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马克思主义吧 关注:455贴子:14,183
  • 12回复贴,共1

五驳《红楼梦》悼明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曾撰过三篇,即:一驳《红楼梦》悼明说,二驳——,三驳——,四驳——
一驳,是依据“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一事中所涉之事与明朝不符而驳。
二驳,是依据红楼梦中的“贾家情况”与明朝天壤之别而驳。
三驳,是依据作者写书时的年龄,与明朝元老明显不符而驳。
四驳,是依书中的内容及情理不合而驳。
今五驳,主要就驳此一句:“《石头记》叙事,自明亡始。第一回所云‘这一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烧了一夜,甄氏烧成瓦砾场。’即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也。”


IP属地:辽宁1楼2020-08-02 18:36回复
    我要说的是:
    第一,在民间传说中,三月十五日,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生日。所以,《红楼梦》一书中,才有“炸供”“起火”一说。这怎么竟成了“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呢?这样说,不觉得荒唐吗?真可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了吧。


    IP属地:辽宁2楼2020-08-02 18:37
    收起回复
      2025-05-17 07:25:03
      广告
      第二,需要说明的是,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上吊而死,明朝自此灭亡;时间是二月初十(丁未日),即1644年3月18日。三月十八日个时间是指公历,也就是公元纪年一千六百四十四年三月一十八日。
      这时间不是中国的农历,中国当时是用农历纪年的。怎么能把今天的纪年,按到古人的身上?如果这一点都不弄清楚,如何搞学术研究?


      IP属地:辽宁3楼2020-08-02 18:37
      回复
        第三、如果《红楼梦》是悼念明朝,那么,为什么整部书中,竟然没有一处标纪“二月初十”?既然悼明,为什么大明朝灭亡的日子,竟然没有出现过一次
        反倒是四月二十六日,倒是接连出现了二次。并且还就在这一天,有黛玉葬花,有宝玉追忆“女儿悲”?这一天,还有清虚观“制作供品”。这是为什么?难道明朝灭于四月二十六日
        也是在这一天,大观园内祭奠花神,“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难道这一天,明朝灭亡吗?
        今天就想这么多,暂写到这吧。改天想起来再写。


        IP属地:辽宁4楼2020-08-02 18:38
        回复
          又想起几知,发于下面;前面所发当是(一)
          (二)我们再说说南明灭亡的时间
          (1)南明年号使用到最后的,是台湾的郑氏祖孙三代,郑成功,郑经,郑克塽。明朝永历三十八年(1684年),即康熙二十三年,清军攻下台湾,永历年号被废除,
          1683年,也是明朝永历三十七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的延平王郑经自杀,意味着明朝的正式覆灭,大明王朝的年号到此为止。具体时间是: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受降。这八月十三日是公历,农历是六月二十四日。
          若《红楼梦》是悼念明朝,为什么书中只字不提这个时间呢?这还不算,请看下面:
          (2)宁靖王朱术桂,是大明朝最后一个王爷。他是朱元璋第八世孙,郑氏军事集团的监军。他不愿做异族之臣,选择在国亡之前,用“结帛于梁”来追寻故国,殉葬大明朝。死前曾说:“时逢大难,得全发冠裳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生事毕矣,无愧无怍。”侍宦两人亦从死其旁,五位王妃皆泣对曰:“王既能全节,妾等宁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请先赐尺帛,死随王所。”而后相继自缢于中堂。
          而《红楼梦》一书中,贾家没有叫贾桂之人的,名中带“桂”字的,是夏金桂。作者还曾用“自从两地生枯木”作为字谜,而强调这个“桂”字。可这个夏金桂,非但忠贤,且为泼皮辣妇。如果作者是在悼明,他怎么会让这样一个泼妇,名中有“桂”呢?
          (3)明朝最后一个王爷“桂”是上吊而死的,其身边的忠贤侍从,也是上吊而死的,其众妃亦自缢而亡。可《红楼梦》一书中,秦可卿,包二家的等等,都是自缢而亡。她们除了是公媳通奸,就是淫乱。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是 悼明之亡,他怎么能这样比喻呢?这样的写法,怎么可能是“悼明”呢?


          IP属地:辽宁7楼2020-08-05 18:12
          回复
            非常主题,请连续发力!


            10楼2020-08-07 22:47
            收起回复
              此条有一个时间弄错了,现修改后重发于此。
              (三)下面再说,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的弘光皇帝。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即清朝顺治元年,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第二年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弘光元年(1645年),即顺治二年清军南下,四月二十五,扬州城破,清军屠城,史称“扬州十日”。五月二十二南京陷落,弘光皇帝被俘
              (1)南明第一个皇帝,于五月二十二,被清军虏获,之后送往北京处死。时间是1645年5月22日,
              若说《红楼梦》是悼明之亡,可这个时间,作者怎么只字不提呢?这似乎也解不通吧。
              (2)扬州城破,是1645年4月25日,持“悼明说”的有些研究者,把《红楼梦》中的“四月二十六日”,即黛玉葬花之日,与“扬州城破”联系起来了。那么我要问的是:黛玉葬花若是隐扬州城破,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四月二十五日,而非要延后一天呢?


              IP属地:辽宁11楼2020-08-09 1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