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阅读量。
说到阅读量,吾人真的是各种泪目。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读遍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自重)”,现在看来,不学真的是会落后的。
长铗说自己的生活如同一个卡诺循环:买《科幻世界》,写小说,投稿,收稿费,稿费再买《科幻世界》。江南自称在留学的头两年阅遍先秦散文,“书不读秦汉以下”,而《此间的少年》毫无疑问灵感来源于金庸武侠,《死神与一千零一夜》起源于《一千零一夜》,《缥缈录》则来自《五代史》《宋史》,从上面所载的故事,可以看出江南大神的阅读量。而韩寒也说过自己虽然高中肄业,做着职业赛车手,但是一刻也未曾放松过对书籍的追求,每个月都拿出固定比例的收入用于购书和订阅。这还是年轻的作家,更不要提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长者,他们的学识之渊博,如同大海,只怕不能想象了。
我少时喜欢阅读,3岁能通读报纸,4岁已经可以自己看《十万个为什么》,从8到12岁订阅了5年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给我的人生观,尤其是教育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2岁以后,我开始上中学,注意力转向《科幻世界》。这10年以来,我必须感谢《科幻世界》杂志社给了我如此之多美丽的故事,也憎恨他们以各种名目骗走了咱包里的钱啊XD。我阅读的高峰出现在高中时期。我是那种不怎么用力学习的人,反正成绩还对付得过去,作业抄吧抄吧也应付得过去,于是腾出的时间全部给了小说。保守估计,三年之内,我的小说阅读量当在千万字以上。读过的小说以《科幻世界》杂志社刊发的系列杂志、单行书籍为核心,兼有金庸的武侠,以及朋友推荐的一些其他作家的作品,包括那数本极其厚而且各种错误蛋疼的盗版,被誉为各种YY小说之圣经的《大唐双龙传》。
上了大学以后,生活开始宅化和简单化,阅读质量明显下降,大学4年,我基本没有再看过什么其他的书籍,值得称道的,怕是只有《美国众神》《缥缈录》《三体》《黑暗森林》这4本小说而已了。
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炫耀,而是希望大家明白,好书如同朋友,的确可以在不知不觉当中不断地影响你。看到这里的朋友也许不写小说,但还是要知道阅读量越大,人懂得的也就越多。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言是也。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纸质书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当一本带着油墨香的纸书拿在手中,静静地翻开一页时,一个只属于你的,奇迹般的世界已经悄然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