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尤其是禅宗,是一切佛法的心宗,明心见性这个心,良心的心,也就是说一切佛法的心要。这一个宗派,所谓宗派,什么叫做宗呢?就是修持方法上的那个宗旨,修持方法上所达到的宗旨,就是拿现在的话讲,真正达到佛法的中心的中心。禅宗,也叫做般若宗,因为从中国唐代五祖、六祖这个之间,禅宗的祖师们提倡用《金刚经》,甚至于用般若的这部分佛法为主体,所以后人又称它为般若宗。一切凡夫成佛,一切人、一切众生成佛,必须大智慧的成就,般若的成就,这是究竟,所以后世又称它为般若宗。外国人有时候称它为达摩宗,因为到中国来开宗传播的这位祖师是达摩祖师,所以称为达摩宗。
那么这个宗派修持佛法为什么叫禅呢?禅,现在我们后世简单的称呼,只有一个字,在佛学里头是称为“禅那”。“禅那”也是梵音,梵文翻成中文的音,实际上也不是“禅”,现在我们跟到国语念“禅”,xiannuo,所以日本话“禅”字也叫xian,因为日本人当时从唐代翻译过去,xiannuo。“禅那”的意思,翻译成中文,正统的叫做“思维修”,在教理上属于“思维修”,八正道的正思维,思维修。后来玄奘法师翻译称为“静虑”,这是玄奘法师的翻译,后世经典称为“静虑”。“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虑,这都是“禅那”这个意思。所以思维修,禅那,或者翻译成静虑,这个修持的方法,是大乘的禅观。所以禅,又属于大乘道六度、六波罗蜜多之一的禅波罗蜜多。由静虑,禅波罗蜜多的成就,最后再得般若波罗蜜多,得大智慧的大彻大悟。所以禅,属于大乘禅观的这个禅那。
它同小乘佛法的禅定有没有关系?也有关系。小乘佛法的禅定,等于说是属于佛法修持止观法门的偏重于修止。小乘佛法的禅定,是有一个层次、次序,可以说明的叫做四禅八定,也叫做九次第定。佛学里头的经典上争论的很多,关于禅定的名称等等。九次第定,是偏在小乘的禅观修法,属于小乘禅观止观的止。止,就是人修持中间把身心专定在一个境界上,所以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分别。四个禅的层次,又加上四个定,色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叫四禅八定。最后有一个灭尽处定,灭尽定,证得阿罗汉果入灭尽定,这就是所谓九次第定,这是最高的定。
————南怀瑾
那么这个宗派修持佛法为什么叫禅呢?禅,现在我们后世简单的称呼,只有一个字,在佛学里头是称为“禅那”。“禅那”也是梵音,梵文翻成中文的音,实际上也不是“禅”,现在我们跟到国语念“禅”,xiannuo,所以日本话“禅”字也叫xian,因为日本人当时从唐代翻译过去,xiannuo。“禅那”的意思,翻译成中文,正统的叫做“思维修”,在教理上属于“思维修”,八正道的正思维,思维修。后来玄奘法师翻译称为“静虑”,这是玄奘法师的翻译,后世经典称为“静虑”。“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虑,这都是“禅那”这个意思。所以思维修,禅那,或者翻译成静虑,这个修持的方法,是大乘的禅观。所以禅,又属于大乘道六度、六波罗蜜多之一的禅波罗蜜多。由静虑,禅波罗蜜多的成就,最后再得般若波罗蜜多,得大智慧的大彻大悟。所以禅,属于大乘禅观的这个禅那。
它同小乘佛法的禅定有没有关系?也有关系。小乘佛法的禅定,等于说是属于佛法修持止观法门的偏重于修止。小乘佛法的禅定,是有一个层次、次序,可以说明的叫做四禅八定,也叫做九次第定。佛学里头的经典上争论的很多,关于禅定的名称等等。九次第定,是偏在小乘的禅观修法,属于小乘禅观止观的止。止,就是人修持中间把身心专定在一个境界上,所以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分别。四个禅的层次,又加上四个定,色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叫四禅八定。最后有一个灭尽处定,灭尽定,证得阿罗汉果入灭尽定,这就是所谓九次第定,这是最高的定。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