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一别吧 关注:31贴子:1,647
  • 14回复贴,共1

【 学田制 · 幕二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幕:王愿&赵怀靖
得知此事的赵怀靖(检校国子监祭酒)着手调查杨涛冒籍一事,并去询问了很久以前也参加过调查科举舞弊的老师王愿,由于此事有了一定的流传度,为表惩戒,将杨涛夺职并禁考三年,杨涛的同保人禁考三年,顺藤摸瓜查出杨涛的故乡靠山等人一并坐夺俸或远谪。


IP属地:北京1楼2020-09-09 15:10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6021357001?pn=3 尚书省


    IP属地:北京2楼2020-09-11 20:08
    回复
      2025-05-09 20:49:52
      广告
      朝云叆叇,我在天色暗昧之际来到东府,袖中藏罢一壶光。台省都添了新面孔,是乾观二年层层遴选出的鸿鹄,径自越过他们,间或颔首,目光却不旁落。到他身侧
      “老师,我整理好了杨涛这一干人等的名录。”
      将樊楼新酿与名笺一并搁到案上,这一出冒籍说小也不小,秦州提举学事司为此空了泰半,且令秦凤与应天的士林都有些不忿。千百年来文教都被看得甚重,至赵宋尤甚,杨涛冒天下之大不韪,偏这桩的处置落到了我手上。
      这与齐州不一样,齐州太远,远到可以瞒过汴京的轶闻,而应天府太近。开门见山
      “只是该如何坐罪?”


      IP属地:北京3楼2020-09-11 20:44
      回复
        “按旧例,无非几桩事:罢他功名、发回原籍,一应人等该查的查,该瓜连的瓜连;奉嘉早年,还有用肉刑的。”
        指搭在名笺上,随意划过一个个命途未卜的名字,不急看,嘴角逸出丝笑,“一百杖,押归本贯。四个乖乖夹尾巴回乡去了,剩下一个不但圣贤书读不通,体也忒弱,抬回去几天送了性命。”
        奉茶的小吏退出去,半掩上门,四周都敬。新人或有些耿直气,也不敢趁使君见人时在隔壁大发议论。世事道理往往是百人懂,十人能论,只有一人有资格断。新鲜骄傲的头颅不得不低下,这边是权位。
        “一条绳牵出来,带起多少漉漉泥水能不沾衣,无非看什么时候剪断它——都是老生常谈。在衙门坐上两年,廊下进过食,人人会说,不说的也学得会鄙薄。”
        话说得不圆满,轻飘飘的:“这事既然殿下办,不妨想想,自己愿意将这根绳扯出来多长。”


        4楼2020-09-15 23:57
        收起回复
          杨涛的事闹到这份上,物议沸腾,儒冠都翘首盼着朝廷的公义,自是不能往轻了算。此间将他人性命都看轻,不觉有异,毕竟句句都在理。借尊师一盏茶,很平淡地
          “只是我琢磨着,还担个‘贤’名,须得爱惜羽毛。”
          我的两位老师有很殊异的风格,顾翦絮叨起来,像一位父亲,这是我在没怎么体验过父爱的前提下擅断的,而王愿,有点像同类。闲杂人等都退散,在风雨阒寂的内衙,又转眼,一双眸衬在烛火下,亮得像幼鹿,但瞧细一点,能看得出这是漫不经心的伪装。
          “怎么批我其实不在意,老师——这桩案子我想要它为我所用。”
          新任的检校国子监祭酒,逃不过上任三把火的法则,崭露锋芒不够,要切实的功业,勋刻在史簿上。


          IP属地:北京5楼2020-09-16 16:27
          回复
            “查明此案,回禀内情,谓之‘明’。做能臣干吏——哦,当然不是说你——不畏浮云遮望眼,清明实干足矣。”
            收回手,任那几张纸躺在桌上,上面悬而未决的墨、悬而未决的名,随着天色黯淡变得模糊。端起茶杯,温热刚刚好。
            “想要‘贤’,莫过于把坏事变做好事。休让朝臣们提起此案时,要么义愤填膺,要么摇头叹息,想到的尽是国家蛀虫、欺上瞒下之类的负面情绪。你准备的方略,应让他们思及便欣慰鼓舞,便能换上……笑模样。”


            6楼2020-09-19 01:50
            回复
              清明洞察,既为人臣常患之失,亦为人君鞭绳在握,得以御下秉严。典籍教诲虽烂熟于心,落在纸面的清楚与操练实际的清楚仍然有别,塾师并不会教“修齐治平”的每一个字,应当如何施行,但他却点得透。
              “明日学生便誊录名册,上呈详情。至于杨涛等人,学生想的是,夺职流三千里,同保人一并以共罪处,知情者均按包庇瞒报,夺职禁考。至于查出的秦凤路并应天路有司通融者,视情况远谪或夺俸——不知这算重还是轻?”
              话说得轻易,落在宦海任何一个人的耳畔,也不会使他们动一下眉。后话稍显笼统,我只能领会个大概,一眨眼,道
              “学生原来想了个主意,有类似于,户籍造册一般,也誊录学籍,使之有迹可考。”


              IP属地:北京7楼2020-09-20 01:48
              回复
                “杨涛亲族若知情,出了脱户者,家长徒三年。他冒籍谁家、别居何处,连带一番,加条‘相冒合户’的罪名也不难。”
                笑眯眯把杨氏亲友一一安排,很是体贴:
                “恩威并施,既然准备布恩,便要先立威。告诉大家,想把官做下去,就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誊录学籍,别少上万八千户才好——录尽之后又如何,你有章程了?”


                8楼2020-09-21 01:07
                回复
                  2025-05-09 20:43:52
                  广告


                  9楼2020-09-21 01:10
                  收起回复
                    随手在笺上再填两笔,将亲族及冒籍别家记下——学到了。道
                    “录罢之后,士子赴考必有名籍可循,此籍自入私塾就学开始就造册在案,到时候若想冒籍也要难上几分,待科试时逐一查询。另为扩充府学,附加学田聊以给养——一时也说不详细,到时候写好剳子给老师看。”
                    收起名册,笑道
                    “给老师带了酒,我就先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9-21 20:04
                    回复
                      “私塾——如果是家学渊源,或自学成才,你待如何?现今读书人是解试起经官,从这里捋起还有些可行。网织得太细,放下去不合用,迟早要自己再扒开。那时豁开的洞,可比一开始就下粗网大多了。”
                      随口道,不甚在意对方听进去几分。自从北伐回来,他是少有不跟风送茶,依然带酒的,看上去着实可亲可爱——收的无用茶已经堆到嵇劻府上——是以对着话就多些。
                      “想想吧,门道多得很,给谁看……”放下杯子,“倒没什么打紧。”


                      11楼2020-09-21 21:56
                      回复
                        “杨涛亲族若知情,出了脱户者,家长徒三年。他冒籍谁家、别居何处,连带一番,加条‘相冒合户’的罪名也不难。”
                        笑眯眯把杨氏亲友一一安排,很是体贴,很是周全:
                        “恩威并施,既然准备布恩,便要先立威。告诉大家,想把官做下去,就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誊录学籍,别少上万八千户才好——录尽之后又如何,你有章程了?”


                        12楼2020-09-21 21:57
                        回复


                          13楼2020-09-21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