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之前我想先说点题外话,和很多人一样,在参加研究生考试以前,我已经参加过很多场不同的考试了。这么多场考试下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可以准备的考试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尤其是那些考试范围有限且明确的考试。
所以我希望看到这篇经验帖的你,能提前给自己打个气,别一提到考研就如临大敌、诚惶诚恐、压力山大,请深吸口气,放松身心,面带微笑地阅读本篇经验帖,然后一起快乐考研吧。
友情提示: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我虽然自己琢磨出了很多学习技巧,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一定适用所有人哦。请一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读几篇经验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将从英语、政治、专业课三方面详细分享我的考研心得。
英语
1.单词
单词是最最最重要的基础,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学就开始背考研英语单词了,相比词汇书我更喜欢用手机背单词,我用百词斩过了3遍考研单词。背单词的频率是30个/天。(买了一本二手的绿皮书,只背了10个就放弃了,所以我并不推荐厚到仿佛没有尽头的词汇书,很容易消磨掉耐力。)
独门技巧:准备一个笔记本,前面积累单词,后面积累短语,把做真题时碰到的不认识的词汇抄在上面,用波浪线、五角星等符号标注重要程度,用实心点标注熟词僻义,重复出现的单词做好记号(形成一套自己的符号体系很有用),还会不定时的整理易混词,这个本子是我的小小财富,对我后期复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背单词小技巧:我会定好详细的计划,一天复习两页单词,背一遍就在笔记左上角画一个√,按这样把真题积累词汇背了2遍,外刊积累单词背了1遍。我过单词的速度很快,先大致扫一遍,然后用一张白纸遮住中文释义,看着单词回想意义,记得就打钩,不记得就在前面标记,如此反复。
(我在上文提到了一些遍数,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遍数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跟风,重点是你有没有记住。以前我看经验帖的时候,有人说自己背了10遍单词6遍专业书,我就会担心自己背的会不会不够,但真的不用担心,一切以你自己的记忆情况为准)
2.阅读
暑假开始我便开始刷真题了,考研英语只需要买真题,不需要买模拟卷。
都说“得阅读者得高分”,所以我在阅读上花了很多功夫。先讲讲我第一遍是怎么使用真题的,留出近5年的真题不做(后期用来模拟考),从98年的开始做起,我刚开始每天会做4篇阅读,选错误率最高的那篇进行全文翻译,然后纠错,整理词汇,这套流程耗时2-3h,整理笔记确实挺麻烦的,但是收获也成正比。
3.完型、翻译和新题型
完型很多人都说不用重视,大家得分都差不多云云,其实还是可以练习的,我在翻译题做完后,就开启了做阅读1篇+完型+作文的搭配模式,完型填空同样有自己的规律所在,比如ABCD分布较为平均,还有一些绝对不会选的词,这里可以看看新东方李玉枝老师讲的“红花绿叶”理论。
再说说翻译,在前期的翻译阅读的基础上我又把真题里的翻译也做了一遍,这之后(11月)就开始翻译每篇阅读里的长难句,是我自己挑出来的一些我觉得有翻译价值的句子。这里也看个人的习惯,有人喜欢把所有的阅读题都翻译了,但是我觉得很耗费时间所以没坚持下来,改成了自己喜欢的模式。翻译推荐唐静的拆分组合法,可以开拓翻译思路,了解踩分点。
最后说新题型,新题型有七选五、排序题、选小标题三种类型,每年随机出其中一种,我认为难度上排序题>=七选五>小标题,三种题型都要练习,多做几遍就能摸清规律。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基础打好了,句子都能看懂,那这类题目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4.写作
积累+练习+背诵。前期积累词汇积时,我会有意识的挑一些好词或好用的搭配,标记一个“文”字,背单词的时候就着重看一下。10月中旬我开始练习作文,英语一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每次写两篇,然后看张剑黄皮书给的例文,摘抄有用的词组,再撕下来背诵。
后期我从图书馆借了王江涛的作文书,但翻看了一遍后觉得模式化很严重,故而没有背诵。在这里我遇到了困惑,于是去知乎搜了一些攻略,然后决定换一种思路,我没有死背范文,而是把写作文的逻辑整理出了笔记,考虑不同类型作文的每一句话该怎么展开,然后从王江涛的作文书上摘抄好句子,制作自己的作文语料库。
这样按逻辑分类总结好开头、来信原因、展开提纲、结尾的句子,以及优缺点、获得成功、遇到阻碍等的表达,还有一些不知道该分到哪个类别的好句,就另开一栏汇总。这个方法很有效,我的写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政治
我的政治初试成绩不算很高,但是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的。政治复习起来其实挺轻松的,主要分为选择题和大题两块,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复习技巧就是:刷题+背诵。8月中旬我的专业课笔记基本整理完了,就开始配合《精讲精练》刷1000题
所以我希望看到这篇经验帖的你,能提前给自己打个气,别一提到考研就如临大敌、诚惶诚恐、压力山大,请深吸口气,放松身心,面带微笑地阅读本篇经验帖,然后一起快乐考研吧。
友情提示: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我虽然自己琢磨出了很多学习技巧,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一定适用所有人哦。请一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读几篇经验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将从英语、政治、专业课三方面详细分享我的考研心得。
英语
1.单词
单词是最最最重要的基础,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学就开始背考研英语单词了,相比词汇书我更喜欢用手机背单词,我用百词斩过了3遍考研单词。背单词的频率是30个/天。(买了一本二手的绿皮书,只背了10个就放弃了,所以我并不推荐厚到仿佛没有尽头的词汇书,很容易消磨掉耐力。)
独门技巧:准备一个笔记本,前面积累单词,后面积累短语,把做真题时碰到的不认识的词汇抄在上面,用波浪线、五角星等符号标注重要程度,用实心点标注熟词僻义,重复出现的单词做好记号(形成一套自己的符号体系很有用),还会不定时的整理易混词,这个本子是我的小小财富,对我后期复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背单词小技巧:我会定好详细的计划,一天复习两页单词,背一遍就在笔记左上角画一个√,按这样把真题积累词汇背了2遍,外刊积累单词背了1遍。我过单词的速度很快,先大致扫一遍,然后用一张白纸遮住中文释义,看着单词回想意义,记得就打钩,不记得就在前面标记,如此反复。
(我在上文提到了一些遍数,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遍数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跟风,重点是你有没有记住。以前我看经验帖的时候,有人说自己背了10遍单词6遍专业书,我就会担心自己背的会不会不够,但真的不用担心,一切以你自己的记忆情况为准)
2.阅读
暑假开始我便开始刷真题了,考研英语只需要买真题,不需要买模拟卷。
都说“得阅读者得高分”,所以我在阅读上花了很多功夫。先讲讲我第一遍是怎么使用真题的,留出近5年的真题不做(后期用来模拟考),从98年的开始做起,我刚开始每天会做4篇阅读,选错误率最高的那篇进行全文翻译,然后纠错,整理词汇,这套流程耗时2-3h,整理笔记确实挺麻烦的,但是收获也成正比。
3.完型、翻译和新题型
完型很多人都说不用重视,大家得分都差不多云云,其实还是可以练习的,我在翻译题做完后,就开启了做阅读1篇+完型+作文的搭配模式,完型填空同样有自己的规律所在,比如ABCD分布较为平均,还有一些绝对不会选的词,这里可以看看新东方李玉枝老师讲的“红花绿叶”理论。
再说说翻译,在前期的翻译阅读的基础上我又把真题里的翻译也做了一遍,这之后(11月)就开始翻译每篇阅读里的长难句,是我自己挑出来的一些我觉得有翻译价值的句子。这里也看个人的习惯,有人喜欢把所有的阅读题都翻译了,但是我觉得很耗费时间所以没坚持下来,改成了自己喜欢的模式。翻译推荐唐静的拆分组合法,可以开拓翻译思路,了解踩分点。
最后说新题型,新题型有七选五、排序题、选小标题三种类型,每年随机出其中一种,我认为难度上排序题>=七选五>小标题,三种题型都要练习,多做几遍就能摸清规律。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基础打好了,句子都能看懂,那这类题目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4.写作
积累+练习+背诵。前期积累词汇积时,我会有意识的挑一些好词或好用的搭配,标记一个“文”字,背单词的时候就着重看一下。10月中旬我开始练习作文,英语一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每次写两篇,然后看张剑黄皮书给的例文,摘抄有用的词组,再撕下来背诵。
后期我从图书馆借了王江涛的作文书,但翻看了一遍后觉得模式化很严重,故而没有背诵。在这里我遇到了困惑,于是去知乎搜了一些攻略,然后决定换一种思路,我没有死背范文,而是把写作文的逻辑整理出了笔记,考虑不同类型作文的每一句话该怎么展开,然后从王江涛的作文书上摘抄好句子,制作自己的作文语料库。
这样按逻辑分类总结好开头、来信原因、展开提纲、结尾的句子,以及优缺点、获得成功、遇到阻碍等的表达,还有一些不知道该分到哪个类别的好句,就另开一栏汇总。这个方法很有效,我的写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政治
我的政治初试成绩不算很高,但是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的。政治复习起来其实挺轻松的,主要分为选择题和大题两块,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复习技巧就是:刷题+背诵。8月中旬我的专业课笔记基本整理完了,就开始配合《精讲精练》刷10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