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60贴子:358,374

【反黑】反驳姜维在沓中拥兵自重,玩忽职守,无视汉中防御的谣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也给某些营销号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看看。
毕竟最近有好几个人拿灭蜀之战来说事,里面又充斥着各种违背史实的谣言,最后得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结论,甚至对维护大将军名誉的人进行冷嘲热讽。似乎往别人头上扣几个子虚乌有的黑锅,就成了“理性认识历史人物”的标志。那就从正史的角度,看下姜维在灭蜀之战前期(沓中-汉中-剑阁)一系列做法,到底是否当得起这种无端指控。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20-08-17 00:34回复
    姜维在沓中,有拥兵自重or坐着不动or反应迟缓的行为吗?
    首先搞清楚一件事,伐蜀议案的形成过程。
    1. 263年夏之前,魏国一方对是否攻蜀,处于薛定谔状态。早期真正支持攻蜀计划的,只有司马昭和钟会。
    《三国志·钟会传》: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虽然说有些伐蜀风闻,但姜维作为大将军,长期驻扎在沓中一带,不可能因为些不着边际的敌军传言,就立马派兵去汉中。这既不符合他的北伐战略,也不符合敛兵聚谷的战术——敌人还没来,游兵为什么要去汉中呢?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20-08-17 00:34
    回复
      2. 在攻蜀议案敲定之前,司马昭和钟会进行了一系列假装伐吴的迷惑行动。
      景元三年(262)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文王敕青、徐、兖、豫、荆、扬诸州,并使作船,又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为将伐吴者。
      姜维实际上也看到了这一点,知道钟会突然调任关中断无好意,于是在【263年春】,也就是钟会调任后没多久,就向后主请求援军。援助对象为阴平桥头和阳安关口。
      《三国志·姜维传》:六年(华阳国志里写的是六年春),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为什么要在这两个地方增兵?阴平桥头是姜维从沓中撤退到汉中的必经之路,占据阴平,他的游兵才能及时抵达汉中。而阳安关是进入汉中的必经之路,占据阳安关,他的游兵才能进入汉中。这个就是他实行敛兵聚谷战略的重要交通要道。
      然而这个援军是根本没来的,导致后面一系列战略失策。这个伐吴的迷惑行动,可能确实迷惑到了刘禅黄皓还有很多朝臣。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20-08-17 00:35
      回复
        3. 真正做出伐蜀决策的时间,是在263年夏。
        《晋书·文帝纪》: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但即使到了这时候,依然有不少人反对,比如前线的邓艾。
        《晋书·文帝纪》: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也就是说这个伐蜀战略,直到263年夏,只是个雏形,内部反对声依然不小,【依旧有中途夭折的可能性】。
        而伐蜀路线,也并不是传说中的只有汉中一条路,是两条,【沓中】和【骆谷】。在沓中都属于进攻对象的情况下,援军未到的情况下,一个成熟的军事家都不会贸然放弃武都阴平。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20-08-17 00:35
        回复
          4. 真正动手的时候,是在263年秋。
          《三国志·钟会传》: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
          《晋书·文帝纪》:【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帝斩以徇。【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颀趣甘松。
          这8月和9月之间,也不好说有多长空档期,因为8月30日也是8月,9月1日也是9月。整个伐蜀计划的确定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早,但是却很快:从高层内部确定战略,摆平异见,到正式实施,到沓中姜维军队被攻击,整个过程在2个月~4个月之间。这个效率是非常惊人的,跟司马昭集权一身的地位息息相关。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20-08-17 00:36
          回复
            【总结】
            理一下时间线,在263年夏之前,伐蜀只是司马昭和钟会两人内部的秘策,虽然暗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但并未公之于众。而姜维的反应也是正确且及时的。
            263年夏,高层会议决定伐蜀战略,但内部依然有不少反对者,伐蜀计划依然悬而未决。这个时候姜维也不会轻易离开武都阴平的,因为廖化的阴平援军还没到,邓艾的陇西军队还在边境。如果因为一个尚未决定的伐蜀传言,就带兵离开武都阴平,把空档放给邓艾,那姜维不是和诸葛绪一样了吗?
            263年秋,才算正式实施。钟会大军从长安出发,在沓中围攻姜维的,都是陇右本地军队。天水陇西金城的军队赶到沓中,能花多少时间呢?也就是说,等姜维收到司马昭决定伐蜀的确切消息的时候,陇右军队已经就近攻进来了。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姜维有意不去救汉中。姜维故意放弃汉中。姜维在沓中坐着不动。
            有些黑子居然会认定【263年春姜维向朝廷要援军】=【263年春司马昭已经做出伐蜀决策】,进而得出【姜维在沓中拥兵自重,掏空成都军力】的离谱结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20-08-17 00:37
            回复
              穿插个问题,姜维是否有资格向朝廷要援军?
              很难想象,作为国防部长大将军,向朝廷要援军,居然会被定义为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哪次防御汉中是不需要援军的?即使是被某些群体吹上天的兴势之战,也是需要涪军和成都军支援的。
              《三国志·王平传》: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凭什么成都,涪城的援军,王平可以要,姜维不能要?前者要就是战术得当?后者要就是拥兵自重?


              IP属地:中国香港7楼2020-08-17 00:38
              收起回复
                接下来转移到下一个问题,姜维后续操作,有玩忽职守,无视汉中防御的行为吗?
                先搞清楚史实,再分锅。锅也不是乱丢的。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20-08-17 00:38
                回复
                  1. 九月伐蜀开始:
                  《晋书·文帝纪》:【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颀趣甘松。
                  《三国志·钟会传》: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
                  2. 而这个时候,后主才刚刚把援军派出。众所周知,派遣军队需要收集粮草,指派将领,安排士兵,这都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完成的。直接导致阴平桥头被诸葛绪抢先占领。
                  《三国志·姜维传》:【及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人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
                  3. 姜维在得知钟会主力军队正在【进入汉中】的时候,已经第一时间向汉中收缩撤退了,他的军队要做游兵,这也符合他敛兵聚谷的战略:
                  请注意,这个时候,汉中没有一座城失守,汉,乐,黄金城,阳平关都还在。
                  《三国志·邓艾传》:【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
                  4. 然而撤军并不顺利,因为诸葛绪占据了阴平桥头。如果后主能准时派援军,廖化就能早点到阴平桥头,那姜维还能更加快速的回撤汉中。【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
                  5.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忽悠走诸葛绪。【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寸里。维入北道三十余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
                  6. 而廖化的援军是什么时候来的呢?姜维把诸葛绪忽悠走的时候,廖化军队进入阴平。
                  《三国志·姜维传》:【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
                  【小结】而从魏军入侵沓中,到阴平重新收复,花了一个多月。
                  《三国志·姜维传》:【及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人沓中】……【月余】,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7. 从阴平撤退之后,第一时间依旧是【保阳平关,保汉中】(不是直接撤退蜀中剑阁),但中途得到了阳平关被占领的消息。
                  《三国志·钟会传》: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
                  【阳平关的丢失原因】:蒋舒因个人私怨选择投降,而且是早有预谋的投降。【跟阳平关兵力多少,面对敌军是否有恐惧心理没有必然关系】
                  个人私怨:《蜀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早有预谋:《汉晋春秋》:蒋舒将出降,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出。佥谓其战也,至阴平,以降胡烈。烈乘虚袭城,佥格斗而死,魏人义之。
                  阳平关丢失时间大概是10~11月,跟9月攻蜀,10月出阴平的时间相契合,并无明显空档期。
                  《华阳国志·刘后主传》:冬,会以乐城不下,径长驱而前。
                  8. 在得知阳平关失守之后,在汉寿遇到了走到一半的张翼董厥的阳平关援军,于是合集军队退守剑阁。
                  《三国志·钟会传》: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
                  阳平关失守,汉,乐两城的牵制作用就会大大减少,钟会15w大军即将长驱直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固守险关,使敌军不得入,保存有生力量,等到敌军粮草不继时组织反攻机会。


                  IP属地:中国香港9楼2020-08-17 00:39
                  收起回复
                    【小结】导致敛兵聚谷战略不成功的原因有两个:沓中游兵未及时赶到和阳平关失守。
                    阳平关失守原因:1. 蒋舒因个人私怨选择投降,而且是早有预谋。这是个人事问题。2. 张翼董厥的阳平关援军派遣太迟,很难想象张翼要是在阳平关,蒋舒敢这么送城。
                    沓中游兵未及时赶到:姜维军队在撤退过程中,被阴平桥头驻守的诸葛绪阻断归路。而这也跟廖化阴平援军派遣太迟有关。
                    而姜维本人,无论是战前准备,反应时间,战术指挥,回援路线,撤退方案,都是在已知现实情况下,做出的尽可能的最优选择,对国家最有利的选择。
                    责任也是有的,那就是任用了蒋舒这个不靠谱的守将,送掉了阳平关。
                    但姜维很快就进行了止损行动,固守险关使敌军不得入,最大程度保全有生力量,并且保留反攻汉中的作战机会。
                    拥兵自重?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轻易放弃武都阴平?
                    玩忽职守?半年前要的援军,半年后才来,到底是谁玩忽职守?
                    无视汉中防御?自始至终姜维的头号目标就是支援汉中。


                    IP属地:中国香港10楼2020-08-17 00:40
                    收起回复
                      END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20-08-17 00:41
                      回复
                        ???????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17 23:07
                        收起回复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17 23:07
                          回复
                            支持,由此证明,黑子的实质是史盲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8-18 14:25
                            回复
                              楼主,像这种帖子发了,不喜欢姜维的人也一样会说你欲盖弥彰,不理他们是他们感到最无聊的时候,越理他越来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8-20 19: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