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吧 关注:5,082贴子:137,416

发作性睡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作性睡病的病因:
中医认为,睡眠主要与卫气有关,人体睡眠与觉醒取决于卫气的出入运行和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卫气行于阴则处于睡眠状态,行于阳则处于清醒状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灵枢?大惑论》云:“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1楼2020-09-14 11:26回复
    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溫,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卒然多卧者,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可见不管是脏腑还是皮肤分肉,只要卫气运行艰涩而不流利,就可以改变卫气运行的常度。


    2楼2020-09-14 11:27
    回复
      任何原因导致阴阳的升降出入失常,即阳不出于阴均可造成多寐。《灵枢?寒热病》云:“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而瞑目”,也说明了多寐主要是由于阴盛阳虚所致,因阳主动,阴主静,阴盛故多寐。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心、脾、肾、髓海等脏腑有密切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


      3楼2020-09-14 11:27
      回复
        心阳宣发,气血通达,人则时而动,时而卧。反之,则身体困倦,嗜卧多寐。脾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形成脾肾倶虚,湿浊痰饮更盛,清阳阻滞更重的局面。《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可见人的精神委顿、嗜睡与脑髓不足也有密切联系。


        4楼2020-09-14 11:28
        回复
          肾阳不足,失其温煦之功,上不能布达于脑,以宣发清阳,布展神机,而神识不明,“阳气者,若天如日,入则寐,出则寤”。阳气不足,不能布达于脑,宣发清阳,以利脑窍,则寤寐失调。脾虚失健,痰浊内盛,壅阻中焦,痹阻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阳气不振,灵机被蒙,而脑神不展。


          5楼2020-09-14 11:28
          回复
            脾虚不能健运,湿阻中焦,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精明之府受浊阴之蒙,灵机被阻,清阳不振,脑神不展,而昏昏欲眠,嗜睡难抑。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不能鼓舞血行,血疲于脉而脑失血养,脑窍闭塞,神识无主。脑髓与人体脏腑通过经络系统相沟通,十二经气血运行不息,以维持脑的正常生理功能。


            6楼2020-09-14 11:28
            回复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十里醒神方剂
              阶段一:用药物温养脾胃,调节脾胃运化,增强人体新城代谢,控制病情发展。
              阶段二:针对性用药打通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滋补人体五阳,病情得以减轻。
              阶段三:针对性用药恢复身体五脏阴阳平衡,在根本上治疗发作性睡病。


              7楼2020-09-14 11:29
              回复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嗜睡为主要表现症状,白天嗜睡和睡眠幻觉,睡眠瘫痪,情绪激动时猝倒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8楼2020-09-14 11:29
                回复
                  通常我们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发作性睡病四联症确诊,如果一个人在检查时都显示正常的情况,发作性睡病四联症都存在一个月以上及可确诊为发作性睡病。单独的出现则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只有白天嗜睡,这个叫做嗜睡症。但是除了白天嗜睡,还伴有睡眠幻觉,睡眠瘫痪(俗称鬼压床),情绪激动时身体发软(猝倒)就可以确诊是发作性睡病。


                  9楼2020-09-14 11:30
                  回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二十四小时睡眠监测来确诊,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在白天嗜睡发作的时候是没有由浅到深的睡眠,患者是直接进入深度睡眠的,一般嗜睡数分钟不等。发作性睡病的患病随便白天嗜睡,但是他们夜间失眠不好,常常被生动的梦境打断,入睡困难。并且睡眠浅,容易醒,深度睡眠很少,通过这个也可以确诊是发作性睡病。


                    10楼2020-09-14 11:30
                    回复
                      其实,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发作性睡病一词,由Gelineau于1880年首创,因此本病又称Gelineau综合征。


                      11楼2020-09-14 11:32
                      回复
                        临床表现
                        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病例始发于10岁以后,1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5%。发病年龄可以从幼童时期到五十多岁各异,期间存在两个高峰,较大的一个是在15岁左右,而另一个则在36岁左右。


                        12楼2020-09-14 11:32
                        回复
                          1、白天过度嗜睡
                          主要表现为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常在起床后3-4小时发生,发作时虽力求保持清醒,但不能自制,很快即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一般持续数分钟,每日可发作多次。发作不择时间、地点及活动情况。虽然睡眠发作常在环境单调令正常人也会入睡的情况下发生,但也可以发生在具有危险性的情况下(例如驾车、横穿马路、高空危险作业等进行的途中)。醒后感到精力充沛、头脑清楚,如果阻止其入睡则烦躁易怒。可以醒后数分钟重又突然入睡。虽然白天有频繁的睡眠发作,但患者一天总的睡眠时间通常未见增加,在脑电图记录中可以观察到发病一开始就立即进入快眼动睡眠期(REM),而正常的快眼动睡眠出现之前先有非快眼动睡眠,且通常持续60-90分钟。而患者的夜间睡眠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可被生动而可怕的梦境打断。


                          13楼2020-09-14 11:32
                          回复
                            2、猝倒
                            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自主低头或突然倒地,但意识始终清楚,通常只持续几秒钟,一般每天只发作一次。猝倒是由于一过性部分或全身肌张力完全丧失引起的。在65%-70%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可见到猝倒现象,猝倒是发作性睡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通常因有情绪上的刺激,如大笑、愤怒、兴奋等所诱发。病人会突然膝盖无力而跌倒; 或头部突然失去肌肉张力而向后仰或向前低头; 或突然面部肌肉张力丧失而导致面无表情,讲话模糊不清。这三种临床表现,是最常见到的猝倒症状。发作时间通常少于一分钟,而且意识清醒,无记忆障碍、呼吸完好,恢复完全。这些发作症状与快眼动睡眠中发生的肌张力丧失,或在较轻的程度上与正常人在“笑得混身无力”时的情况相似。


                            14楼2020-09-14 11:33
                            回复
                              3、入睡前幻觉
                              表现为入睡前或觉醒前的生动的梦样体验,以幻听最为常见,亦可见幻视和幻触。入睡前幻觉和醒后幻觉见于12%-5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患者可在入睡前或觉醒时出现生动的、常常是不愉快的感觉性体验,包括视觉、触觉、运动或听觉等。可表现为像做梦一样的经历,如看见体育场上运动员、走动的人等,常见的幻觉性体验为身处火灾现场、被人袭击或在空中飞行等。这些幻觉非常生动,多是觉醒和睡眠转换时出现的噩梦,偶伴有全身**、压迫感和恐惧感。患者常常叙述这些幻觉比一般的梦更可怕,因为这种梦境是从真实的(醒着的)环境中而来,区分现实状态与梦境十分困难。


                              15楼2020-09-14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