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代才女们的诗词
<转>
吾自幼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唐诗宋词,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和朱淑真是我的最爱。爱她们缠绵幽怨、清新秀丽,婉约而不失豪放的词风。“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宁可抱上香枝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诸如此种隐藏于内心的豪情奇志,深深地荡涤着人的心胸。
提起古代才女,大家都会想到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可是古代才女的命运大多不好。才女一般长的都不是很漂亮,冰心,张爱玲,林徽因长的都不算好看。我想古代的才女们也不会漂亮。就像聊斋里鬼判对王生说的那样:“如果你想有才,那么就要把你相貌变的丑陋点,如果你想漂亮,那么就要把你的才气给消掉”。才貌兼备的才女毕竟少,才女长的不漂亮,嫁的丈夫又不知道怜香惜玉,或者又碰上乱世。所以才女们的命运大多是可悲的。
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先嫁给卫仲道,可是丈夫又早死。又逢战乱,蔡文姬则于兵荒马乱中为董卓旧部羌胡兵所掳,流落至南匈奴左贤王部生了两个儿子。在匈奴她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后来曹操用重金把他赎了回来,把她嫁给了董祀。董祀后来犯罪又差点被曹操处死。文姬一生中嫁了三个丈夫,而且还留了两个儿子在匈奴牵肠挂肚。其惨状可想而知,只能在‘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的心境中了此残生。
李清照因为嫁了一个恩爱理解的丈夫赵明诚,留下的词有许多快乐的描写,连相思和离愁都比较正面。她算是留在中国史书中极少有的在精神境界里男女平等、夫妻和谐的少有地例子。李清照和文姬一样遭到战乱,老公赵明成也是一个著名学者。赵明称喜欢收藏金石图书,二人吟诗做词,研究典籍,夫唱妇和,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可是不久金兵南侵。在南逃中,不仅多年收罗的金石书画遗失,而且丈夫又病死在赴任湖州的途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她晚年生活的写照。
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命运就更是悲惨。朱淑真自幼聪慧好学,善绘画,通音律,尤攻诗词,是一个有姿有色、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然而,在那个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制度下,她被迫嫁给一个市井商人。只为嫁了一个庸俗的丈夫,嫁的老公是个粗人,不懂诗词,粗鄙不堪,又不知道怜香惜玉。长久的苦闷生活使她意志消沉,终日郁郁寡欢。朱淑真无法与丈夫情感相通,只好寄情于诗词,写下大量作品。她所留下的诗词怨气就大多了。只能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这些断肠词中寻找精神寄托,最后终于忧郁而死。
婚姻不幸的还有一个袁玫的妹妹袁素文。相对于朱淑真而言,她就更加可悲了。两宋流行程朱理学,说什么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等对妇女的迫害思想,明清更甚。袁素文从小和袁枚一起读书,受这种思想熏涛,明知嫁的丈夫是个无赖,可还是执意要嫁,结果婚后丈夫吃喝嫖赌什么都干,还差点把她给卖了。袁枚的祭文中写道: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可见袁素文的悲哀是在于其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性上。
才女中混的好的要数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上官婉儿精心伺奉武则天,曲意迎合,上官婉儿写奏折文章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不加点,须臾而成,很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可惜身处在险相万千的宫廷权力争斗里,最后被李隆基所杀。
相传金熙宗时期有个妃子叫元妃,首创了回文诗,左右读,前后读,截五字、七字皆可成诗。也可算的上是不可多见的才女了。可惜也成了宫廷争斗的殉葬品。
<转>
吾自幼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唐诗宋词,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和朱淑真是我的最爱。爱她们缠绵幽怨、清新秀丽,婉约而不失豪放的词风。“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宁可抱上香枝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诸如此种隐藏于内心的豪情奇志,深深地荡涤着人的心胸。
提起古代才女,大家都会想到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可是古代才女的命运大多不好。才女一般长的都不是很漂亮,冰心,张爱玲,林徽因长的都不算好看。我想古代的才女们也不会漂亮。就像聊斋里鬼判对王生说的那样:“如果你想有才,那么就要把你相貌变的丑陋点,如果你想漂亮,那么就要把你的才气给消掉”。才貌兼备的才女毕竟少,才女长的不漂亮,嫁的丈夫又不知道怜香惜玉,或者又碰上乱世。所以才女们的命运大多是可悲的。
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先嫁给卫仲道,可是丈夫又早死。又逢战乱,蔡文姬则于兵荒马乱中为董卓旧部羌胡兵所掳,流落至南匈奴左贤王部生了两个儿子。在匈奴她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后来曹操用重金把他赎了回来,把她嫁给了董祀。董祀后来犯罪又差点被曹操处死。文姬一生中嫁了三个丈夫,而且还留了两个儿子在匈奴牵肠挂肚。其惨状可想而知,只能在‘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的心境中了此残生。
李清照因为嫁了一个恩爱理解的丈夫赵明诚,留下的词有许多快乐的描写,连相思和离愁都比较正面。她算是留在中国史书中极少有的在精神境界里男女平等、夫妻和谐的少有地例子。李清照和文姬一样遭到战乱,老公赵明成也是一个著名学者。赵明称喜欢收藏金石图书,二人吟诗做词,研究典籍,夫唱妇和,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可是不久金兵南侵。在南逃中,不仅多年收罗的金石书画遗失,而且丈夫又病死在赴任湖州的途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她晚年生活的写照。
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命运就更是悲惨。朱淑真自幼聪慧好学,善绘画,通音律,尤攻诗词,是一个有姿有色、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然而,在那个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制度下,她被迫嫁给一个市井商人。只为嫁了一个庸俗的丈夫,嫁的老公是个粗人,不懂诗词,粗鄙不堪,又不知道怜香惜玉。长久的苦闷生活使她意志消沉,终日郁郁寡欢。朱淑真无法与丈夫情感相通,只好寄情于诗词,写下大量作品。她所留下的诗词怨气就大多了。只能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这些断肠词中寻找精神寄托,最后终于忧郁而死。
婚姻不幸的还有一个袁玫的妹妹袁素文。相对于朱淑真而言,她就更加可悲了。两宋流行程朱理学,说什么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等对妇女的迫害思想,明清更甚。袁素文从小和袁枚一起读书,受这种思想熏涛,明知嫁的丈夫是个无赖,可还是执意要嫁,结果婚后丈夫吃喝嫖赌什么都干,还差点把她给卖了。袁枚的祭文中写道: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可见袁素文的悲哀是在于其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性上。
才女中混的好的要数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上官婉儿精心伺奉武则天,曲意迎合,上官婉儿写奏折文章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不加点,须臾而成,很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可惜身处在险相万千的宫廷权力争斗里,最后被李隆基所杀。
相传金熙宗时期有个妃子叫元妃,首创了回文诗,左右读,前后读,截五字、七字皆可成诗。也可算的上是不可多见的才女了。可惜也成了宫廷争斗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