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自西向东蜿蜒潺潺,纳一方土地抱入怀中。这条河的名字原本充满了诗情画意,杨柳依依,小河淌水,似乎还勾留着诗经里的点点风雅。
一条沟,首受酸枣城,东经延津南,谓之酸水。又东北经燕城北,东经滑台城南,又向东南经瓦亭南,终会桑间濮上,穿起来一串串古地名。这条沟,古称百尺沟,现为瓦岗河。
平原上的聚落是由一条条小河贯通经络,把大大小小的村庄联系起来的。有了水甚至坑塘,村庄才算是有了些灵气。文化或是叫文明的最初,也是建立在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
古时的黄河,那时还叫河水,以及周边的滑、浚、淇、汲、汤这些以水为名的县也是文明最初的闪光点。大禹治水,滑县境内的古漯(ta)川,就是当年大禹分流河水的支渠。
从大禹治水后的四千年,滑县的历史绵延不绝。五帝之中,颛顼、地喾二帝,据《河南通志》载,二帝陵位于老滑县东北七十里的土山村。
夏帝孔甲时期,有个人叫刘累,是尧帝的后裔,被朝廷派到韦城养龙,赐予“御龙氏”。刘累是刘姓始祖,韦城是现在滑县的妹村,也是现在刘姓很有渊源的一个地方。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桂陵之战主战场在河南如今长垣县大堽村(慈周寨东南),距慈周寨的小堽村相邻,慈周寨镇一带也是齐军的回师路线。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东郡韦城人翟让聚众瓦岗寨,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瓦岗寨起义失败后,给附近聚落村庄留下了当年的印记。其中慈周寨镇的慈周寨村是为有隋大业间东郡瓦岗军起兵赈灾济民遗址,故名。
唐建中四年(784年),李希烈攻陷汴州,李澄以城降贼,李希烈封他为尚书令,永平军节度使。兴元元年(784),李澄派遣部下向朝廷上书联络反正,唐德宗很嘉许他,将帛诏封在蜜丸内让使者带回,授李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李澄没有立即宣布起事,而是加紧操练人马,李希烈起了疑心,调了六百亲军防备他。后来贼徒攻打宁陵甚急,邀李澄进兵至石柱店,李澄密令焚烧军营假装惊逃,李希烈的子弟兵果然趁机大肆劫掠,李澄全部斩杀了他们。时贼将翟崇晖正率精兵进犯陈州还没回来,汴州贼军兵力不多,李澄估计不足以威胁自己,恰巧这时中官薛盈珍持节前来,加封李澄武威郡王。
石柱店,一统志及滑县志言在滑县南,再无更多笔墨。而慈周寨村北责任田,尚有一个被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被历史淹没的村庄叫做“石庄门外(m er)”。石柱店与石庄门在读音上有相似之处,是否为历史的演变与重合,不得而知。这个已然消逝的叫做石庄门儿的地方,数十年前,尚是少有人涉足的荒地,间杂着残砖断瓦。生产队开荒,出土的灶台与水井,也印证了这里曾有一个鲜活的聚落,生长凋落,成为更后来人也将模糊的记忆。
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北分流的局面结束,黄河彻底南迁,北流断绝,河水全部夺淮入海,黄河河道离开滑境,滑县摆脱了河患。河水在宽阔的土地上奔流肆虐,也覆盖了一代又一代的聚落村庄。从慈周寨某刘姓村民在村西、村西北、村南挖掘出来的砖券古墓和前大寨(故司庄)出土的北宋咸平年间的陈姓砖制墓志铭、尹庄村出土的边长尺许刻有蒙文的方砖以及慈周寨北柳清河出土的桅杆来看,上一代的村庄聚落大都永远随那时不可一世的滔滔河水,已然干涸了。
黄河改道离开滑境后,平原上留下大量的沙丘、堤坡和洼地,成了旱涝、风沙、盐碱的常灾区,也就是后来滑人常说的““滑境四堤九坡十八洼””。元末明初,战争、灾祸不断,大量人口迁徙和逃亡,到处呈现的是一派萧条的景象。大明朝廷对于这种人口剧减、经济萧条的现实十分着急,朱元璋说:“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人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此后,大明朝廷开始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往中原地区大规模迁民,开启了中原地区新一批的聚落生长。
自然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研究价值,不同的历史时代、地域、民族都承载着不一样的文化样式。村落的形成普遍受到宗族礼制、人文地理、风水观念、安全防御等支配。
地本无名,名之由来,因事或因物而取之,黄河褪去的地理环境也给新移来的村庄之名提供了天然依宿。如占据高地的村庄叫堽(现写作岗)或叫固,一如现在的大堽、小堽、郭堽、九女堽。“大堽不大,小堽不下”,虽然两个村庄占据得高岗沙丘面积各不相同,但其岗上聚落的人口规模则各有异同,遂有了上述民语。郭堽是为郭姓族人迁居岗上,九女堽则因旧时有九天玄女庙得名。
中原地区,唤作寨的村庄鳞次栉比。但此寨非彼有寨墙寨壕沟之坚固工事,陂地周围的村庄,几乎都有所谓的“洼地”,村民们为这些地块起了所谓的名字,在这些名字中,“洼”、“陂”字的使用是极其广泛的,较大村子甚至有“东洼”、“西洼”、“南洼”、“北洼”的情况。如环抱慈周寨之“东洼”、“西洼”,前大寨的“南洼”。寨者,多居住在水边,最初多有护村之围堰,也就有了慈周寨(后有寨),吴娘寨、前(后有寨)中后大寨、尚家寨、方易寨、陈寨、魏寨、樊寨。
一条大河的摇摆不定与喜怒无常,不经意间给后来的人群与聚落带来更多维度的影响。黄河改道之前,北宋时,黄河有一个支流,河床东西走向,后来居民迁此旧河道,也就有了现在的“叶河道村”。同时期,还有一个聚落紧邻黄河的摆渡码头,装卸货物,明初,王某在此定居,取“一方百姓,曾在此交易”之名,取村名“方易寨”。
大河冲积的平原,灾难苦痛的同时也给北中原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地,适合农作物与花草树木生长的土壤。如林自头,原名林子头,是为居住在林子之前。小果园之名,非附会之瓦岗军之果园,实为吴娘寨徐姓新辟之果木林,后发展为聚落。柿园村原为小张庄,在樊相北四里,张氏渐蹵,迁居于北二十里柿园村,至今柿园村依旧有成片的古柿子树林。枣科村迁移来的王氏兄弟二人各带妻子老小,在现村址安身定居下来,本地有大片古枣树林,而且他们既重视农耕,也很重视学文,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参加科考,早日当上大官,因此,便把村名定为“早科”,后改为“枣科”。寺耳头(现简称寺头),因处柏树林中的柏林寺而名。明处,刘姓族人定居寺院东北附近。如果将寺院比作身体,他的院子就像其头部,如果把寺院比作头部,刘氏院落就像其耳朵,故名:寺耳头。
移民之后,滑县分六乡与宁山卫军屯,宁山卫分驻新乡县、获嘉县、辉县、滑县、浚县。滑县有宁山卫军屯田四所,民屯若干。其中慈周境内有郭屯、前后李方屯、东西连屯,皆为民屯,其中李方屯为东明县之寄庄插花地。
除却明朝大批移民,本地亦有少量土著居民,元蒙入主中原,在农村实行“村社制”。村社则以众寡为乡,置里正以按比例户口,催督赋役,劝课农桑。“诸县所处村疃,凡五十家为一社,不以是各色人等皆入社。如一村五十家以上者,是为一社,增至百家以上者,设社长一员。如不足五十家者,或三五村并为一社,酌选取社长”。是为,凡慈周境内,无称村者,只白社诸村是为最古老之聚落矣。其余称庄者,多皆为后来者在其垦田生活处冠以姓氏为名,如闫家庄、高家庄、赫庄、南尹庄、南北李庄也。
大明王朝之移民,大体奠定了如今村落的格局基础。同治《滑县志》卷五载:安民乡即旧治之迁民乡,今载十二里,并记其里名。其中慈周寨与郭屯,东西屯同属滑县安民乡(即旧治迁民乡)之迁石村里,是为最早一批移民。有焦虎、双沟等地属石村里,而新迁之民为区别之前乡里,取里社故名新添一迁字。遍览滑县志书,皆无石村之名。不知是否与慈北之石庄门在冥冥中还有些联系,历史破碎的没有痕迹,就只能留下传说了。如果根据传说再能挖掘出来更多的事情,那该是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遥想这片聚落的少年模样,曾经的沙丘起伏状若小山,河流相接沟壑纵横,百鸟云集洋洋盈耳,芦荡烟雨东瓶西镜,青砖黛瓦衣冠简朴,深林古寺香烟袅袅,万顷良田绿野葱葱,这不正是古人踏破铁鞋的桃花源么?
家乡同其他人的村庄一样,在沉沦中继续沦陷。这些村落终于脱下了古老的长袍,换上了一身花花绿绿的俗气衣裳。心中理想的故乡,可还会回到我们身旁么?
一条沟,首受酸枣城,东经延津南,谓之酸水。又东北经燕城北,东经滑台城南,又向东南经瓦亭南,终会桑间濮上,穿起来一串串古地名。这条沟,古称百尺沟,现为瓦岗河。
平原上的聚落是由一条条小河贯通经络,把大大小小的村庄联系起来的。有了水甚至坑塘,村庄才算是有了些灵气。文化或是叫文明的最初,也是建立在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
古时的黄河,那时还叫河水,以及周边的滑、浚、淇、汲、汤这些以水为名的县也是文明最初的闪光点。大禹治水,滑县境内的古漯(ta)川,就是当年大禹分流河水的支渠。
从大禹治水后的四千年,滑县的历史绵延不绝。五帝之中,颛顼、地喾二帝,据《河南通志》载,二帝陵位于老滑县东北七十里的土山村。
夏帝孔甲时期,有个人叫刘累,是尧帝的后裔,被朝廷派到韦城养龙,赐予“御龙氏”。刘累是刘姓始祖,韦城是现在滑县的妹村,也是现在刘姓很有渊源的一个地方。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桂陵之战主战场在河南如今长垣县大堽村(慈周寨东南),距慈周寨的小堽村相邻,慈周寨镇一带也是齐军的回师路线。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东郡韦城人翟让聚众瓦岗寨,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瓦岗寨起义失败后,给附近聚落村庄留下了当年的印记。其中慈周寨镇的慈周寨村是为有隋大业间东郡瓦岗军起兵赈灾济民遗址,故名。
唐建中四年(784年),李希烈攻陷汴州,李澄以城降贼,李希烈封他为尚书令,永平军节度使。兴元元年(784),李澄派遣部下向朝廷上书联络反正,唐德宗很嘉许他,将帛诏封在蜜丸内让使者带回,授李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李澄没有立即宣布起事,而是加紧操练人马,李希烈起了疑心,调了六百亲军防备他。后来贼徒攻打宁陵甚急,邀李澄进兵至石柱店,李澄密令焚烧军营假装惊逃,李希烈的子弟兵果然趁机大肆劫掠,李澄全部斩杀了他们。时贼将翟崇晖正率精兵进犯陈州还没回来,汴州贼军兵力不多,李澄估计不足以威胁自己,恰巧这时中官薛盈珍持节前来,加封李澄武威郡王。
石柱店,一统志及滑县志言在滑县南,再无更多笔墨。而慈周寨村北责任田,尚有一个被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被历史淹没的村庄叫做“石庄门外(m er)”。石柱店与石庄门在读音上有相似之处,是否为历史的演变与重合,不得而知。这个已然消逝的叫做石庄门儿的地方,数十年前,尚是少有人涉足的荒地,间杂着残砖断瓦。生产队开荒,出土的灶台与水井,也印证了这里曾有一个鲜活的聚落,生长凋落,成为更后来人也将模糊的记忆。
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北分流的局面结束,黄河彻底南迁,北流断绝,河水全部夺淮入海,黄河河道离开滑境,滑县摆脱了河患。河水在宽阔的土地上奔流肆虐,也覆盖了一代又一代的聚落村庄。从慈周寨某刘姓村民在村西、村西北、村南挖掘出来的砖券古墓和前大寨(故司庄)出土的北宋咸平年间的陈姓砖制墓志铭、尹庄村出土的边长尺许刻有蒙文的方砖以及慈周寨北柳清河出土的桅杆来看,上一代的村庄聚落大都永远随那时不可一世的滔滔河水,已然干涸了。
黄河改道离开滑境后,平原上留下大量的沙丘、堤坡和洼地,成了旱涝、风沙、盐碱的常灾区,也就是后来滑人常说的““滑境四堤九坡十八洼””。元末明初,战争、灾祸不断,大量人口迁徙和逃亡,到处呈现的是一派萧条的景象。大明朝廷对于这种人口剧减、经济萧条的现实十分着急,朱元璋说:“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人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此后,大明朝廷开始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往中原地区大规模迁民,开启了中原地区新一批的聚落生长。
自然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研究价值,不同的历史时代、地域、民族都承载着不一样的文化样式。村落的形成普遍受到宗族礼制、人文地理、风水观念、安全防御等支配。
地本无名,名之由来,因事或因物而取之,黄河褪去的地理环境也给新移来的村庄之名提供了天然依宿。如占据高地的村庄叫堽(现写作岗)或叫固,一如现在的大堽、小堽、郭堽、九女堽。“大堽不大,小堽不下”,虽然两个村庄占据得高岗沙丘面积各不相同,但其岗上聚落的人口规模则各有异同,遂有了上述民语。郭堽是为郭姓族人迁居岗上,九女堽则因旧时有九天玄女庙得名。
中原地区,唤作寨的村庄鳞次栉比。但此寨非彼有寨墙寨壕沟之坚固工事,陂地周围的村庄,几乎都有所谓的“洼地”,村民们为这些地块起了所谓的名字,在这些名字中,“洼”、“陂”字的使用是极其广泛的,较大村子甚至有“东洼”、“西洼”、“南洼”、“北洼”的情况。如环抱慈周寨之“东洼”、“西洼”,前大寨的“南洼”。寨者,多居住在水边,最初多有护村之围堰,也就有了慈周寨(后有寨),吴娘寨、前(后有寨)中后大寨、尚家寨、方易寨、陈寨、魏寨、樊寨。
一条大河的摇摆不定与喜怒无常,不经意间给后来的人群与聚落带来更多维度的影响。黄河改道之前,北宋时,黄河有一个支流,河床东西走向,后来居民迁此旧河道,也就有了现在的“叶河道村”。同时期,还有一个聚落紧邻黄河的摆渡码头,装卸货物,明初,王某在此定居,取“一方百姓,曾在此交易”之名,取村名“方易寨”。
大河冲积的平原,灾难苦痛的同时也给北中原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地,适合农作物与花草树木生长的土壤。如林自头,原名林子头,是为居住在林子之前。小果园之名,非附会之瓦岗军之果园,实为吴娘寨徐姓新辟之果木林,后发展为聚落。柿园村原为小张庄,在樊相北四里,张氏渐蹵,迁居于北二十里柿园村,至今柿园村依旧有成片的古柿子树林。枣科村迁移来的王氏兄弟二人各带妻子老小,在现村址安身定居下来,本地有大片古枣树林,而且他们既重视农耕,也很重视学文,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参加科考,早日当上大官,因此,便把村名定为“早科”,后改为“枣科”。寺耳头(现简称寺头),因处柏树林中的柏林寺而名。明处,刘姓族人定居寺院东北附近。如果将寺院比作身体,他的院子就像其头部,如果把寺院比作头部,刘氏院落就像其耳朵,故名:寺耳头。
移民之后,滑县分六乡与宁山卫军屯,宁山卫分驻新乡县、获嘉县、辉县、滑县、浚县。滑县有宁山卫军屯田四所,民屯若干。其中慈周境内有郭屯、前后李方屯、东西连屯,皆为民屯,其中李方屯为东明县之寄庄插花地。
除却明朝大批移民,本地亦有少量土著居民,元蒙入主中原,在农村实行“村社制”。村社则以众寡为乡,置里正以按比例户口,催督赋役,劝课农桑。“诸县所处村疃,凡五十家为一社,不以是各色人等皆入社。如一村五十家以上者,是为一社,增至百家以上者,设社长一员。如不足五十家者,或三五村并为一社,酌选取社长”。是为,凡慈周境内,无称村者,只白社诸村是为最古老之聚落矣。其余称庄者,多皆为后来者在其垦田生活处冠以姓氏为名,如闫家庄、高家庄、赫庄、南尹庄、南北李庄也。
大明王朝之移民,大体奠定了如今村落的格局基础。同治《滑县志》卷五载:安民乡即旧治之迁民乡,今载十二里,并记其里名。其中慈周寨与郭屯,东西屯同属滑县安民乡(即旧治迁民乡)之迁石村里,是为最早一批移民。有焦虎、双沟等地属石村里,而新迁之民为区别之前乡里,取里社故名新添一迁字。遍览滑县志书,皆无石村之名。不知是否与慈北之石庄门在冥冥中还有些联系,历史破碎的没有痕迹,就只能留下传说了。如果根据传说再能挖掘出来更多的事情,那该是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遥想这片聚落的少年模样,曾经的沙丘起伏状若小山,河流相接沟壑纵横,百鸟云集洋洋盈耳,芦荡烟雨东瓶西镜,青砖黛瓦衣冠简朴,深林古寺香烟袅袅,万顷良田绿野葱葱,这不正是古人踏破铁鞋的桃花源么?
家乡同其他人的村庄一样,在沉沦中继续沦陷。这些村落终于脱下了古老的长袍,换上了一身花花绿绿的俗气衣裳。心中理想的故乡,可还会回到我们身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