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
1.【鼓励小型企业】
丹麦的资源几乎不可能供养出没有国家参与的的大型资本集团,在这一场经济危机中,很多的小作坊受到了冲击。在与英国签订协议之后,国内的农业开始逐渐复苏,但是手工业仍然没有出现复苏的迹象。
为了促进国内类似的小型企业的发展,应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可以适当发放小额的低息贷款或者是降低贷款抵押的条件。具体的方案由议会商议之后再行决定
2.【罐头就是外汇】
在这种时候,罐头大概就是丹麦除了卖地之外,唯一可能的大量的外汇来源。从国内挑选出专业的商业团队,带上我们的大使,向正在扩军的国家势力如德国,保加利亚,捷克等进行推销,尽量说服德国采购我们的罐头,并表示,如果德国愿意采购丹麦的罐头,两国之间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比如说依据德国的标准,为其提供部分军用品的制造。
3.【“自由贸易“】
丹麦已经变成了奥斯曼集团中另类的一员,政府正有力地维持着国家的运行,但在经济上却不断向英国德国靠拢,为产业提供帮助,这似乎已经偏离了自由贸易的方向,为了维护和其他成员国的关系,丹麦理应做出一些行动--邀请奥斯陆集团的成员国,在哥本哈根商谈进一步减少成员国之间商品流通的关税,以及考虑能否对各国的关税壁垒进行一些反制措施(虽然不太可能)。
4.【独立的通信业】
通信是丹麦的强项,国内的电视机和收音机存量较大,电话的普及度以及使用率都极高,并且国家本土没有太大的地理障碍。向议会提出《进一步加强通信产业优势及完全普及电话的意见》,建议由议会拨款,在三年内,把电话普及到每一个超过20人的村庄,并保证这个规格的村庄中有一台收音机。
并对通信产业作出一定的补贴,在国内大学通信相关专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我国通信产业的优势,并且仿照丹麦当年在中国优先发展通信市场的例子,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通信,以此获得该国一定的基建投资,并发展国内优势产业。
5.【优势产业的进一步规划】
由哥本哈根大学和议会共同派人组成研究小组,对我国的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进行考察,选择三个以内的领域作为国家重点领域,二十个以内的领域为国家优势领域,由大学和企业一同研究并作出发展预测,国家为其中的部分项目提供经费或者一定补贴,发展我国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