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Spacewalker)是一款非常经典的开放式座舱下单翼固定翼,很多厂家都出过这个机型,而mini家的这款经过第一代的改进我认为已经很完善了,最明显的就是减速组的位置和座舱前的风挡。(猜猜图一图二哪架是二代?)
基本参数:
翼展460mm
长约330mm
原机最高点约115mm
目前起飞重量52g
如图所示,一代和二代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我所记得的改动有改进了起落架机轮的结构似的看起来更加美观以及把碳管+层板粘合的主体部分换成了一整根钢丝,在组装时方便了许多。还有原厂设备槽位也做了些许更改,从地平线的88接收+一个1.7g舵机变成了三个1.7g舵机+一个集成了有刷电调的接收机,简单来说就是把88接收上的直线舵机换掉了,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把可用协议增加了许多,除了主流的地平线和futaba还有富斯以及睿斯凯,不只仅限于dsmx/dsm2,在造福广大模友的同时也扩大了用户群体。副翼舵面从之前的只在机翼后缘中间一大部分延伸到了两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我一代那架的这个部位都是重新粘过的…所以确实有用,也协调许多。剩下的就是一些外观上的改动,比如整机的比例,那个小风挡,减速组的位置,我都很喜欢。如果说再有什么意见的话那就是尾部的滑橇稍稍有点别扭,要是再好看一些或者改成尾轮就更好了,以及舱盖的结构有点烦人,一开始装的时候怎么都对不齐,我自己改了改之后才能像现在这么严丝合缝。
刚收到的板件
自带的右拉角,这个结构确实有点不结实,涂点环氧树脂会好很多。可以看到为了更方便的开合舱盖我在原本是限位的地方加了个小磁铁,而另一边塞了块层板为了和改装过的舱盖吻合在盖上时稍稍吃点劲。详见下图
舱盖尾部就随便放了几个碳片用来撑住左右和上下,其实改的并不怎么好看,但就是管事,反正也看不到。
组装完的机身
二代的起落架及设备舱盖
这架飞机我用的仍是之前的88接收,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不是专门给这款接收设计的,在组装时需要把插舵机线的那侧尽可能远离侧边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必须把一小部分蒙版撕开才装得进去。还有拉杆碳管的方向也是个问题,建议朝着接收机上方,这样卡到直线舵机的几率会小很多,不过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不用这款接收,按店家推荐的来。(不要在意为什么有一边的拉杆没扣上)
滑橇,不仔细看和整机的气质挺搭的
这架飞机我还加了个小摄像及图传头用于fpv(虽然我从来没试过),对于这么大的翼面积来说这点重量不成问题,改装的方法也很简单,在电源线上并出两条给图传供电的线即可。见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我把原来的1.25jst换成了ph2.0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过流不足及衰减大(插头寿命短)导致的奇怪问题,同时也方便和65轴距的小无刷通用电池可以减小开销。
电源线可以很简单的从那个孔顺过来
效果嘛…只能说一般,可能改进下摄像头的位置会好点,不过玩玩也挺够的了,最后放一张真机的第一视角对比下。
基本参数:
翼展460mm
长约330mm
原机最高点约115mm
目前起飞重量52g
如图所示,一代和二代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我所记得的改动有改进了起落架机轮的结构似的看起来更加美观以及把碳管+层板粘合的主体部分换成了一整根钢丝,在组装时方便了许多。还有原厂设备槽位也做了些许更改,从地平线的88接收+一个1.7g舵机变成了三个1.7g舵机+一个集成了有刷电调的接收机,简单来说就是把88接收上的直线舵机换掉了,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把可用协议增加了许多,除了主流的地平线和futaba还有富斯以及睿斯凯,不只仅限于dsmx/dsm2,在造福广大模友的同时也扩大了用户群体。副翼舵面从之前的只在机翼后缘中间一大部分延伸到了两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我一代那架的这个部位都是重新粘过的…所以确实有用,也协调许多。剩下的就是一些外观上的改动,比如整机的比例,那个小风挡,减速组的位置,我都很喜欢。如果说再有什么意见的话那就是尾部的滑橇稍稍有点别扭,要是再好看一些或者改成尾轮就更好了,以及舱盖的结构有点烦人,一开始装的时候怎么都对不齐,我自己改了改之后才能像现在这么严丝合缝。
刚收到的板件
自带的右拉角,这个结构确实有点不结实,涂点环氧树脂会好很多。可以看到为了更方便的开合舱盖我在原本是限位的地方加了个小磁铁,而另一边塞了块层板为了和改装过的舱盖吻合在盖上时稍稍吃点劲。详见下图
舱盖尾部就随便放了几个碳片用来撑住左右和上下,其实改的并不怎么好看,但就是管事,反正也看不到。
组装完的机身
二代的起落架及设备舱盖
这架飞机我用的仍是之前的88接收,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不是专门给这款接收设计的,在组装时需要把插舵机线的那侧尽可能远离侧边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必须把一小部分蒙版撕开才装得进去。还有拉杆碳管的方向也是个问题,建议朝着接收机上方,这样卡到直线舵机的几率会小很多,不过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不用这款接收,按店家推荐的来。(不要在意为什么有一边的拉杆没扣上)
滑橇,不仔细看和整机的气质挺搭的
这架飞机我还加了个小摄像及图传头用于fpv(虽然我从来没试过),对于这么大的翼面积来说这点重量不成问题,改装的方法也很简单,在电源线上并出两条给图传供电的线即可。见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我把原来的1.25jst换成了ph2.0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过流不足及衰减大(插头寿命短)导致的奇怪问题,同时也方便和65轴距的小无刷通用电池可以减小开销。
电源线可以很简单的从那个孔顺过来
效果嘛…只能说一般,可能改进下摄像头的位置会好点,不过玩玩也挺够的了,最后放一张真机的第一视角对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