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吧友存在对心衰认识的误区。不少人认为得了心衰就无法逆转了,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黯淡,就一定会死于心衰。其实不然!
心衰是临床综合征,是很多疾病导致的心脏功能衰竭。一旦心脏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丧失,水分就会淤积肺部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咯血等等,水分淤积胃肠肝脏就会厌食、腹胀、腹痛、黄疸、腹水、腹泻或便秘等等,当然最长淤积的部位是下肢,就会出现脚踝部水肿.....
既然心衰病因不同,那就治疗方法不同,有些可以治好如心肌炎、甲亢、贫血等等引起的心衰,有些不容易逆转比如心脏缺血(心梗是最严重的缺血、心绞痛是相对严重的缺血),有些目前没有好办法吧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心衰。
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比如风心病主动脉瓣返流心衰,那就需要用强心剂地高辛等等,而肥厚性心肌病心衰则禁用地高辛因为它可以引起后者昏厥、癫痫大发作。
有些心衰治疗后效果不错,能完全治愈,有些能好转能不影响寿命,有些效果不太好。但是中国人比较好的 地方是有中医,有些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心衰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用中药就能更好一点。有些严重的心衰腹水、胸水伴有心源性肝硬变、低蛋白血症者,用中药里面的动物性药能补充蛋白、能提高心功能、能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还有西医所不具备的提高心肌细胞乃至全身细胞对缺氧耐受能力的抗缺氧功效,能把治疗心衰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还不用说中药有提高免疫力、调整内分泌等作用,能减少或者避免病毒细菌等等感染,能对抗利尿技术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让西药利尿剂、强心剂发挥更好的作用,让中药治疗更为全面,对慢性呼吸困难、乏力、紫绀、头晕、厌食、腹胀等等,有更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中药附子、鹿茸、黄芪、五味子、山萸肉、沉香、西红花、茯苓、酸枣仁、葶苈子、桂枝、巴戟天等等在治疗心衰中有重要作用,对心慌、气喘、水肿、乏力等等,有明显效果。辨证论治结合辨病论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