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254贴子:354,425
  • 0回复贴,共1
心学一词,最狭义的含义是指王阳明心学,范围再广一些,指陆王心学,因为宋代陆九渊的思想与王阳明相似,所以合称陆王心学。如果范围再扩大,心学指整个心性儒学。著名学者徐梵澄在《陆王学述》一书中说,一切宗教哲学都可称为心学。就是说,所有的宗教哲学,不管哪门哪派,都是关于心的学问。
其实,心学一词最早是指陆九渊的思想。心学一词出现在元代,是指陆九渊的思想。元代,学者们把陆九渊的思想称为“本心之学”、“本心学”或“心学”,认为陆九渊的学问是“以本心为学。元代著名大儒吴澄还特别指出,不但陆九渊的学问是心学,所有的圣人之学都是心学,他说:
“以心为学,非特陆子为然,尧、舜、禹、汤、文、武、孔、颜、曾、思、孟,以逮邵、周、张、程诸子,盖莫不然。”
王阳明继承了吴澄这种说法。王阳明在给《陆九渊集》写的序中说:“圣人之学,心学也。”由于王阳明的名气大,而且也常说心学一词,世人就逐渐以心学一词指代王阳明的学问,某种程度上,心学成了王阳明的专利。
陆九渊的本心之学出自孟子,吴澄称孟子的学问是“本心之教”。本心一词出自《孟子》,孟子说: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心学,就是关于心的学问。我们的各种情感诸如恐惧、喜乐、悲伤、愤怒等,一般认为都是外因引起的,其实从根本上,这些情感产生于心而不是外境。有一个ABC理论,A是事件,C是情感,B是人的心,情感C不是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心B对事件A诠释以后产生的。同一事件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也就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就像故事塞翁失马中,塞翁丢了马,邻居们认为是坏事,来安慰塞翁,而塞翁却在高兴。
心学就是研究心B 的。 不但人的情感出自于心,万事万物都出自于心,王阳明有诗“万化根源总在心”。


IP属地:山西1楼2020-09-13 08: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