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棵草去

2020年9月15日上午9:30,牟平区殡仪馆告别厅。
躺在鲜花丛中的牟平七旬老党员、老医务工作者张天运神态安祥。牟平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部分党员代表以及张天运生前亲朋好友50多人前来为他送行。
简短的告别仪式后,张天运的遗体被送往滨州医学院,成功实现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遗愿,成为牟平区首例成功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医务工作者。 张天运将继续用那双充满爱心的眼睛看世界,用遗体来助推医学事业发展。他用最后的壮举践行了共产党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铮铮誓言。

张天运1946年出生于牟平区龙泉镇,1964年入伍,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去世前是牟平区养马岛医院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从军队转业至地方后,先后在龙泉、水道、高陵等基层卫生院从事医务工作30多年。
2019年10月份, 张天运被查出患肝癌且是晚期。今年8月份,自知时日无多的张天运告诉家人,要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他对记者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我自愿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遗体可以用来做医学研究,眼角膜可以让他人重见光明。 ”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天运郑重地在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面对记者的采访, 张天运显得淡定从容: “ 人都有一死,我选择死后捐献遗体角膜,就是要让自己死得有价值。”虽然身患重病,但张天运还是感觉有一肚子话要说:“ 我从事多年医生工作,知道自己这病没法治,人这一去世,骨灰盒、送老衣服等丧葬费用少说也得四五千元钱,这些钱拿来资助贫困学生多好,何必浪费这么多国家资源,还不如捐献遗体和角膜,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 他还表示,之所以拖着重病之躯接受记者采访,也不是为了扬名,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之举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遗体和角膜、为社会做贡献的行列中来。
作为一名具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在遗嘱中写道:死后不要购买新的送老衣服,家里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走;不烧七、不过百日和周年等,不宴请亲朋好友;丧葬日,儿子孙子不举行祭拜仪式等。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看淡生死、丧事从简、移风易俗的庄严誓言。谈到捐献遗体角膜事宜,张天运的小儿子张开舰说:“ 开始,老父亲做出这个决定时,我们也很想不开,感觉留下骨灰树个碑是个念想。但老父亲执意捐献并且多次说服我们,我们决定尊重老人的选择,一定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子孙后代也要好好向他学习。”

“张天运是我们城北村人,他作出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决定,让我们村党员和群众都很敬佩,这位老人为人随和、乐于助人、邻里和睦,群众们对他评价很高,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和一心助人的高尚情操。”宁海街道城北村合作社理事长曲延武说。
作为一名党员,张天运同志生前奉献不已,死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在生命最后时刻,张天运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如何做出最后的奉献,用自己最后的光芒继续照亮这个世界!这种对党、对社会、对生命的无限热爱,这种唯物至上、永远奉献的崇高境界和伟大情怀,足以让他获得永生,足以让人永远怀念!
不带半棵草去

2020年9月15日上午9:30,牟平区殡仪馆告别厅。
躺在鲜花丛中的牟平七旬老党员、老医务工作者张天运神态安祥。牟平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部分党员代表以及张天运生前亲朋好友50多人前来为他送行。
简短的告别仪式后,张天运的遗体被送往滨州医学院,成功实现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遗愿,成为牟平区首例成功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医务工作者。 张天运将继续用那双充满爱心的眼睛看世界,用遗体来助推医学事业发展。他用最后的壮举践行了共产党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铮铮誓言。

张天运1946年出生于牟平区龙泉镇,1964年入伍,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去世前是牟平区养马岛医院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从军队转业至地方后,先后在龙泉、水道、高陵等基层卫生院从事医务工作30多年。
2019年10月份, 张天运被查出患肝癌且是晚期。今年8月份,自知时日无多的张天运告诉家人,要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他对记者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我自愿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遗体可以用来做医学研究,眼角膜可以让他人重见光明。 ”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天运郑重地在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面对记者的采访, 张天运显得淡定从容: “ 人都有一死,我选择死后捐献遗体角膜,就是要让自己死得有价值。”虽然身患重病,但张天运还是感觉有一肚子话要说:“ 我从事多年医生工作,知道自己这病没法治,人这一去世,骨灰盒、送老衣服等丧葬费用少说也得四五千元钱,这些钱拿来资助贫困学生多好,何必浪费这么多国家资源,还不如捐献遗体和角膜,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 他还表示,之所以拖着重病之躯接受记者采访,也不是为了扬名,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之举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遗体和角膜、为社会做贡献的行列中来。
作为一名具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在遗嘱中写道:死后不要购买新的送老衣服,家里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走;不烧七、不过百日和周年等,不宴请亲朋好友;丧葬日,儿子孙子不举行祭拜仪式等。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看淡生死、丧事从简、移风易俗的庄严誓言。谈到捐献遗体角膜事宜,张天运的小儿子张开舰说:“ 开始,老父亲做出这个决定时,我们也很想不开,感觉留下骨灰树个碑是个念想。但老父亲执意捐献并且多次说服我们,我们决定尊重老人的选择,一定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子孙后代也要好好向他学习。”

“张天运是我们城北村人,他作出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决定,让我们村党员和群众都很敬佩,这位老人为人随和、乐于助人、邻里和睦,群众们对他评价很高,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和一心助人的高尚情操。”宁海街道城北村合作社理事长曲延武说。
作为一名党员,张天运同志生前奉献不已,死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在生命最后时刻,张天运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如何做出最后的奉献,用自己最后的光芒继续照亮这个世界!这种对党、对社会、对生命的无限热爱,这种唯物至上、永远奉献的崇高境界和伟大情怀,足以让他获得永生,足以让人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