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活动投壶

1投壶简介: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投壶既是一种礼仪,又是一种游戏。《礼记》、《大戴礼记》都有《投壶》篇专门记述。投壶礼举行时,宾主双方轮流以无镞之矢投于壶中,每人四矢,多中者为胜,负方饮酒作罚。《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在两国诸侯宴饮中也举行投壶,可见,投壶在春秋时代已成为一种正规礼仪。


历史溯源
投壶源自于射礼,郑注《礼记》云:"投壶,射之细也。"又司马光《投壶新格》云:"其始必于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由此可知,投壶是由于场地因素或个人因素的限制不能举行射礼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因此投壶与射礼在仪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者都以司射为仪式的主持者,二者都用《狸首》为节等等。作为礼仪的一种,投壶不仅继承了射礼的仪节,还继承了射礼正己修身的礼义,正如清徐士恺《投壶仪节》云:"投壶乃射礼之变也。
投壶之礼,需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抢先连投者投入亦不予计分;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

投壶流程
投壶是在宴饮时所行礼仪,行礼者皆着汉服礼服。
参礼者
主人1人:投壶礼的主持者
宾1人:投壶礼的参与者
司射1人:投壶礼的具体指挥者
乐工1人:演奏音乐
礼器
投壶两尊:金属制、陶瓷制等均可。先秦投壶无耳,壶中盛以红小豆,使箭矢投入后不至于弹出。标准尺寸为壶颈长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一尺二寸,容斗五升,壶腹五寸。(皆周代度制,一寸合2.31厘米)
矢:若干。古礼要求以柘木制,此处不拘泥,以竹、木等均可,削成矢状,矢长二十厘米,首端锐尾端钝。制作时可参考:
矢需准备至少八支以上。
壶与矢是投壶最重要的礼器,制作时宜尽量精美。
算:若干。竹木制,计算成绩之用。以竹木片。
酒爵1对:宾主饮酒用

投壶程序
1.宾主就位。宾主于各自席位上。投壶之礼开始。
2.三请三让。主人奉矢到宾面前。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赐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向主人行拜礼,接受主人奉上的四只矢。主人答拜。宾主相互行揖礼,于宾主席上正坐,面对壶所在的席之方位,做好投壶准备。

3.进壶。司射把两尊壶放到宾主席对面的席子上(壶离主宾席位的距离为二矢半),分别正对宾与主人。返回司射席位。向宾主宣布比赛规则,即投壶之礼,再令乐工奏《狸首》。比赛开始。《狸首》,诗经名篇,瑟曲,已失传。今可用琴曲《鹿鸣》替代。投壶动作应与节奏相和。
4.投壶宾主依次投壶,将八只矢投完。为一局。


1投壶简介: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历史溯源
投壶源自于射礼,郑注《礼记》云:"投壶,射之细也。"又司马光《投壶新格》云:"其始必于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由此可知,投壶是由于场地因素或个人因素的限制不能举行射礼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因此投壶与射礼在仪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者都以司射为仪式的主持者,二者都用《狸首》为节等等。作为礼仪的一种,投壶不仅继承了射礼的仪节,还继承了射礼正己修身的礼义,正如清徐士恺《投壶仪节》云:"投壶乃射礼之变也。
投壶之礼,需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抢先连投者投入亦不予计分;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

投壶流程
投壶是在宴饮时所行礼仪,行礼者皆着汉服礼服。
参礼者
主人1人:投壶礼的主持者
宾1人:投壶礼的参与者
司射1人:投壶礼的具体指挥者
乐工1人:演奏音乐
礼器
投壶两尊:金属制、陶瓷制等均可。先秦投壶无耳,壶中盛以红小豆,使箭矢投入后不至于弹出。标准尺寸为壶颈长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一尺二寸,容斗五升,壶腹五寸。(皆周代度制,一寸合2.31厘米)
矢:若干。古礼要求以柘木制,此处不拘泥,以竹、木等均可,削成矢状,矢长二十厘米,首端锐尾端钝。制作时可参考:
矢需准备至少八支以上。
壶与矢是投壶最重要的礼器,制作时宜尽量精美。
算:若干。竹木制,计算成绩之用。以竹木片。
酒爵1对:宾主饮酒用

投壶程序
1.宾主就位。宾主于各自席位上。投壶之礼开始。
2.三请三让。主人奉矢到宾面前。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赐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向主人行拜礼,接受主人奉上的四只矢。主人答拜。宾主相互行揖礼,于宾主席上正坐,面对壶所在的席之方位,做好投壶准备。

3.进壶。司射把两尊壶放到宾主席对面的席子上(壶离主宾席位的距离为二矢半),分别正对宾与主人。返回司射席位。向宾主宣布比赛规则,即投壶之礼,再令乐工奏《狸首》。比赛开始。《狸首》,诗经名篇,瑟曲,已失传。今可用琴曲《鹿鸣》替代。投壶动作应与节奏相和。
4.投壶宾主依次投壶,将八只矢投完。为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