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只是小弟的一家之言哈,有不对的欢迎指教。
如果是为了申办大型赛事考虑,中国未来20年有望申办的一个是2034年世界杯,另一个就是2023年之后的某届世青赛,如果目标是为了世界杯,像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石家庄、南昌、太原、长沙这类边缘城市要想增加举办的希望,一种是建4万人的专业足球场,另一种是像卡塔尔那样建设3万人左右的球场,预留扩建成4万的体量。以长春举例,长春亚泰2018赛季平均每场中超在1.8万人,未来冲超成功长远预计每场能达到2-2.5万人左右的话,3万人的体育场是非常合理的容量,无论从转播效果还是养护费用都低于4万座的固定座椅球场。对于没有职业球队或球队常年混迹中甲中乙,但又想分世界杯一杯羹的城市,2-3万可扩建的球场是最佳选择。沈阳若有6万的预算,建4万的球场,省下来的钱建移动草坪、闭合顶棚、中央斗屏不香么,有了移动草坪和闭合顶棚可以比其他球场多开N场演唱会赚钱,只是作为省会而言,大连都建6万,沈阳甘不甘心只建个4万的球场?
举办世界杯概率较低的省会城市(例如呼和浩特、昆明、兰州等)、拥有中甲中乙的非省会城市(泰州、南通、梅州、淄博等),这类城市球队上座率一般只有几千人,适合建设1-2万人的单层看台球场(可预留扩建至3万人左右的空间),这类城市一般都有2-3万座的年代久远、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足球要求的综合体育场。个人认为即使是小球场,灯光、贵宾席、包间、转播机位都要齐全,以后可以为申办世青赛考虑,经历过亚洲杯和世俱杯的大赛洗礼,北上广对世青赛是否还有兴趣都另说,有兴趣的恰恰可能是太原、长沙、苏州、宁波这类城市。可喜的是国内已有晋江的0.8万,日照的1.2万,桐庐1万,肇庆2万座等球场,日后即使无职业俱乐部的话养护费用也不太高,不过肇庆、晋江、桐庐的球场个人欣赏不来,还是喜欢日照、团泊这种方方正正、四角全包围的球场。
本人其实比较担忧郑州奥体和西安奥体,为了综合运动会修建6万人的综合体育场,未来的维修养护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如果中超球队不入驻,仅凭演唱会的收入很难盈利。成都的东安湖体育中心的4万人体量就很科学,虽然体量是郑州和西安的2/3,但养护费用要远低于2/3,即使成都想举办全运会,完全可以在6万的凤凰山进行开闭幕式,当年里约奥运就是这番操作的。
如果是为了申办大型赛事考虑,中国未来20年有望申办的一个是2034年世界杯,另一个就是2023年之后的某届世青赛,如果目标是为了世界杯,像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石家庄、南昌、太原、长沙这类边缘城市要想增加举办的希望,一种是建4万人的专业足球场,另一种是像卡塔尔那样建设3万人左右的球场,预留扩建成4万的体量。以长春举例,长春亚泰2018赛季平均每场中超在1.8万人,未来冲超成功长远预计每场能达到2-2.5万人左右的话,3万人的体育场是非常合理的容量,无论从转播效果还是养护费用都低于4万座的固定座椅球场。对于没有职业球队或球队常年混迹中甲中乙,但又想分世界杯一杯羹的城市,2-3万可扩建的球场是最佳选择。沈阳若有6万的预算,建4万的球场,省下来的钱建移动草坪、闭合顶棚、中央斗屏不香么,有了移动草坪和闭合顶棚可以比其他球场多开N场演唱会赚钱,只是作为省会而言,大连都建6万,沈阳甘不甘心只建个4万的球场?
举办世界杯概率较低的省会城市(例如呼和浩特、昆明、兰州等)、拥有中甲中乙的非省会城市(泰州、南通、梅州、淄博等),这类城市球队上座率一般只有几千人,适合建设1-2万人的单层看台球场(可预留扩建至3万人左右的空间),这类城市一般都有2-3万座的年代久远、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足球要求的综合体育场。个人认为即使是小球场,灯光、贵宾席、包间、转播机位都要齐全,以后可以为申办世青赛考虑,经历过亚洲杯和世俱杯的大赛洗礼,北上广对世青赛是否还有兴趣都另说,有兴趣的恰恰可能是太原、长沙、苏州、宁波这类城市。可喜的是国内已有晋江的0.8万,日照的1.2万,桐庐1万,肇庆2万座等球场,日后即使无职业俱乐部的话养护费用也不太高,不过肇庆、晋江、桐庐的球场个人欣赏不来,还是喜欢日照、团泊这种方方正正、四角全包围的球场。
本人其实比较担忧郑州奥体和西安奥体,为了综合运动会修建6万人的综合体育场,未来的维修养护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如果中超球队不入驻,仅凭演唱会的收入很难盈利。成都的东安湖体育中心的4万人体量就很科学,虽然体量是郑州和西安的2/3,但养护费用要远低于2/3,即使成都想举办全运会,完全可以在6万的凤凰山进行开闭幕式,当年里约奥运就是这番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