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3日漏签0天
天津工业大学吧 关注:212,445贴子:6,102,01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天津工业大学吧
>0< 加载中...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考研er择校择专业可参考)(08工学)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力学研究介质运动、变形、流动的宏微观行为,揭示力学过程及其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力学既是基础科学,又是技术科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振动、振动控制和稳定性分析;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机电藕联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磁固体动力学。
080102 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及结构的变形与破坏理论、计算固体力学、实验固体力学、新型材料力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其应用,特别关注微纳米力学、跨尺度关联与多尺度分析、多场耦合力学、生物与仿生力学等。固体及结构的变形与破坏理论主要研究在静、动态载荷作用下固体及结构的变形行为、波动理论及破坏理论。计算固体力学主要研究科学计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与多学科优化等问题。实验固体力学主要研究不同环境、不同尺度下加载、测量与表征的方法。新型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先进复合材料、功能材料、轻质材料、纳米材料等在环境载荷(力、热、电、磁等)作用下的力学及物理特性。本学科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产生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力学、大型工程结构与工业装备静动力学、爆炸与冲击力学、制造工艺力学等。
080103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从无粘到粘性复杂流动,从定常流到非定常流,从单相流到多相流,从连续流到稀薄流,以及湍流,流动稳定性与转捩,激波、旋涡与分离流,流固耦合等。从学科上讲,流体力学的分支学科有空气动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稀薄气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工业流体力学,水动力学,船舶流体力学,海洋工程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多相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流变学,电磁流体与等离子体动力学,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流体力学在许多科学与实际工程领域里,如航天、航空、船舶、海洋、水利、气象、能源、化工、环境、生物、微电子、微机械等,日益广泛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80104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主要有工程结构力学、矿山工程力学、环境工程力学、爆炸理论及应用、材料工艺力学、海洋工程与船舶动力学、电磁力学、振动、冲击与噪声等。工程力学的研究范围很广,除上述领域以外,还包括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系统、设计理论、计算工程等支撑系统。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2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一门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生学科。该学科融合了各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目标很明确,就是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等等,最终形成大规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得到质的飞跃。具体在工业中的应用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机械电子工程是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学科相互链接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分类,集诸多技术特点于一体。它的出现代表着新技术、新思想、新研究方式和新研究目标的产生。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对机械进行功能分析与综合并定量描述与控制其性能的基础技术学科,是定位机械工程各项细致工作流程及程序的归纳总结的简单理论介绍。主要研究各种机械、机构及其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和动力学性能、强度与寿命、震动与噪声、摩擦、摩擦物理学、关系力学、磨损与润滑、机械创新与设计以及现代设计计算方法等课题。
080204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


2025-05-23 06:07:47
广告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3 光学工程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光学工程是指把光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应用的一类工程学。光学工程设计光学仪器,例如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也包括其他利用光学性质的设备。此外,光学工程还研究光传感器及相关测量系统,激光、光纤通信和光碟(例如CD、DVD)等。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为工程性学科,有关仪器运行、应用的理论研究,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集中体现于新型仪器仪表的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中,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精密仪器及机械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学、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仪器的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网络化。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属仪器科学与技术中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本学科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网络化,其发展及应用与现代科技的各领域发展密切相关,就业领域广泛。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6 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成有良好使用性从矿石中提取有价金属或其化合物并进行加工能材料的应用性学科,培养的是冶金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冶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物理化学是由冶金工程与物理化学相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学科的基础,它是用物理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冶金与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
080602 钢铁冶金
钢铁冶金作为一门学科分支起始于二十世纪初,它是冶金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钢铁冶金作为一门基于铁矿石和复合矿资源开发利用及材料生产加工过程的工程技术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钢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和现象的基本规律。钢铁冶金过程是在高温下进行相关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它的基本现象是物质的传输、热能和动量的传输、固体的运动、流体的流动、化学反应和相转变等。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是冶金工程下的一个二级一门研究从矿石、二次资源等原料中提取金属或化合物,并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产品的工科技术学科。有色金属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多相化学反应规律,以便能定量的确定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反应实际发生速率与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相关的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相互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反应器进行优化设计和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其研究领域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材料化学冶金、冶金分离过程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转化或互逆转换的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等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
080701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是能源利用领域的主要基础学科,主要包括:热机气动热力学、流体动力学、传热传质、新型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与利用模式和系统分析等。
工程热物理是一个体系完整的应用基础学科,就其主要研究领域应属技术学科,每一个分支学科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分学科的基石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目的是为从基本原理上考虑能源利用和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其它分支学科在热力学定律基础上,拥有各具特色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分学科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定律,传热传质分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传热、传质定律等等。
080702 热能工程
“热能工程”是研究能源的合理、高效、清洁转换和利用的科学,着重研究通过热能过程和装备实现能源的化学能向热能、热能再做功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原理与技术,研究和开发能量利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流程)、新设备和新材料等,为开发高效的节能产品,淘汰低效、耗能高的产品奠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
热能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学,流体力学、燃烧学、多相流体动力学、多相流传热传质学和材料力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艺学。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其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它通过新型热力循环的提出和既有热力循环的完善实现能源热功转换和利用系统的高效;通过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燃烧学、多相流体动力学、多相流传热传质学等本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和运用能量释放、传递过程(传热传质)的规律,研究减少热量转换与传递过程中有用能损失的方式与方法,建立热功转化过程与设备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节能和减排;通过研究材料力学、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材料的加工工艺学等,开发能量利用装备生产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设计开发出高效节能的新产品,实现节能、节资和提高生产效率。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以热力涡轮机、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其系统为对象,研究各种形式能源安全、高效、清洁转换为机械能的基本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学科涉及能源、交通、电力、航空、农业、环境等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的领域。
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计算方法,多相流理论,热物理近代测试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本学科的专业课包括高等内燃机学,动力机械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动力机械中的流体动力学,气动热力学,动力机械振动噪声理论,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主要研究各种流体机械装置中的功能转化规律及内流体力学,典型的研究对象包括叶片式压缩机、鼓风机、通风机、泵,消耗着全国总工业用电量的30-40%,由此可见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本学科以大型流体机械节能减排及国产化为主攻目标,同时兼顾各类先进推进系统研制、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流体机械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本学科研究对象除继续重视传统的叶片式流体机械内部宏观流动问题之外,已拓展到微流动、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等内容。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大量先进的测量技术及计算工具已使本学科实现了从广泛使用定常流动模拟向三维、非定常、可压缩、粘性、多相流动模拟,甚至考虑随机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的转变。此外,研究目标从过去只注重揭示内流机理演变到重视采用各种主/被动的流动控制、流固热声电磁光多场耦合模型来提高装置综合性能上。总之,随着理论、实验、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基于热量由低温移至高温的逆循环中的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获得、保持和应用低温的的原理、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根据温度的不同,它又可划分为制冷工程和低温工程两个领域,前者涉及环境温度到120K温度范围的问题,后者涉及低于120K温度范围的问题。本学科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显重要。本学科在机械、冶金、能源、化工、食品保存、环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民用制冷、商业制冷、工业制冷、生物质速冻保鲜技术、气体液化、超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是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的循环;以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制冷低温技术中的流动与传热传质学问题,开发高效的制冷低温机械以及设备与装置,推进制冷低温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主要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工程化进程。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以机械、过程、控制一体化的连续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流程工业所必需的高效、节能、安全和清洁的成套装备中的关键技术,是机械、化工、控制、信息、材料和力学等学科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交叉型学科。
化工过程机械是一门交叉型应用技术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化工原理和控制理论,研究实现流程工业生产所需装备的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实现方法与技术。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8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各类电磁现象与规律及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电气工程学科共性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电磁场理论、电路理论、电磁测量理论。
080801 电机与电器
主要研究电机、电器及其他电磁与机电装置的理论、设计、制造、运行及控制规律,为能源、交通、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冶金等部门服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电机与电器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分析与仿真,电机与电器的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的集成化技术,电机与电器的控制、运行、故障诊断、可靠性,电机与电器的现代测试方法,机电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电弧、电接触理论及其应用,新型、特种、智能化电机、电器及电磁装置。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存储、变换、输送、分配、控制的理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特性分析、运行管理、控制保护等理论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电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规划与优化,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电力系统运行与调度,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新型输配电与分布式发电,电力市场及其运营,电力信息化与自动化,电力安全技术与管理,电力系统节能与储能,微网与智能电网,牵引供电理论与技术,独立电力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主要研究高电压与绝缘的理论、测试和试验,电力设备绝缘设计,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在电力工业和其他领域新兴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绝缘击穿理论,电介质放电与等离子体技术,脉冲功率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测控技术,绝缘监测与诊断技术,新型电力设备绝缘结构及新型材料,过电压及其防护技术,电磁暂态分析及仿真技术,输变电系统电磁环境,特高电压系统及其绝缘,绝缘材料及电力设备绝缘的测试理论及方法,高电压、大电流技术与设备,高电压技术在环保、化工、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主要研究变流器拓扑、建模与控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与应用等。结合现代控制理论、信息与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实现对电磁能量的高效率变换与利用、高性能的电气传动和运动控制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及功率集成电路,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电力电子装置、系统的仿真与设计,电力传动及其运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可靠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与电力牵引中的应用,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无线与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新能源接入与控制技术等。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主要研究电网络、电磁场、电磁测量和基于新原理、新材料等电工新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随着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拓宽,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学等技术与电气工程学科的交叉成为学科新的生长点,大大推动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电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新型电磁能技术,新型发电与电能存储技术,生物电磁理论及其应用,新型电工材料与技术等。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本学科重点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路与电子线路及其系统的科学与技术。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荷电粒子和非荷电粒子的产生、运动、变换及其在不同媒质中的相互作用的现象、效应、机理和规律,具体包括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波,电路与系统、电子线路等;在此基础上发现、发明和发展的各种电子材料、电磁材料、光电磁元器件、电子线路、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并开发相应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主要研究:光子学、光电子学、导波光学、光纤通信与光信息处理技术、微波电子学和相对论电子学、薄膜与表面技术、真空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显示技术,量子器件、量子信息学、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强场激光物理、太赫兹技术、纳米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是研究以电路为基础的感知并作用物理世界的各类电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主要研究:电路基础理论;电路分析与网络综合方法;可重构可编程电路设计理论与方法;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电子线路分析、设计、制造与测试技术;信号完整性分析;各种物理、化学、生医信号传感与控制技术;语音和图像信号感知与处理技术;电子和信息对抗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技术;智能信息与数字信号处理的软硬件及其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功率电子学;各种电子仪器、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等。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及固体电子学主要研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及其集成技术,微纳新型器件物理与结构,集成电路和系统集成芯片的制造、设计、测试和封装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与智能传感器;介电/磁性/微波/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能源器件,纳米功能复合材料与器件。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和技术。主要研究: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产生、传播、传输、与媒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检测理论和方法,电磁辐射与散射,人工电磁媒质,隐身材料和技术,微波、毫米波及光波器件、天线、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工艺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与电磁兼容技术,计算电磁学,微波能技术与应用,生物与医疗电磁技术等。本学科的各研究方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例如,导波光学是物理电子学和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的交叉,集成电路是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交叉,微机电系统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的交叉,电路网络理论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电路与系统的交叉等。


2025-05-23 06:01:47
广告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表现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分析、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子成像、电视、雷达与声呐、导航、遥感与遥测、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备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功能关联、系统协议、性能评估、增值应用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产生、获取、变换、存储、传输、识别、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的产生与获取技术和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和系统安全等内容。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理论与技术、现代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号的表示、变换、分析和合成方法,编解码理论和技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计算机听觉、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检测与估值、导航定位、遥感与遥测、雷达与声呐,信息的传输、加密、隐蔽及恢复。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两者互为作用,高度融合,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突出特点。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软件与硬件的功能匹配,确定软件与硬件间的界面;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或硬件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属性以及这些部分的相互联系。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主要研究软件开发(生产)、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它是计算机产业和本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3 建筑学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也是关于建筑设计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求及审美要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建筑学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建筑学与力学、光学、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水工、热工、电工等技术工程领域,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学科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建筑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以及城市村镇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学科的发展,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今天的建筑学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遗产保护等方向,并由此与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共同构成综合性的人居环境科学领域。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主要研究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理论和流派,与建筑学相关的建筑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等。基础理论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西方建筑理论及历史、建筑批评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等;研究方法包括建筑史论方法、建筑测绘等。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主要研究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客观规律和创造性构思,建筑设计的技能、手法和表现,建筑设计是该方向的主导环节。基础理论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理论、建筑形态理论、建筑批评,绿色建筑、建筑经济、职业建筑师业务实践等。设计方法包括建筑设计过程研究、建筑策划与项目可行性研究、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主要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律,通过空间规划和设计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和形态要求,整合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社区空间、综合功能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要求,使城市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和谐,展现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满足人类对生活、社会、经济以及美观的需求。基础理论包括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史、城市空间理论,城市规划原理、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主要研究与建筑的建造和运行相关的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建筑设备、智能建筑等综合性技术以及建筑构造等。基础理论包括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控制、建造工艺与技术、建筑材料,建筑防灾与建筑安全等;研究方法包括建筑构造原理与方法、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估、建筑信息与数字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等。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4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最早建立的工程学科之一,其学科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基础学科与理论、工程材料、工程分析与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管理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其研究对象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类结构物,如房屋建筑、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道路、铁路、港口、市政及特种工程、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等的安全与适用。
081401 岩土工程
是研究土和岩石的工程特性、场地条件评价、建(构)筑物基础及土工构筑物设计、施工与监测的工程学科。
081402 结构工程
是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的学科。
081403 市政工程
是研究城市和工业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城市**处理与处置工程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系统运行的学科。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是为人类的居住、工作和交通等提供各种适宜的人工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是通过综合应用土木工程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人为和自然灾害能力的学科。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是公路、铁路和城乡建设中为跨越江河、深谷、海峡,穿越山岭或水底以及解决城市交通需要,以各类型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结构物设计、施工和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5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学科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及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在太阳能的驱动下,地球上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中的地表水、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水,以及空中的大气水)形成复杂的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在流域或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改造水的时空可利用性,以达到兴利避害的目的。水利工程学科在深入分析水循环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诸如闸坝堤防、河渠管道、水库湖泊、水电站、水泵站、港口码头航道等的规划、设计、施工、安全防护、运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水利工程学科具有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双重特性。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与现代量测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结没合,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循环基础理论与现代模拟、水文气象耦合机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水文不确定性理论及方法、水灾害形成机理及模拟预测、水灾害监控、评估和应急技术、水资源演变规律和综合评价、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系统优化规划与调度、水环境演变与生态保护、水信息基础理论与方法、数字流域理论与方法等。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主要研究水流静止和运动的规律,水流与河床、海岸、过水建筑物等固体边界的相互作用,以及泥沙、空气或其它物质在水流中的扩散与输运规律,水生生物对水流运动的响应关系等,并使其应用于实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它与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相交叉,与水利水电、海港航运等工程学科相结合,在经济建设中有广阔的用途。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态及环境水动力学、工程水力学、流固耦合理论与应用、数值模拟与水信息技术、岩土渗流与控制、河流泥沙工程及河流管理、泥沙输移理论与河流模拟、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等。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主要研究自然水域的人工建筑物及其地质基础,研究控制水的方式和结构、水工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研究工程的运用、监测、维修等。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工建筑物及地基的分析理论、安全监控与现代试验技术,现代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高边坡及地下工程,大型水闸、船闸及输水结构,水工混凝土结构及新材料研究等。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项目评价、施工管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环境问题的理论与技术。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优化调度,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和泵站水力学,水电站及泵站结构,抽水蓄能及新能源开发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灌区规划和水利经济与管理等,水利工程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大型水利枢纽的联合调度模式,水利水电建设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估;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施工管理、水利工程安全防护与运营管理及流域现代化综合管理等。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主要研究近海及河口水流波浪、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港口海岸以及近海工程的建筑物等。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结构,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动力环境,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泥沙,河口海岸风暴灾害与防灾减灾,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文监测,水文观测和调查技术、水文资料分析及处理,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经济与规划管理等。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制药工业等)中所进行的物质与能量转化、改变物质组成、性质和状态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的共同规律和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其核心内涵是研究物质的合成以及物质、能源的转化过程与技术,以提供技术最先进、经济最合理的方法、原理、设备与工艺为目标。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能源和资源开发及高效利用为目标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和制药过程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问题;以新材料开发和应用为目标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物质的合成与转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
081701 化学工程
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过程工业中相关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共性规律,解决过程及其装置的模拟、放大、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该学科方向的主要内容有: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过程系统工程、化工安全生产及化工过程和装备设计等。
081702 化学工艺
研究化学品的合成机理、生产原理、产品开发、工艺实施和过程及装置的设计和优化。该学科方向主要涉及以石油、煤、天然气和其他矿物质为原料,通过石油化工、煤化工、基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化工冶金和高分子化工等过程加工产品的工艺过程。
081703 生物化工
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综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组织工程、系统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理论及合成生物技术、生物炼制、生物材料技术等,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目标产物的高效生产。该学科方向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过程的重要基础。
081704 应用化学
研究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化工产品结构-性能关系、制备工艺、产品复配及商品化,以及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单元反应及工艺、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081705 工业催化
以近代化学和物理为基础,是与过程工业及材料、能源、环境、食品、生物等领域密切联系的学科方向。主要涉及表面催化、分子催化、生物催化、催化剂制造科学与工程、催化反应工程、新催化材料与新催化过程开发、环境催化、能源与资源转化过程中的催化、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催化等。


2025-05-23 05:55:47
广告
  • 290642637
  • 大闹天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以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包括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分布规律、经济与技术特征,矿产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与工程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与方法;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响应及观测、处理与解释技术;地质体钻掘工艺与装备;地球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本学科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呈现如下几种新的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深部隐伏矿寻找和非常规(非传统)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资源—经济—环境联合评价,天空探测技术等。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以各类矿产的勘查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发现和查明矿产资源、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方法、地球探测技术、地球信息技术以及探矿工程技术,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探索和认知矿产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和随机性,研究矿床和矿体地质、经济与技术特征,开展科学有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球探测:以地下不同物质之间存在的物理属性差异为前提,通过对天然和(或)人工地球物理场的观测、处理和解释,进行各种地质勘查,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下目标和过程进行探测、监测及评价。主要方法包括重力法、磁力法、地电法、地震法、地热法、核物理法、对地观测法等。主要应用于固体矿产勘查、能源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等领域。
地球信息技术:以地球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对象。地球信息是指通过各种空间探测技术方法(RS、GPS、EOS等)获取的地表至地球内部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状态等相关的信息。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模型对信息进行挖掘、分析、融合,并重建和推断各种地质过程及其结果,依托GIS和大型面向对象数据库将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为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地质环境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信息支撑与服务。
081803 地质工程
是地质学与工程学交叉的学科,研究与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运用地质调查、钻掘、原位测试、样品测试分析、物理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技术,开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研究工程区域稳定性和环境效应,进行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研发岩土钻掘器具、钻掘工艺、钻井液和钻掘安全等技术;开展各类工程选址以及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勘察、评价、设计、施工、管理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天津工业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