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产业相结合 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覆盖各行各业,机制灵活,在吸纳就业上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韧性。吸纳就业的同时,还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民营企业的责任。 做好"六稳"、"六保",确保就业稳定是基础。3月17日,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办的“新农大讲堂”正式对外授课。首场讲课中,12000余名农业生产者通过“多多直播”平台,研习了由6位专家教授带来的超过4个半小时的课程。 此外,狄拉克介绍,拼多多已经启动2021年校招,将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的把岗位开放给应届毕业生。同时,创业创新不分城乡,多多大学会继续为广大的新农人开展线上线下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电商运营技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创业,实现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好”。 电商平台正成为振兴乡村新力量。狄拉克表示,随着5G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电商平台和农业农村农民的关联会更加容易和紧密,更多的新农人依托电商平台成长起来后,都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疫情期间,拼多多结合自身业务,积极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狄拉克介绍,疫情初期,拼多多内部立即启动“三保”行动,明确要保价格稳定,质量可靠,供应有序。除了解决消费者基本健康防护需求外,拼多多抗疫保障小组紧急上线了“抗疫助农”专区,向滞销农产品提供流量和补贴扶持,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截至6月15日,拼多多2月以来的相关助农专区和活动,累计成交2.1亿单,卖出农副产品12.68亿斤,共推动超过130个特色农产区产品走向全国6亿消费者的餐桌,帮扶农户超过45万户。 受疫情影响,传统市场产业带普遍出现受阻情况。狄拉克表示,拼多多不久前在泉州产业带的调研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国际市场方面,外贸订单减少,已有订单取消或延期,国际物流成本急剧上升;二是国内市场方面,这些年不少外贸企业也开拓了内需市场,在传统电商平台开店销售部分商品。但因传统电商平台上常年累月的价格战和不断增加的营销成本,持续损耗着商家们的筋骨。 针对市场形势的变化,拼多多充分发挥平台的技术和市场规模优势,因势利导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以帮助各产业带的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狄拉克表示,自2月起,拼多多先后推出产业带大联播、线上“拼交会”、外贸转内销等活动,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宽销售渠道等举措,帮助农民、农产品商户、生产制造工厂,以及各类外贸企业深入对接国内大市场,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狄拉克表示,通过举办产业带大联播和线上“拼交会”活动,拼多多为多地服装、针织和家具产业带带来商品3000万以上订单数,相关企业新增粉丝超过180万,直接推动行业新锐品牌建设。在与宁波、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以及佛山、泉州等工业重镇的合作中,平台为大量外贸企业和制造企业推出量体裁衣的帮扶方案,为企业在疫情期间的产销对接问题提供了定制化生产、外贸转内销等配套措施。 截至目前,拼多多已经先后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多地政府和企业展开深入合作。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平台新入驻的外贸转内销店铺已超过11万家,出口类产品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70%。截至目前,平台各项活动直接及间接带动的农业、制造业和零售业就业人数已超200万人。 狄拉克表示,未来,拼多多将以平台大数据为支撑,持续提升各产业带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转型升级。疫情让原来线下的很多产业加快线上化速度,农业也是其中之一,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核心是人才振兴。 产业振兴方面,拼多多的“拼”模式能迅速聚集大量的农产品需求,从而能够打破中国农产品长期以来时空分散带来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在大数据精准匹配供给和需求的技术赋能下,缩短农产品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既把更多的利益留在农村,又能让城市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农货。 人才振兴方面,拼多多为各种创业者提供机会,包括从城里返回乡村的人,也包括原来就在农村的人,因为互联网开放的特性,他们都能平等从平台上获得创业支持,也能通过电商平台学习到别人的经验,打破以往线下信息不畅的制约。 拼多多作为拥有6.28亿消费者的大型新电商平台、中国大型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非常适合年轻人、贫困地区人口创业。狄拉克介绍,2018年,拼多多正式提出“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的策略,通过创立“多多大学”,结合农村生产者知识结构,建立专业性的农产品上行与互联网运营课程,有效帮助农村地区培育有独立上行能力的新型农人。 狄拉克以山东寿光市为例,介绍了拼多多在就业方面的举措。2月21日,寿光农业发展集团代表寿光市政府与“多多大学”签约,面向寿光市重点蔬菜行业协会、寿光蔬菜标杆企业负责人、电商运营人、新农人,多多大学协调国内农业领域知名科研机构、院校和专家,开展系统性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内容涵盖蔬菜行业发展趋势、种植技术、商业运营模式、电商运营推广等。 3月17日,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办的“新农大讲堂”正式对外授课。首场讲课中,12000余名农业生产者通过“多多直播”平台,研习了由6位专家教授带来的超过4个半小时的课程。 此外,狄拉克介绍,拼多多已经启动2021年校招,将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的把岗位开放给应届毕业生。同时,创业创新不分城乡,多多大学会继续为广大的新农人开展线上线下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电商运营技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创业,实现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好”。 电商平台正成为振兴乡村新力量。狄拉克表示,随着5G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电商平台和农业农村农民的关联会更加容易和紧密,更多的新农人依托电商平台成长起来后,都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疫情期间,拼多多结合自身业务,积极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狄拉克介绍,疫情初期,拼多多内部立即启动“三保”行动,明确要保价格稳定,质量可靠,供应有序。除了解决消费者基本健康防护需求外,拼多多抗疫保障小组紧急上线了“抗疫助农”专区,向滞销农产品提供流量和补贴扶持,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截至6月15日,拼多多2月以来的相关助农专区和活动,累计成交2.1亿单,卖出农副产品12.68亿斤,共推动超过130个特色农产区产品走向全国6亿消费者的餐桌,帮扶农户超过45万户。 受疫情影响,传统市场产业带普遍出现受阻情况。狄拉克表示,拼多多不久前在泉州产业带的调研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国际市场方面,外贸订单减少,已有订单取消或延期,国际物流成本急剧上升;二是国内市场方面,这些年不少外贸企业也开拓了内需市场,在传统电商平台开店销售部分商品。但因传统电商平台上常年累月的价格战和不断增加的营销成本,持续损耗着商家们的筋骨。 针对市场形势的变化,拼多多充分发挥平台的技术和市场规模优势,因势利导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以帮助各产业带的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狄拉克表示,自2月起,拼多多先后推出产业带大联播、线上“拼交会”、外贸转内销等活动,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宽销售渠道等举措,帮助农民、农产品商户、生产制造工厂,以及各类外贸企业深入对接国内大市场,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狄拉克表示,通过举办产业带大联播和线上“拼交会”活动,拼多多为多地服装、针织和家具产业带带来商品3000万以上订单数,相关企业新增粉丝超过180万,直接推动行业新锐品牌建设。在与宁波、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以及佛山、泉州等工业重镇的合作中,平台为大量外贸企业和制造企业推出量体裁衣的帮扶方案,为企业在疫情期间的产销对接问题提供了定制化生产、外贸转内销等配套措施。 截至目前,拼多多已经先后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多地政府和企业展开深入合作。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平台新入驻的外贸转内销店铺已超过11万家,出口类产品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70%。截至目前,平台各项活动直接及间接带动的农业、制造业和零售业就业人数已超200万人。 狄拉克表示,未来,拼多多将以平台大数据为支撑,持续提升各产业带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