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凤吧 关注:34,112贴子:220,703

玄凤鹦鹉常见疾病系列:念珠菌与毛滴虫的区别 在群体的理念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玄凤鹦鹉常见疾病系列:念珠菌与毛滴虫的区别
在群体的理念上,毛滴虫病症状多发生于口腔,严重者发生于食道和嗉囊,主要原因是毛滴虫局限于口咽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繁殖。症状在表面现象上是上消化道由上至下内表面有淡黄色伪膜;念珠菌病病变最常发生于嗉囊,表现为嗉囊粘膜增厚,粘膜上有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此外,念珠菌病还有食道及腺胃也会出现溃疡,当念珠菌病发展到口腔时,嗉囊和腺胃的溃疡已很严重并有伪膜覆于其内表面;毛滴虫病的病变很少有发展到腺胃和小肠。补充:念珠菌感染白点不容易剔除毛滴虫感染很容易就可以刮掉!#玄凤鹦鹉#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8-13 17:15回复
    鸟类毛滴虫
    是由鞭毛原虫—禽毛滴虫引起的,它是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患病的鹦鹉通常有着50%的治愈率,并且只有在发病的早期有效。本病会影响到鹦鹉的内脏,以致鹦鹉不能进食,也无法吞咽食物。这类生物体经常会阻塞食管的通道,鹦鹉站在食槽旁好像想进食,实际上,患病的鸟不能下咽任何种子,它们会一直挨饿。患病的鹦鹉的典型症状是吐出大量的黏液,这种黏液粘到脸上使周围的羽毛变于、结块,显得很脏。
      致病的生物体通过鹦鹉的食物传播,在大型的鸟舍里很容易被诊断出来。带菌的亲鸟在哺育幼鸟时,也会传染给幼鸟。有的外表看起来完全正常的鹦鹉却是带菌者,它们会把病原体传染给其他的鸟。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8-13 17:16
    回复
      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白色念珠菌病
      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鹦鹉上消化道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特征是上消化道(口腔、食道、嗉囊)黏膜发生白色的伪膜和溃疡。目前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病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量减少或停止进食,羽毛杂乱,消化不良,嗉囊扩张下垂、松软,挤压时鸟儿有疼痛感,并有酸臭气体或液体从口中排除,有的会伴随拉稀,粪便呈灰白色。病鸟一般在一周左右逐渐消瘦,最终死亡。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8-13 17:18
      回复
        患毛滴虫病的鹦鹉有哪些反应↓↓↓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8-13 17:19
        回复
          毛滴虫病是一种有着较高致死率的鸟类疾病,该病会阻碍鹦鹉的食管通道,从而导致其难以下咽。并且该病有着一定的传染性,若不做好防护工作,会对其它鸟类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常患病鹦鹉会出现如下症状:
            1.有白色的物质出现在嘴里或者是喉部
            2.会把吃进去的种子或者谷物吐出来
            3.干呕或者是用力伸长脖子
            4.腹泻,排泄物呈绿色
            5.粪便很软
            6.很沮丧、情绪低落
            7.体重减轻
            8.死亡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8-13 17:20
          收起回复
            毛滴虫症状补充
            主要特征
            1. 在咽喉处集聚这黄色奶酪状病变物,鸟类可能会停止进食,导致体重减轻。
            2. 鸟儿可能会因为口腔损伤而不能闭上嘴,病变是黄色呈圆形奶酪样的凸起区域,这导致它们可能会有流口水并反复吞咽动作。
            3. 如果病变位于鼻窦区或眼睛周围的组织,鸟类的眼睛可能会变的水汪汪。
            4. 鸟儿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饮水量增加并导致呼吸困难,在严重的情况下,鸟类可能会因病变物质阻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
            5. 在严重的情况下,鸟类变得非常的瘦弱,不能或不愿意飞行。嗉囊可能长满黄色的干酪物质,有可能会延伸到前胃。
            6. 内脏器官的损伤最常见于肝脏;它们可能由几个小的黄色区域组成,几乎完全被坏死的物质所替代。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8-13 17:21
            收起回复
              念珠菌病源
              本病病原为半知菌纲中念珠菌属中的一种类酵母状的真菌——白色念珠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健康的鸟类及人类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均可存在。
              念珠菌为兼性厌氧菌,对外界环境及消毒药剂的抵抗力很强。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8-13 17:23
              回复
                念珠菌
                本病可发生于多种鸟类,且幼鸟多发,成鸟时常也有发生,该病易发且病情严重;多发于夏秋炎热多雨季节。
                病鸟和带病的鹦鹉是主要传染源,念珠菌通过鹦鹉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染,雏鸟感染主要是通过亲鸟传播,但内源性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营养缺乏、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养殖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卫生条件脏乱差,以及其它疾病使鸟儿机体抵抗力降低,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8-13 17:24
                收起回复
                  念珠菌症状
                  病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量减少或停止进食,羽毛杂乱,消化不良,嗉囊扩张下垂、松软,挤压时鸟儿有疼痛感,并有酸臭气体或液体从口中排除,有的会伴随拉稀,粪便呈灰白色。病鸟一般在一周左右逐渐消瘦,最终死亡。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8-13 17:25
                  收起回复
                    念珠菌病理变化
                    剖检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上消化道,可见喙缘(嘴巴边缘)结痂,口腔、咽喉、食道、嗉囊黏膜表面,开始出现乳白色或黄色斑点,后扩展成斑块状或团块状的灰白色伪膜,撕下后可见红色溃疡出血面,少数病鸟有嗉囊黏膜肿胀、出血和溃疡,脖子和胸部皮下形成肉芽。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8-13 17:26
                    收起回复
                      毛滴虫诊断
                      临床症状和大体的病变是十分有价值的判断,但要与维生素A缺乏和念珠菌区分开来,因为它们有些病症相同,也可以采集病变位置做显微镜分析,不建议采集粪便,直接在口腔采集即可,因为粪便一般不会检测到这种毛滴虫。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8-13 17:34
                      回复
                        念珠菌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刮取口腔、食道黏膜渗出物涂片,用显微镜检查菌体。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8-13 17:36
                        回复
                          毛滴虫治疗↓↓↓
                          1.患有慢性感染的鸟类应该与健康的隔离开 避免交叉感染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8-13 17:47
                          回复
                            毛滴虫
                            2.发生疾病后要彻底清洁和消毒房屋。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8-13 17:47
                            回复
                              毛滴虫
                              3. 可以用抗原虫的药物,如二甲硝咪唑。(50毫克/千克体重PO;或者在水中加入含有0.05%二甲硝咪唑,连用5到6天)或甲硝唑(60毫克/千克体重)。也有用苹果醋进行预防的。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8-13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