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627+851)考研分析及备考经验
招录情况
2019年录取情况
2018年录取情况
2017年录取情况
根据表格的数据显示加上对往年录取情况的分析,对招生录取可作出如下总结:
1、报考人数增多
2、推免人数增加
3、复试分数浮动
4、录取人数稳定
5、复试难度上升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627管理学:
罗宾斯《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最新版
851公共管理学:
黎民《公共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徐双敏《公共管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备考经验
全年计划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8 月底)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整理好相关笔记。
2.强化提高阶段(9 月——11 月底)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反复背诵,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知识点。
3.冲刺阶段(12 月——进考场)
画出每章知识点结构并全面复习。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并温习笔记。看历年真题,主要看答题方法。此复习阶段也在跟着背诵
学习方法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笔记整理的方法
第一遍看书的时候,每看完一章及时整理每章的笔记。第一遍速度会慢些,但坚持下去会给后面的复习带来很多方便之处。
冲刺阶段的全面回顾时期,要简单画出知识框架,形成体系。
3.真题的使用方法
主要看真题的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并根据真题再次查漏补缺。
4.背诵方法
(1)第一遍背诵:5 月中——7 月底
第一轮背诵必须把所有的知识都背一遍,不用回过头来复习,一直往前背就行
(2)第二遍背诵:8 月——10 月 1 号
第二轮背诵必须掌握所有知识的 70%,但是背书的时候,背一点回顾一点,这个时间基本在暑假阶段,所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应该以专业课为主
(3)第三遍背诵:10 月 5 号——11 月 15 号
第三轮背诵即为回忆性的背诵,一边写逻辑框架,一边回忆(所有章节的逻辑框架必须要写)
(4)第四遍背诵:11 月 20 号——12 月 10 号
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拉网式的回顾,做到烂熟于心
(5)第五遍背诵:12 月 11 号——12 月 20 号
考前预测知识点的重点回顾
专业课试题分析
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一般6个,每个5分)
2.简答(一般5个,每个10分)
3.论述(一般2个,每个20分)
4.材料分析(一般2个,每个15分)
分析及总结:
1、试题总体较为基础,书本内容占比大
2、简答名词解释较简单,不能失分,论述较难
3、答题时要有体系框架思维
4、总体分差不大,分数浮动区间为100--120,高分少
5、答题时间紧张,合理分配时间
6、答题质量是得分第一要素,数量是第二要素
招录情况
2019年录取情况
2018年录取情况
2017年录取情况
根据表格的数据显示加上对往年录取情况的分析,对招生录取可作出如下总结:
1、报考人数增多
2、推免人数增加
3、复试分数浮动
4、录取人数稳定
5、复试难度上升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627管理学:
罗宾斯《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最新版
851公共管理学:
黎民《公共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徐双敏《公共管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备考经验
全年计划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8 月底)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整理好相关笔记。
2.强化提高阶段(9 月——11 月底)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反复背诵,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知识点。
3.冲刺阶段(12 月——进考场)
画出每章知识点结构并全面复习。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并温习笔记。看历年真题,主要看答题方法。此复习阶段也在跟着背诵
学习方法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笔记整理的方法
第一遍看书的时候,每看完一章及时整理每章的笔记。第一遍速度会慢些,但坚持下去会给后面的复习带来很多方便之处。
冲刺阶段的全面回顾时期,要简单画出知识框架,形成体系。
3.真题的使用方法
主要看真题的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并根据真题再次查漏补缺。
4.背诵方法
(1)第一遍背诵:5 月中——7 月底
第一轮背诵必须把所有的知识都背一遍,不用回过头来复习,一直往前背就行
(2)第二遍背诵:8 月——10 月 1 号
第二轮背诵必须掌握所有知识的 70%,但是背书的时候,背一点回顾一点,这个时间基本在暑假阶段,所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应该以专业课为主
(3)第三遍背诵:10 月 5 号——11 月 15 号
第三轮背诵即为回忆性的背诵,一边写逻辑框架,一边回忆(所有章节的逻辑框架必须要写)
(4)第四遍背诵:11 月 20 号——12 月 10 号
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拉网式的回顾,做到烂熟于心
(5)第五遍背诵:12 月 11 号——12 月 20 号
考前预测知识点的重点回顾
专业课试题分析
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一般6个,每个5分)
2.简答(一般5个,每个10分)
3.论述(一般2个,每个20分)
4.材料分析(一般2个,每个15分)
分析及总结:
1、试题总体较为基础,书本内容占比大
2、简答名词解释较简单,不能失分,论述较难
3、答题时要有体系框架思维
4、总体分差不大,分数浮动区间为100--120,高分少
5、答题时间紧张,合理分配时间
6、答题质量是得分第一要素,数量是第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