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阆中县志》记载:“保宁压酒,又称陈年压酒,因阆中属于保宁府而得名,生产历史悠久,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该酒系清代初期由兰文中创制,兰氏家族祖辈酿造,生产工艺独特,世代秘传,只传男,不传女。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期,已传到兰福州,兰金山,兰相平,兰用之等四户才能生产此酒。1956年公私合营时,兰氏四户并入地方国营阆中酒厂,并将压酒生产技艺献给国营酒厂”。
保宁压酒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据《华阳国志》记载: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秦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于是夷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中头三节。白虎常从群虎,嗔恚,尽搏杀虎群,大吼而死。秦王嘉之曰:“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一朝患除,功莫大焉.”欲知要,王嫌其夷人,乃刻石为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雇死赕钱。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
“秦昭襄王时,”迁都阆中的巴国已灭亡十多年了,文中的“夷”,是指阆中的巴人,国为“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的是“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领的七姓巴人”。“清酒”是巴人酿制的一种名酒,据考证与压酒传统工艺基本相同,色味接近。尽管秦王对夷(巴人)优待,但是用一对“黄金铸成的龙”或“黄金一两”( 《太平广记》引此作“黄金一两”)与“清酒一钟”交换,由此可见,“ 清酒”名贵与酿酒业之盛了!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征战之后游历阆中时,曾赋诗“挽住征衣为濯尘,阆中斋酿绝芳醇”而大加赞赏。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阆中市芳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酿制的“保宁压酒”算的上是“绝芳醇”了!
保宁压酒技艺“独特”在哪里呢?
首先制曲配方独特,它用天麻、肉桂、枸杞、半夏曲、大枣、三七、厚朴、甘草、砂仁、白叩等108位中药制成酒曲。
二是工艺独特,将药曲加入浸蒸的原料中,经103道工序,即两次提料,两次发酵,之后用特制瓦缸衡温下窖三年以上,便成为“压酒”,该酒不添加任何色素,自然变成半透明的琥珀色和禾杆黄色,具有压酒特殊的蜜醇香,无异味,甜而不腻,口感醇和,酒质爽口。
保宁压酒经独特工艺酿造而成,整个工艺独在一个“压”字,成品酒不加任何色素而呈天然琥珀色,透明,酒度为23-28度。酒味甜美醇和,回味绵长。有独特的风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有滋养身体,益寿延年,抗坏血酸,抗衰老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1958年国家经委将保宁压酒列入全国名特产品。2009年保宁压酒被四川省认定为“四川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