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周之祯吧 关注:9贴子:904
  • 16回复贴,共1

【第十一幕·四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8-15 22:04回复


    3楼2020-08-15 22:34
    收起回复
      载誉:(看看英王和敦王方面的来信)这要的火药数也太大了
      靖世:(过来康康)白禅大人好啊,火药筹备得如何了?
      载誉:(微妙的看一眼,将信按下)你好啊,正在筹备,再有几天就齐了
      靖世:(他不给看信,大概估计到形势很紧迫,诈一下)是吗?我怎么听说江油局和渝局得硝铜矿快要枯竭了,白禅大人这么气定神闲,还真是稳坐钓鱼台啊
      载誉:(有点生气)我当然知道,你跟我说这,你有好办法吗?
      靖世:你管征缴,我管转运,各司其职。而且(讽刺一下书院案旧事)你的小脑瓜那么聪明,明里暗里都能想出来门道,你别问我呀
      载誉:(听出来不对味,拉脸)我不知道你在说啥,大敌当前,都是省部级干部能不能有点家国情怀
      靖世:你有家国情怀赶紧把火药凑齐了,别让我这边的转运工兵空等
      载誉:(怕贻误军机上峰问责,很着急)你没注意,那送客
      靖世:(毕竟是好人,沉思他要真凑不齐,怎么调配一下各条战线稳定局势,走了)


      4楼2020-08-26 23:38
      回复


        5楼2020-08-26 23:51
        回复
          ???其实我也是好人来着


          IP属地:湖北6楼2020-09-02 19:49
          回复
            天真善良单纯可爱


            IP属地:湖北7楼2020-09-02 19:50
            收起回复
              1.
              (又薄日暮,可惜天公不愿赏脸,叫一场疾雨骤临,落窗掩实了外头雨声 ,仍有嘈杂之音断断续续,伏案强自定神,就着冷茶仔细拆开文书,字句间可窥英、敦两王的迫切。临统筹前线所需的职分在身,办得稳妥漂亮了便是个抬举,可手中厚厚几页的两方来信,倒觉着像极烫手山芋,前线作战火药需求大并无不妥,难只难在这要的火药数目着实太大,若时日宽裕 倒也好说,偏生战需紧急,谁有熊心豹子胆耽误?)
              (信手叩着桌,思绪一时杂乱无章,妄图快速寻个救急之法,然而愈心切 ,则愈是难琢磨出个一二三。)


              IP属地:湖北9楼2020-09-05 04:59
              回复
                2.
                (似这样的急雨年年皆有,也不知是哪年的过于猖獗,哗啦一把浇在心头,浇熄胸口一腔温热情谊,就连灰烬也叫雨后狂风扬了干净,只留块无关痛痒的印子,不防备过了太多年,几乎要忘了去。然而硬要追本溯源,多少是我有愧在先,只是一尾火药引子,点燃它的火种却说不得到底是在谁手上。)
                (对靖世,除却眼中一闪而过的微妙,面色尚算平淡的,缓缓将信按下,颔首回应。)
                “御史大人宽心,火药已在筹备,不出几日便能按需缴齐”


                IP属地:湖北10楼2020-09-05 05:00
                回复
                  3.
                  (不提这茬还好,倒叫陈年旧事勾起的一点愧意打消,他事有主,本也未狠心让他吃亏,君子可欺之以方,未必好算计,如今可还腆脸自称‘君子’?面上再像,他骨子里从来也不是,二人多年官场,至多不相为谋罢了。)
                  (公务压身之际,虽无精力逞口舌计较,然而来者不善,心下便厌了几分,手中只管压着案间文书,眼神似有若无扫过去,口头懒懒应着。)
                  “江油局和渝局得硝铜矿枯竭我比御史大人更清楚,大人特意提起,难不成是有良策?”


                  IP属地:湖北11楼2020-09-05 05:00
                  回复
                    4.
                    (陈芝麻烂谷子的玩意儿,却是眼前两人生硬境况的开端,世间如何超拔的人皆有,不敢自诩十足十的聪明人,可能于仕途顺风顺水的,仅有氏族荫庇也不成,必定不会是蠢笨之人,当年之事原也未想瞒得多久,他外派多年,虽同朝为官,竟也甚少交集,可年少时情谊做得不假,仅仅三言两语从耳穿过,在讥讽什么,瞬间心领神会。)
                    (面色一淡。)“身为朝廷命官,不忧心战事袭扰,倒有闲心来我这儿摆弄姿态,这可不像奉公不阿的靖世靖大人”


                    IP属地:湖北12楼2020-09-05 05:00
                    回复
                      5.
                      (仕途一道,行来虽不算全然秉正,天下利来利往,折骨弯腰,也照旧自认持有底线,无关做官信仰,仅些许莫名其妙的坚持,便决定不会蝇营狗苟,人品贵重令人敬佩,这种人却能有几个,无人是彻头彻尾的好人,行差踏错亦不过瞬间,却为社稷安平,多少也会收起私心私仇,为大局着想。)
                      (因不想同他浪费口舌贻误军机,是而强压不耐,脱口送客。)
                      “御史大人若无其他指教,还请回吧”


                      IP属地:湖北13楼2020-09-05 05:01
                      回复
                        捋一下时间
                        十二年腊月 西藏主线,靖世与怡王见面,进言入藏人选事,成都
                        十三年二月 本幕时间,四川
                        十三年三月 十五幕时间,成都
                        十三年七月 怡王狗带
                        又要假装怡王活着了,我哭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20-09-05 17:56
                        收起回复
                          1
                          【撂下手中一本细论硝磺的杂书,便迎着成都二月的雨,去观他手中庶务如何。自一副趁步闲行的派头,及观他那一处文牍积案,不免又摇首,毕竟车马齐备,只候着一声令下,负载他那筹备好的硝磺远送军中】
                          大人筹办得如何了?【猜也能猜出五六成,若他这一处采办合宜,怎么少一句知会?日光在人身上投了长影,难窥他神色,却从短暂的静寂里听到了答案】
                          【古来有催军粮、催兵马一说,而后方补给更是命脉,闽地庶务交付亲故之手,暂且也未论台地海防事如何,一心投在了入藏军需上】
                          2.
                          【手上的墨玉扳指摩挲至第六遍时,方是见他从文牍中抬了首,我候的自然不是这一句,或急或缓皆是公务,在我踏入他室中的漆亮门槛时,已然知道他筹办硝磺之事未成,便在他眸中闪过一丝清亮时,我本以为能闻见两句新的说辞,却失望了】
                          【暗自冷哼一声,从他的一双眼继而观至手中未收的信札,上头的字瞧不真切,面上却陡然生了几分豁然,话里却寸步紧逼】是吗?
                          【目光仍未从信笺上移开】我怎么听说江油局和渝局的硝铜矿枯窘在即,大人神闲气静,还真是稳坐钓鱼台啊
                          3.
                          【观他这一份鲜活的怒气,倒是胜过方才那一副神闲气静。似是得意的于室中逡巡,似是这再平常不过的装潢里,能暗藏硝磺之事的锦囊。遍寻一遭后,到底是重归军需事上】
                          良策?大人是向我问良策的人吗?军师是您,您的锦囊妙计可瞒天过海,作壁上观,继闽地事后,便不舍得取了吗?
                          【又袖中取出一副舆图,示意他转运之事已措置大半】您管征缴,我管转运,各司其职,都在候着您的妙计。
                          4.
                          【几载来摈斥异己,良臣之名是奉于吏部考绩的设辞,而台谏一处向来不得青眼,不知他那一句奉公不阿是否是实话,我却鲜少将这等名头冠在身上】闲心倒不是闲心,毕竟雨未停,车架还一直候着。军需之事不容拖延,大人只管放手行事,战事袭扰在前,您可一直是我心中的诸葛。
                          【只是他这诸葛效忠他主,别说无通天妙策解当下之患,即便是有,他的锦囊与我的锦囊,从来都不是奉往一处。躬身退了几步,我猜他下一句便是逐客令了】
                          5.
                          【我与他年少相交,各自秉性皆谙熟,只是外任数年,各立功业,又兼奉主不同,便成了今昔境遇。纵然我谋时局,也不敢因私利贻误战机,或有二三可供商榷的计策,便在各自的冷面冷语中无从脱口】
                          【还是将那舆图留在他书案上,是细细研读,抑或是投在籸盆为火舌吞噬,便是他的抉择。恰有亲信附耳来报,道是雨势又急,有车马突生变故。不敢说一心皆投在公事,事有急缓,当下未置一词,推了自始便未合紧的门,径自没入雨帘中去】


                          IP属地:北京15楼2020-09-05 20:13
                          回复
                            1

                            2

                            3

                            4

                            5


                            IP属地:北京17楼2020-09-05 2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