward Ringwood)曾预言,如果尖晶石类矿物在地球深部发生高压相转变,很可能从立方晶体结构转变为密度更高的超尖晶石结构。其后,若干超尖晶石结构相在实验室被人工合成,但天然的超尖晶石高压矿物一直没有被发现。
谢氏超晶石在我国随州陨石中被发现,是除金刚石以外迄今被批准和命名的第10种超高压矿物。国际上已批准和命名的另外9种超高压矿物是:柯石英、斯石英、赛石英、林伍德石、瓦士利石、镁铁榴石、阿基墨石、玲根石和涂氏磷钙石,它们分别属于石英、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和白磷钙矿的超高压多形。
谢氏超晶石是铬铁矿尖晶石的一种超高压多形,化学成分与铬铁矿相同,但具有斜方的晶体结构,密度比铬铁矿高10%,形成在相当于离地表500公里以上深度的压力条件下。(下面照片是长石中铁铬矿物超高压的多形质变为八面体的尖晶石。骸形不透明且反光性强,且支叉状的八面体是陨石尖晶体的特征。此陨石表面有上百颗这样的棕色尖晶石,主要分布在着地面冲击熔脉上,冲击熔洞内,以及在负压区的旋涡气孔内也有零星发现几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