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被风筛着,粉细地落,仅仅灰掉了远远近近,并没有服丧一样的缟素气魄,是那种勾人想起世上一切惨淡事物的天气。
江澄的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着,梦里温热缠绵的气息仿佛还留在他的身体上,被一层狐裘裹住,散出绵久的余温。
江澄推门走入茫茫黑夜,在薄雪上留下一行浅浅的足迹。
云梦是不常下雪的。
凡人皆道仙门百家超脱尘世,道骨仙风,可他做家主近二十载,扛着江家随世事沉浮起落,终是懂了为何父亲的目光时而会没有落点,四处飘散,轻巧又寂寥。
打他出生起,母亲便反复叮嘱江澄:你才是将来要继承江家的人,这校场上上下下乃至云梦的百姓,将来都要仗你而活。
年幼的江澄似懂非懂,只是偷瞄见门外廊上嬉笑打滚的魏无羡,心底到底还是埋了点什么。
莲花湖里枯荷覆雪凝霜,水面波澜不惊,平日里成群游曳的锦鲤也不见了踪影。
江澄沿着湖边散步,乘着皎洁月光的莲花湖在皑皑白雪中像一盏漆黑的灯火。
算起莫玄羽在莲花坞门外同他告别,牵起那头恼人的驴子与蓝湛相携远去,也不过三月光景。
临别前,江澄也不过站在门庭内与二人遥遥相对,脊背如一张宁折不弯的弓。打量起莫玄羽那张秀美多过俊朗的脸,江澄心想:这数月种种,往事皆尘埃落定,可于我而言却仍似做梦一般。
明明魏婴魂飞魄散后最纠缠不舍的是他,得知魏婴借舍重归时,最魂不守舍的也是他。
他终是继承了母亲的多疑罢,每看莫玄羽一眼,就有一个声音在心底说:这不是他。他想,他同那魏婴青梅竹马,直到十岁前还在一个被窝里缠腿打架,总该有点发言权。
可他又说不出个五六七,总不能跟那混账一般耍无赖地说:我觉得魏婴不该是这样,你并不是魏婴。可他又比谁都更清楚那只能是魏婴。于是他只得总板起脸蹙起眉,苦大仇深似地打量他。可没等他琢磨出什么,魏婴已经远走了。
终于他望着那人远去的背影,抬了抬手,身边的小厮立即恭敬上前。耳语几句后,小厮急匆匆地追上远游客将家主的话带到。那人停住,闻之一怔,隐约是要回首,终究没有回首,只从小苹果所驮行李中翻找一阵,将那物取出,递给小厮,便继续远走,没有丝毫犹豫。
小厮又飞快地跑向江澄,将那物递给江澄,江澄接下,入手便是彻骨冰凉,一把通体漆黑、阴气逼人的玉笛,放在阳光下也驱不散半分寒气,只边缘处透出鲜血欲滴的红。
陈情。
不忘旧情,陈诉衷情。
这柄玉笛在他腰间别了十六年。
此即别时,临表涕零。
它的主人说:对不起,我食言了。
便走得头也没有回过。
真是,可笑。
夜半三更,四下无人,江澄仰头深吸一口气,冷霜逐渐腐蚀了他的腑脏。灰白的雾霭在湖面飘荡,寂静凝结在空气中,被突然的微小的响动打破。
江澄若有所感,猛地回过头——身后不远不近地站着一个人,不知跟着他走了多久。
这人和他身形相仿,模样像刚从坟墓里复活。
隔着几层风雪江澄看不清他的容貌,只觉得他的周身散发着冷寂的味道,似一尊冰雪雕像。
江澄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注视着他沿自己走过的足迹一步步踩过来,他们脚的大小相似,万籁俱寂的风雪中一行足迹蜿蜒,看上去仿佛只有一个人走过。
他走到江澄面前,江澄首先看到了熟悉的脸,再然后注意到他冷冽如雪的脸庞,和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太可怕了,就像黑洞中燃烧的火炬,像月光下的黑色湖水,像龙穴的深渊。
江澄开口时,感到喉间有一丝撕扯的腥甜。
“魏婴。”
一句,像被掩埋在火山石下的岩浆涌动,又似在黑夜中划过的一盏花火,很快被北风裹挟着飘去,记忆被愈发猛烈的风雪模糊了。江澄想,一定是自己还陷在梦里,没有醒。
梦里也在下雪,自己在梦里睡得黑甜,雪就那么悄然地降临了。第一个嗅到气息的总是魏婴。
就像江厌离起了个大早只为给江澄他们二人做羹汤,天刚蒙蒙亮,他便披星戴月地窜出房门,捧了满手的雪,笑嘻嘻地跑回房间,塞进江澄熟睡的被窝。
整整一个上午,江澄将魏婴又追又赶,莲藕排骨粥热了又热,莲花坞的每一层薄雪上都踩满了嬉戏打闹的足迹。
梦里魏婴最后停下来,对上气不接下气地江澄嘻嘻地笑,嘲笑他追了这么久也追不到。
江澄又气又累,竟一屁股坐到地上,任魏婴怎么求饶撒娇也不起来了。沁骨的冰凉感渐渐爬上江澄的脊背,魏婴的声音似乎也很久没有听到了。江澄急忙抬头四顾,天地空空茫茫,只有鹅毛大雪不停地下。
重新拿回陈情的头几日,江澄并未觉出异样。直到他开始整夜整夜地做梦。
梦里魏婴穿着云梦校服,坐在江澄房里的栏窗上,月光将他的背影拓在江澄床前,清风徐来,拂了魏婴的长发和丝带,伸向他。
仿佛只要他伸出手,就能够到似的。
梦里江澄在长廊上追逐一个模糊的黑影,可是那黑影像是脚上生了翅膀,跑得飞快,江澄追着追着,追累了便停下来歇息片刻,那黑影便也停下,像是在等他。可当他重新迈开脚步,黑影却又飞远了。
梦里江澄静默地站在莲花湖边的长亭前,像是小时候江澄又被魏婴撩拨着干了坏事,被虞夫人发现后好一顿打,复又气未消地将两人指去罚站。
魏婴当然从不乖乖领罚,美名其曰望风,魏婴时常凭栏而坐,百无聊赖地晃脚,水面被他扰出一圈又一圈涟漪。与此情此景并无不同。
只是指他们罚站的人早不在了,魏婴背对江澄,却像是若有所觉地回头,还是那张俊美风流的脸,只是略显苍白,眼睛初看似一汪平静的黑水,细察却渗出刺人的猩红。
月光洒在他的眼中荡起波澜,像是随时要下起一场红色的雨。
江澄担任家主多年,竟也不由得心惊。魏婴却说:“嘿,江澄,你也是来看月亮的吗?今晚的月色真好啊。”
江澄终忍不住同那梦中的魏婴搭话:你究竟是什么东西?
魏婴大惊,竟是在栏杆上打了个滚,便与江澄面对面地抱怨起来:你这叫我如何答你?我究竟算是个东西呢,还是不是个东西呢?
江澄不理他,魏婴复又道:我也不知道。自我有意识以来,我便一直住在这玉笛里。这住在玉笛里的日子啊,是又寂寞又无聊——
江澄断然道:滚出我梦里!
魏婴大叫不成不成,在地上无赖地滚来滚去,煞是烦人。
江澄突然发现,这“魏婴”虽然看似在地面实打实地翻滚,可衣襟发带却仿佛在空中荡似的,飘然极了。江澄想,他这么滚,怕不是要滚到天上去,叫谁也追不上,摸不着。
自打江澄摊了牌,某人耍了赖。魏婴便光明正大地在梦里追着江澄烦。
“哎江澄!前几日我看那林间杏儿熟透,摘下些许,你赏个脸尝尝呗?”
“喏阿澄!我在湖上刚摘的莲蓬,可新鲜了!吃一个吃一个!”
“江澄儿!你看这只母鸡是不是又肥又靓,不如我们把它煲了汤喝——”
若是江澄实在不理人,魏婴便坐在假山上发呆,又或者躺在房瓦间晒太阳。
但不管在哪儿,一见到江澄,魏婴便会上蹿下跳地追过来,像极了二人少年时,江澄或被魏婴撩拨得火冒三丈,反追着魏婴满院子跑,或是禁不住诱惑,随魏婴去做些小孩子间的无聊事。
最后被虞夫人好一顿教训,训了一半江枫眠便忍不出上前打圆场,说些孩子而已,下次不再犯的话,便招招手叫早早等在一旁的江厌离牵着两个混小子回房。梦境太真,叫江澄也忍不住沉沦。
可梦终归只是梦。
近几日来云梦接连雪至,莲花坞内外风雪连绵,似乎要洗净一切似的。梦里的雪也下个不停,叫人分不清白天黑夜,现实梦境。
最先嗅到气息的是魏婴,天刚蒙蒙亮,便披星戴月地出门取了一捧雪,翻窗回房,偷摸摸地要将雪藏进江澄被窝里。
可还没来得及伸手,江澄已经睁开了眼,眼中一片清明,眼底复杂莫测。他直直盯着魏婴,一字一句地说:
“魏无羡,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手中的雪散了一地,床幔薄纱鼓荡,朦朦胧胧地发了光。
两个人贴在一起时,魏无羡的嘴唇冰冰凉的像雪,全身也冷冰冰的像雪。只有胸襟处,隔了衣物也能摸到一丝温热。
而如果魏无羡此刻稍加留意,他会发现江澄的眼眶是通红的。
他的心此时也鲜红地淌着血,一颗名叫“魏婴”的木楔霸道又顽固地钉在心脏的正中央,每次呼吸,每次跳动,都会因此隐隐作痛。但一旦拔出,他就会死。
此时此刻,往事从今,都消失在茫茫然的大雪中了。
混乱的喘息中,魏无羡回应了江澄的疑惑。
乱葬岗围剿,魏无羡魂飞魄散之际,却突然想到一件小事,很小很小的事,小到和他这璀璨传奇的一生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那年两人不过总角,魏婴捧了一团雪塞进江澄被窝里,惹了江澄满院子追打,就像天赋,家主的关心以及旁的什么一样,江澄追不过他,只得扶着膝盖上气不接下气。
魏婴指着江澄哈哈大笑,江澄涨红了脸,一时气得竟坐在地上,将通红的眼眶埋进膝盖,任魏婴怎么撒泼打滚求饶认错都不肯动弹。
魏婴撞了铁板,索性不哄了,存着七分愧疚三分气性,偷偷藏在一旁的假山后目不转睛地观察江澄。
江澄渐渐地止住了哭泣,惊觉四下寂静,顿时惊慌失措,像一只被抛弃的幼猫四处惶惶张望,眼角还有依稀泪痕。
魏婴再也忍不住,走到江澄面前蹲下,扶着江澄的肩膀,直直望进江澄的眼睛,一面在心里发了誓:“我绝不会丢下你。”
他终究还是食了言,要先死一步了。
魏婴用他近乎透明的手指缠了江澄的衣带,漫不经心地笑:
而我嘛,我大抵不过一缕执念,一丝不甘罢,怎能与本尊相提并论。
窥探过江澄记忆的魏婴在心中却忍不住想:那个伤了江澄的,当真是他本尊么?不,他跟江澄不该是这样的。
魏婴又望向半阖着眸的江澄,目光落在人带着淡淡疲惫与戾气的眉宇,心头浮上淡淡的心疼,魏婴心知自己时日早已不多,那一刻还在纠结那莫玄羽是否是本尊的他忽然释然了,那些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魏婴嬉笑着调侃他一句,却在江澄开口嘲讽之前迅速覆上了那淡色的薄唇,他伸出尚有知觉的手一遍一遍耐心的抚着江澄的后心口,宛如最亲密的情人一般,他心道:就这般罢。
一场连绵不断的雪,一曲姗姗落幕的大戏,世间种种,往往不尽如人愿。人之将死有怨有憾,留一缕残魂游荡天地间,宿居陈情之内,相伴十六载,终能破除执念,方得消散,也不得不消散。
即是离别,即是陈情。
天地间,似有个声音得意洋洋地指点:一切都已圆满,莫再纠缠。
江澄也笑了,魏无羡自小到大,心便宽广得无限大,他心里装得下岸边卖香脂胭粉的姑娘,也装得下绵绵和温家。
可他江澄心胸狭隘,自始至终只装得下一隅莲花坞,一句承诺,一个人。
江澄心道:
自以为是的救我,又自以为是的弃我。
惹是生非,害我双亲。堕入鬼道,害我阿姐。
却予我金丹,报我家仇。最后还留了一缕似是而非的残魂来给我了却旧怨。
江澄一言不发地合衣出门,残魂便一言不发地追上。江澄在湖边走了有多远,残魂也走了有多远。好像江澄手中有一根绳子,一头连着自己,一头连着他。
瞧瞧,多可笑。
江澄说:魏婴,你别想我能原谅你。
说完便转过身去,不再看他。
再转身时,魏婴已然不见。
所有人都向前走了,将腐烂的阴霾的过去斩断,就连魏婴也是,头也不回,将硕大的莲花坞留在身后,向着山间流水,田园牧歌远去了。
只留下江澄和他硕大又空荡的莲花坞。没有阿爹,没有阿娘,没有阿姐,也没有魏婴。
于是下雪了,像是要安慰他这独守空城的旧人,把一切都掩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薄薄的一层雪上,什么足迹也没有。
#羡澄##羡澄羡#

江澄的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着,梦里温热缠绵的气息仿佛还留在他的身体上,被一层狐裘裹住,散出绵久的余温。
江澄推门走入茫茫黑夜,在薄雪上留下一行浅浅的足迹。
云梦是不常下雪的。
凡人皆道仙门百家超脱尘世,道骨仙风,可他做家主近二十载,扛着江家随世事沉浮起落,终是懂了为何父亲的目光时而会没有落点,四处飘散,轻巧又寂寥。
打他出生起,母亲便反复叮嘱江澄:你才是将来要继承江家的人,这校场上上下下乃至云梦的百姓,将来都要仗你而活。
年幼的江澄似懂非懂,只是偷瞄见门外廊上嬉笑打滚的魏无羡,心底到底还是埋了点什么。
莲花湖里枯荷覆雪凝霜,水面波澜不惊,平日里成群游曳的锦鲤也不见了踪影。
江澄沿着湖边散步,乘着皎洁月光的莲花湖在皑皑白雪中像一盏漆黑的灯火。
算起莫玄羽在莲花坞门外同他告别,牵起那头恼人的驴子与蓝湛相携远去,也不过三月光景。
临别前,江澄也不过站在门庭内与二人遥遥相对,脊背如一张宁折不弯的弓。打量起莫玄羽那张秀美多过俊朗的脸,江澄心想:这数月种种,往事皆尘埃落定,可于我而言却仍似做梦一般。
明明魏婴魂飞魄散后最纠缠不舍的是他,得知魏婴借舍重归时,最魂不守舍的也是他。
他终是继承了母亲的多疑罢,每看莫玄羽一眼,就有一个声音在心底说:这不是他。他想,他同那魏婴青梅竹马,直到十岁前还在一个被窝里缠腿打架,总该有点发言权。
可他又说不出个五六七,总不能跟那混账一般耍无赖地说:我觉得魏婴不该是这样,你并不是魏婴。可他又比谁都更清楚那只能是魏婴。于是他只得总板起脸蹙起眉,苦大仇深似地打量他。可没等他琢磨出什么,魏婴已经远走了。
终于他望着那人远去的背影,抬了抬手,身边的小厮立即恭敬上前。耳语几句后,小厮急匆匆地追上远游客将家主的话带到。那人停住,闻之一怔,隐约是要回首,终究没有回首,只从小苹果所驮行李中翻找一阵,将那物取出,递给小厮,便继续远走,没有丝毫犹豫。
小厮又飞快地跑向江澄,将那物递给江澄,江澄接下,入手便是彻骨冰凉,一把通体漆黑、阴气逼人的玉笛,放在阳光下也驱不散半分寒气,只边缘处透出鲜血欲滴的红。
陈情。
不忘旧情,陈诉衷情。
这柄玉笛在他腰间别了十六年。
此即别时,临表涕零。
它的主人说:对不起,我食言了。
便走得头也没有回过。
真是,可笑。
夜半三更,四下无人,江澄仰头深吸一口气,冷霜逐渐腐蚀了他的腑脏。灰白的雾霭在湖面飘荡,寂静凝结在空气中,被突然的微小的响动打破。
江澄若有所感,猛地回过头——身后不远不近地站着一个人,不知跟着他走了多久。
这人和他身形相仿,模样像刚从坟墓里复活。
隔着几层风雪江澄看不清他的容貌,只觉得他的周身散发着冷寂的味道,似一尊冰雪雕像。
江澄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注视着他沿自己走过的足迹一步步踩过来,他们脚的大小相似,万籁俱寂的风雪中一行足迹蜿蜒,看上去仿佛只有一个人走过。
他走到江澄面前,江澄首先看到了熟悉的脸,再然后注意到他冷冽如雪的脸庞,和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太可怕了,就像黑洞中燃烧的火炬,像月光下的黑色湖水,像龙穴的深渊。
江澄开口时,感到喉间有一丝撕扯的腥甜。
“魏婴。”
一句,像被掩埋在火山石下的岩浆涌动,又似在黑夜中划过的一盏花火,很快被北风裹挟着飘去,记忆被愈发猛烈的风雪模糊了。江澄想,一定是自己还陷在梦里,没有醒。
梦里也在下雪,自己在梦里睡得黑甜,雪就那么悄然地降临了。第一个嗅到气息的总是魏婴。
就像江厌离起了个大早只为给江澄他们二人做羹汤,天刚蒙蒙亮,他便披星戴月地窜出房门,捧了满手的雪,笑嘻嘻地跑回房间,塞进江澄熟睡的被窝。
整整一个上午,江澄将魏婴又追又赶,莲藕排骨粥热了又热,莲花坞的每一层薄雪上都踩满了嬉戏打闹的足迹。
梦里魏婴最后停下来,对上气不接下气地江澄嘻嘻地笑,嘲笑他追了这么久也追不到。
江澄又气又累,竟一屁股坐到地上,任魏婴怎么求饶撒娇也不起来了。沁骨的冰凉感渐渐爬上江澄的脊背,魏婴的声音似乎也很久没有听到了。江澄急忙抬头四顾,天地空空茫茫,只有鹅毛大雪不停地下。
重新拿回陈情的头几日,江澄并未觉出异样。直到他开始整夜整夜地做梦。
梦里魏婴穿着云梦校服,坐在江澄房里的栏窗上,月光将他的背影拓在江澄床前,清风徐来,拂了魏婴的长发和丝带,伸向他。
仿佛只要他伸出手,就能够到似的。
梦里江澄在长廊上追逐一个模糊的黑影,可是那黑影像是脚上生了翅膀,跑得飞快,江澄追着追着,追累了便停下来歇息片刻,那黑影便也停下,像是在等他。可当他重新迈开脚步,黑影却又飞远了。
梦里江澄静默地站在莲花湖边的长亭前,像是小时候江澄又被魏婴撩拨着干了坏事,被虞夫人发现后好一顿打,复又气未消地将两人指去罚站。
魏婴当然从不乖乖领罚,美名其曰望风,魏婴时常凭栏而坐,百无聊赖地晃脚,水面被他扰出一圈又一圈涟漪。与此情此景并无不同。
只是指他们罚站的人早不在了,魏婴背对江澄,却像是若有所觉地回头,还是那张俊美风流的脸,只是略显苍白,眼睛初看似一汪平静的黑水,细察却渗出刺人的猩红。
月光洒在他的眼中荡起波澜,像是随时要下起一场红色的雨。
江澄担任家主多年,竟也不由得心惊。魏婴却说:“嘿,江澄,你也是来看月亮的吗?今晚的月色真好啊。”
江澄终忍不住同那梦中的魏婴搭话:你究竟是什么东西?
魏婴大惊,竟是在栏杆上打了个滚,便与江澄面对面地抱怨起来:你这叫我如何答你?我究竟算是个东西呢,还是不是个东西呢?
江澄不理他,魏婴复又道:我也不知道。自我有意识以来,我便一直住在这玉笛里。这住在玉笛里的日子啊,是又寂寞又无聊——
江澄断然道:滚出我梦里!
魏婴大叫不成不成,在地上无赖地滚来滚去,煞是烦人。
江澄突然发现,这“魏婴”虽然看似在地面实打实地翻滚,可衣襟发带却仿佛在空中荡似的,飘然极了。江澄想,他这么滚,怕不是要滚到天上去,叫谁也追不上,摸不着。
自打江澄摊了牌,某人耍了赖。魏婴便光明正大地在梦里追着江澄烦。
“哎江澄!前几日我看那林间杏儿熟透,摘下些许,你赏个脸尝尝呗?”
“喏阿澄!我在湖上刚摘的莲蓬,可新鲜了!吃一个吃一个!”
“江澄儿!你看这只母鸡是不是又肥又靓,不如我们把它煲了汤喝——”
若是江澄实在不理人,魏婴便坐在假山上发呆,又或者躺在房瓦间晒太阳。
但不管在哪儿,一见到江澄,魏婴便会上蹿下跳地追过来,像极了二人少年时,江澄或被魏婴撩拨得火冒三丈,反追着魏婴满院子跑,或是禁不住诱惑,随魏婴去做些小孩子间的无聊事。
最后被虞夫人好一顿教训,训了一半江枫眠便忍不出上前打圆场,说些孩子而已,下次不再犯的话,便招招手叫早早等在一旁的江厌离牵着两个混小子回房。梦境太真,叫江澄也忍不住沉沦。
可梦终归只是梦。
近几日来云梦接连雪至,莲花坞内外风雪连绵,似乎要洗净一切似的。梦里的雪也下个不停,叫人分不清白天黑夜,现实梦境。
最先嗅到气息的是魏婴,天刚蒙蒙亮,便披星戴月地出门取了一捧雪,翻窗回房,偷摸摸地要将雪藏进江澄被窝里。
可还没来得及伸手,江澄已经睁开了眼,眼中一片清明,眼底复杂莫测。他直直盯着魏婴,一字一句地说:
“魏无羡,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手中的雪散了一地,床幔薄纱鼓荡,朦朦胧胧地发了光。
两个人贴在一起时,魏无羡的嘴唇冰冰凉的像雪,全身也冷冰冰的像雪。只有胸襟处,隔了衣物也能摸到一丝温热。
而如果魏无羡此刻稍加留意,他会发现江澄的眼眶是通红的。
他的心此时也鲜红地淌着血,一颗名叫“魏婴”的木楔霸道又顽固地钉在心脏的正中央,每次呼吸,每次跳动,都会因此隐隐作痛。但一旦拔出,他就会死。
此时此刻,往事从今,都消失在茫茫然的大雪中了。
混乱的喘息中,魏无羡回应了江澄的疑惑。
乱葬岗围剿,魏无羡魂飞魄散之际,却突然想到一件小事,很小很小的事,小到和他这璀璨传奇的一生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那年两人不过总角,魏婴捧了一团雪塞进江澄被窝里,惹了江澄满院子追打,就像天赋,家主的关心以及旁的什么一样,江澄追不过他,只得扶着膝盖上气不接下气。
魏婴指着江澄哈哈大笑,江澄涨红了脸,一时气得竟坐在地上,将通红的眼眶埋进膝盖,任魏婴怎么撒泼打滚求饶认错都不肯动弹。
魏婴撞了铁板,索性不哄了,存着七分愧疚三分气性,偷偷藏在一旁的假山后目不转睛地观察江澄。
江澄渐渐地止住了哭泣,惊觉四下寂静,顿时惊慌失措,像一只被抛弃的幼猫四处惶惶张望,眼角还有依稀泪痕。
魏婴再也忍不住,走到江澄面前蹲下,扶着江澄的肩膀,直直望进江澄的眼睛,一面在心里发了誓:“我绝不会丢下你。”
他终究还是食了言,要先死一步了。
魏婴用他近乎透明的手指缠了江澄的衣带,漫不经心地笑:
而我嘛,我大抵不过一缕执念,一丝不甘罢,怎能与本尊相提并论。
窥探过江澄记忆的魏婴在心中却忍不住想:那个伤了江澄的,当真是他本尊么?不,他跟江澄不该是这样的。
魏婴又望向半阖着眸的江澄,目光落在人带着淡淡疲惫与戾气的眉宇,心头浮上淡淡的心疼,魏婴心知自己时日早已不多,那一刻还在纠结那莫玄羽是否是本尊的他忽然释然了,那些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魏婴嬉笑着调侃他一句,却在江澄开口嘲讽之前迅速覆上了那淡色的薄唇,他伸出尚有知觉的手一遍一遍耐心的抚着江澄的后心口,宛如最亲密的情人一般,他心道:就这般罢。
一场连绵不断的雪,一曲姗姗落幕的大戏,世间种种,往往不尽如人愿。人之将死有怨有憾,留一缕残魂游荡天地间,宿居陈情之内,相伴十六载,终能破除执念,方得消散,也不得不消散。
即是离别,即是陈情。
天地间,似有个声音得意洋洋地指点:一切都已圆满,莫再纠缠。
江澄也笑了,魏无羡自小到大,心便宽广得无限大,他心里装得下岸边卖香脂胭粉的姑娘,也装得下绵绵和温家。
可他江澄心胸狭隘,自始至终只装得下一隅莲花坞,一句承诺,一个人。
江澄心道:
自以为是的救我,又自以为是的弃我。
惹是生非,害我双亲。堕入鬼道,害我阿姐。
却予我金丹,报我家仇。最后还留了一缕似是而非的残魂来给我了却旧怨。
江澄一言不发地合衣出门,残魂便一言不发地追上。江澄在湖边走了有多远,残魂也走了有多远。好像江澄手中有一根绳子,一头连着自己,一头连着他。
瞧瞧,多可笑。
江澄说:魏婴,你别想我能原谅你。
说完便转过身去,不再看他。
再转身时,魏婴已然不见。
所有人都向前走了,将腐烂的阴霾的过去斩断,就连魏婴也是,头也不回,将硕大的莲花坞留在身后,向着山间流水,田园牧歌远去了。
只留下江澄和他硕大又空荡的莲花坞。没有阿爹,没有阿娘,没有阿姐,也没有魏婴。
于是下雪了,像是要安慰他这独守空城的旧人,把一切都掩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薄薄的一层雪上,什么足迹也没有。
#羡澄##羡澄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