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制,考编制,考编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转自豆瓣。
“期待”和“等”,才是把一个人变的越来越废的关键吧。
01
其实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对于时间主观的感受,是在我们整个人生中不断变化的。
比如:
婴儿时期,对于时间的概念,是在饿与不饿之间。
幼儿时期,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逐渐从无时间概念的状态中走出来。
青少年时期,觉得时间和未来对于自己是遥远的,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
青年时期,这个时候,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变得更具有现实感了,我们会认识到,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去完成一些事情。《拖延心理学》
在我们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的时候,我们心里对于时间的感受是毫不在意的,因为未来在当时的我们面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当时会觉得时间是无限的。
没问题,十一二岁有这样的心理理所当然,这个社会不会要求我们什么,未来还远。
可怕的是,在我们长大过程中,随着时间流逝,有一些人他们会固执的,坚守青少年时期的自己对于时间无限,和自己以后有无限可能性的感觉。
迟迟不肯实际立刻马上的去做一些事情,总是在拖延,拖延现阶段自己该做的事儿,认为自己以后还有大把时间。
02
不止是大学生,还有很多成年人,
甚至三十以上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对于时间的感受,对于时间的感知与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不相符合,他们对于时间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青少年时期,可怕的是青少年对于时间的流逝是毫不在意的。
他们被困在了青少年时期的时间概念中。
英语明天再背,作业明天再写,工作计划明天再整理,成绩变得越来越差,工作变得不上不下,自己对于自己未来的幻想,被现实撞击的粉碎,一点一点的刷新自己梦想的下限,最后变成了淹没在人流中的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希望你能意识到,
对于时间概念的混淆和拖延这件事,就像温水煮青蛙,我们不会直接掩埋在社会里,他会慢慢的让我们一点一点放弃自己,直到自己年纪变成一个很难再再做事情的一个年纪,也就变成题目说的那样,慢慢废掉。
到时候,自己就像大多数的父辈一样,会给自己的孩子说,父亲年纪大了,好多事情已经不行了,你要努力,又重新把自己未完成的幻想,重新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才是把一个人变的越来越废的关键吧....
03
在你作出改变之前,希望你能先意识到,什么才是自己变得越来越废的关键,知道原因之后,才能清醒,才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
豆瓣小杯子的建议:
1).清醒之后,想明白自己当下【最迫切的目标,给自己做取舍】。
当你清醒之后,先冷静的想一想自己目前,最迫切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办法赚钱养家?还是该好好学习准备考研?还是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
然后去细分你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把他变成一步一步可以实现的脚步,比如你是个学生,想要在半年内赚到一万块钱,然后你就以一万块钱为中心点,往外延伸,把你想到的所有办法,并且自己可以做的计划,全部都列上去。
然后具体到,每周,每天,该做什么事情,然后坚持走下去,你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
这只是一个短期的目标,你需要做的是一个长期的,完成一个目标之后,要不断的重新规划出自己的新目标,坚持下去,你总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的。
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给自己的人生做规划,做导图,其实人的提升在我眼里就只分我思维导图里这几个方面,把自己这几个方面做好,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