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午饭,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附近的,鸠摩罗什寺院
鸠摩罗什寺位于凉州(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大什字北侧,始建于后凉时期(公元386年至403年),凉国皇帝吕光册封鸠摩罗什为凉国国师,为安顿国师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后命名为鸠摩罗什寺,是其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从东晋后凉至今香火旺盛,虽然屡次遭遇天灾人祸,但罗什寺塔依旧屹立不倒,寺院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过(天下独有),彰显着鸠摩罗什寺的昔日辉煌。
鸠摩罗什大师被世人公认的汉传佛教奠基人,是世界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和翻译家修葺一新的鸠摩罗什寺表面看没有那么多玄机,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久远而深沉的故事。
鸠摩罗什是被抓到武威来的,当年前秦大将军吕光大败龟兹国,走的时候不仅席卷了龟兹的财宝,还顺带抓走了龟兹名声最大的人才。吕光没看走眼,鸠摩罗什在武威的十七年,最终把自己逼成了一代佛学翻译大师,他曾在圆寂前发愿道:“所译经典,如若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薪灭形碎,唯舌不坏”,寺里的僧人说,这座1600多年的古塔下至今还藏着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






鸠摩罗什寺位于凉州(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大什字北侧,始建于后凉时期(公元386年至403年),凉国皇帝吕光册封鸠摩罗什为凉国国师,为安顿国师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后命名为鸠摩罗什寺,是其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从东晋后凉至今香火旺盛,虽然屡次遭遇天灾人祸,但罗什寺塔依旧屹立不倒,寺院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过(天下独有),彰显着鸠摩罗什寺的昔日辉煌。
鸠摩罗什大师被世人公认的汉传佛教奠基人,是世界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和翻译家修葺一新的鸠摩罗什寺表面看没有那么多玄机,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久远而深沉的故事。
鸠摩罗什是被抓到武威来的,当年前秦大将军吕光大败龟兹国,走的时候不仅席卷了龟兹的财宝,还顺带抓走了龟兹名声最大的人才。吕光没看走眼,鸠摩罗什在武威的十七年,最终把自己逼成了一代佛学翻译大师,他曾在圆寂前发愿道:“所译经典,如若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薪灭形碎,唯舌不坏”,寺里的僧人说,这座1600多年的古塔下至今还藏着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