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女,90年,梅州本地人(“逃离”梅州10年有余)。现在的爸妈是收养我的,亲生爸妈因为重男轻女把我送人了,不过我的幼年在我现在想来还算是幸福,因为童年无(无)忧(知),小时候爸妈做生意,没有多让他们操过心,大都是亲戚把我带大(负责我的食住行)。这个帖子的事,我从来也没对谁说过,压在心里10多年我真的很难受,因为家庭比较传统,我选择了新号发表,就当吐槽吧,如果雷同 纯属巧合。请看过的各位口下留情~谢谢
童年:
依稀记得小时候(小学前)家里人都还是挺疼爱我的,吃好穿好没有感觉到区别对待,经常带我去到处玩,就是略懂事的时候总有邻居说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是这样说,不太懂的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喜欢这种“玩笑”,不过我还是活泼快乐的。
隔阂是发生在7 8岁的一次过年,大年三十那一天,大中午高高兴兴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和亲戚家的5.6个小朋友们都聚在客厅一起玩耍。这时候的正是有童真但又略懂事的年龄,大人正好在客厅旁边一个房间里面商量红包包多少,求知欲促使我在门口逗留了一会,意见基本一致,当时好像说的是50元,有个亲戚提出来,就不用给XX(我)这么多了吧,按照朋友家孩子(20元)给就行了,她又不是我们家的。这是我第一次模糊感觉到我的身世,当时我心里感觉特别难受,难受到没有和小朋友玩自己躲到房间里哭了好久,当时我对钱是不敏感的,我难过的是“她不是我们家的”,然后回来想起来,那个亲戚好像从小到大都不喜欢我,从没给我过一个笑脸,看我的时候永远一副我欠他钱的样子,还拿我和一个比我一大岁的姐姐做比较,说我不如她,其实成绩都差不多,过年小朋友都在玩耍,他喜欢使唤我给长辈朋友斟茶倒水,使唤我去给他们买扑克,对我说话永远都是冷漠的。妈妈并没有发现我哭,也没有人发现,我自己哭累了又去找小朋友玩耍了,吃过年夜饭,红包顺理成章的发了,我留了一个心眼,那个亲戚给的红包我单独放在了一边,当时为了看看我是不是被差别对待,拿到红包我就跑到房间里拆了,不出意外,是他口里所说的朋友家孩子那个数,到了夜里也是把所有红包交给家长。为什么知道他发的红包不同,是因为他红包发的晚了些,问了其他小朋友发的多少钱。这件事让即将成长的我异常的难受,也让我懂得了为什么邻居都说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打小我就比较敏感,知道他从来都不喜欢我,我甚至会有意无意讨好他,博他一笑,可我始终没有做到,没有得到过他的笑脸相对,这事之后,我放弃了讨好他,直至现在,他结婚生子对我仍然没有笑脸,冷若冰霜。
从小我的功课我爸妈是没有操心过的,也操不来这个心,妈妈还勉强可以,爸爸是小学文化;我是没有零花钱的,要买什么给他们说,只能买学习相关的,零食在我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同学春游都是大包小包的零食,我永远是带最少的那一个。妈妈觉得我很乖很自律,吃饭不用催,功课不用催,爸爸呢,管教比较严厉,从来不过问学习只看成绩,低于95分打一顿就完事儿了,没有听他话惹他不开心了,打就完事儿了。每次有试卷要签名,考到会被打的成绩我都会有意避开爸爸,可有时候妈妈还是会告诉他,然后我还是逃不过。打我的时候还谁都不能劝,谁劝就连谁一起打,最严重的一次是被绑起来吊在树上打,手上身上到现在还有被打后留下来的疤痕,爸爸每次打我都是认真的,用力的,用他话说是为了让我长记性,想要不被打就好好读书,他这么辛苦这么累起早贪黑就是为了让我有钱读书,我什么都不用做就只读书都还读不好就该打。我被打怕了,我学会了模仿签名,模仿的还挺像,至少老师没看出来过。小学没有被请过家长,家长会没有让他们丢过脸。小学成绩基本都在90分以上,语文组长,写作、书法得过奖。这两门是报了兴趣班的,少年宫里。其实我并不兴趣这两门,小时候我就比较喜欢唱歌跳舞,兴趣班我也想选这个的,可是我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有时候在家唱歌都要被爸爸说,我听到的歌都是他买的VCD里放出来的,我记性不错,听几遍就记住了,有时候会在他面前跟唱,他就会说我这么小就唱大人(卓依婷)的歌,让我去读书看书。
7岁那一年,我多了一个弟弟,跟我的成长不同的是,弟弟得到了比我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包括爸爸妈妈的),爸妈变的会干涉弟弟成长了,每天忙完生意回来就抱着不撒手,原本带大我的亲戚也照顾弟弟去了,我失宠了。嫉妒心使我小时候有些讨厌弟弟的出现,有时候会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捉弄他,把他弄哭。弟弟的出世加上挨打多了,我慢慢就讨厌长大了,感觉他们都变了,我成了这个家里不被关注可有可无的人,关爱永远都没有我的份,挨打照样有。
童年:
依稀记得小时候(小学前)家里人都还是挺疼爱我的,吃好穿好没有感觉到区别对待,经常带我去到处玩,就是略懂事的时候总有邻居说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是这样说,不太懂的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喜欢这种“玩笑”,不过我还是活泼快乐的。
隔阂是发生在7 8岁的一次过年,大年三十那一天,大中午高高兴兴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和亲戚家的5.6个小朋友们都聚在客厅一起玩耍。这时候的正是有童真但又略懂事的年龄,大人正好在客厅旁边一个房间里面商量红包包多少,求知欲促使我在门口逗留了一会,意见基本一致,当时好像说的是50元,有个亲戚提出来,就不用给XX(我)这么多了吧,按照朋友家孩子(20元)给就行了,她又不是我们家的。这是我第一次模糊感觉到我的身世,当时我心里感觉特别难受,难受到没有和小朋友玩自己躲到房间里哭了好久,当时我对钱是不敏感的,我难过的是“她不是我们家的”,然后回来想起来,那个亲戚好像从小到大都不喜欢我,从没给我过一个笑脸,看我的时候永远一副我欠他钱的样子,还拿我和一个比我一大岁的姐姐做比较,说我不如她,其实成绩都差不多,过年小朋友都在玩耍,他喜欢使唤我给长辈朋友斟茶倒水,使唤我去给他们买扑克,对我说话永远都是冷漠的。妈妈并没有发现我哭,也没有人发现,我自己哭累了又去找小朋友玩耍了,吃过年夜饭,红包顺理成章的发了,我留了一个心眼,那个亲戚给的红包我单独放在了一边,当时为了看看我是不是被差别对待,拿到红包我就跑到房间里拆了,不出意外,是他口里所说的朋友家孩子那个数,到了夜里也是把所有红包交给家长。为什么知道他发的红包不同,是因为他红包发的晚了些,问了其他小朋友发的多少钱。这件事让即将成长的我异常的难受,也让我懂得了为什么邻居都说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打小我就比较敏感,知道他从来都不喜欢我,我甚至会有意无意讨好他,博他一笑,可我始终没有做到,没有得到过他的笑脸相对,这事之后,我放弃了讨好他,直至现在,他结婚生子对我仍然没有笑脸,冷若冰霜。
从小我的功课我爸妈是没有操心过的,也操不来这个心,妈妈还勉强可以,爸爸是小学文化;我是没有零花钱的,要买什么给他们说,只能买学习相关的,零食在我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同学春游都是大包小包的零食,我永远是带最少的那一个。妈妈觉得我很乖很自律,吃饭不用催,功课不用催,爸爸呢,管教比较严厉,从来不过问学习只看成绩,低于95分打一顿就完事儿了,没有听他话惹他不开心了,打就完事儿了。每次有试卷要签名,考到会被打的成绩我都会有意避开爸爸,可有时候妈妈还是会告诉他,然后我还是逃不过。打我的时候还谁都不能劝,谁劝就连谁一起打,最严重的一次是被绑起来吊在树上打,手上身上到现在还有被打后留下来的疤痕,爸爸每次打我都是认真的,用力的,用他话说是为了让我长记性,想要不被打就好好读书,他这么辛苦这么累起早贪黑就是为了让我有钱读书,我什么都不用做就只读书都还读不好就该打。我被打怕了,我学会了模仿签名,模仿的还挺像,至少老师没看出来过。小学没有被请过家长,家长会没有让他们丢过脸。小学成绩基本都在90分以上,语文组长,写作、书法得过奖。这两门是报了兴趣班的,少年宫里。其实我并不兴趣这两门,小时候我就比较喜欢唱歌跳舞,兴趣班我也想选这个的,可是我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有时候在家唱歌都要被爸爸说,我听到的歌都是他买的VCD里放出来的,我记性不错,听几遍就记住了,有时候会在他面前跟唱,他就会说我这么小就唱大人(卓依婷)的歌,让我去读书看书。
7岁那一年,我多了一个弟弟,跟我的成长不同的是,弟弟得到了比我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包括爸爸妈妈的),爸妈变的会干涉弟弟成长了,每天忙完生意回来就抱着不撒手,原本带大我的亲戚也照顾弟弟去了,我失宠了。嫉妒心使我小时候有些讨厌弟弟的出现,有时候会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捉弄他,把他弄哭。弟弟的出世加上挨打多了,我慢慢就讨厌长大了,感觉他们都变了,我成了这个家里不被关注可有可无的人,关爱永远都没有我的份,挨打照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