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哥演的孔子——懂外语、有能力、很神秘
最近孔子后人要状告电影《孔子》剧组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又是公开信、又是声讨的。原因就是《孔子》最新的预告片爆了周润发说的一句“子曰:给句话儿”,还有就是风情万种、“美而淫”的南子来了一句“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你爱的那些人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最近好像某某后人状告某某剧组是一种新的风潮。叶问的后人状告《叶问》剧组,霍元甲的后人状告《霍元甲》剧组,就连“刘三姐”的后人也要告一把。我在想,是不是芙蓉姐姐百年以后,其后人也得靠她轰轰烈烈的闹一场。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孔子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的人,他真正走上神坛是在汉朝。
那时候汉武帝想统治天下,突然发现“儒学”是个好东东,可以让弟弟听哥哥的、媳妇儿听老公的、儿子听老子的,最重要的是做臣子的可以给君王当牛做马、万死不辞,还一个屁不敢放。所以才有了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孔子这么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就走上了神坛,化身为和耶稣、释迦牟尼同级的大佬。
发展到现在,什么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都很尊崇儒术,这是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我们的思想影响了世界,世界人民向我们致敬!前一阵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可喜可贺啊!
可是归结到最后,孔子是人,不是神。
于丹说的好:“历史上的孔子是自然的孔子,是有七情六欲的孔子,有喜怒哀乐的孔子,有好有坏的孔子,有卑鄙和崇高的孔子,是和凡人一样的孔子。
无性的孔子,连色彩也没有的孔子,不是人,不成器,不是物,不知是什么东西。何来 “温暖”感觉?
这样的感觉,似画饼,似望梅,似梦呓,似意淫,有点无中生有, “忽悠”人的味道了。”
呵呵,两千年了,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读得懂《论语》,看得清孔子,被这么个小女子三言两语就道破了。地底下的孔老夫子也要舒心一笑,他肯定后悔自己说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样的话。
从《孔子》曝光的剧情来看,最让那些所谓的“尊儒奉孔”的人受不了的就是孔子和南子的“三角恋”。有什么受不了得啊,孔子本身就有妻有妾。食色,性也。南子就是一有权有势的粉丝,想见一面自己的偶像,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调戏一下、摸两把也不足为奇。历史上对这事也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不知道是太难于启齿还是古人真就不把这事当回事,总之,早已是过眼云烟了。要是孔子看见“美而淫”的南子而不起色心,那一定是生理有问题,那还怎么繁衍出繁盛的孔氏家族啊?!
孔子骂人,女人、男人、老人、小孩都骂过,前提是得罪过他或者是不思长进的;孔子也爱玩爱唱爱跳,和弟子们去泗水春游,看见如画的美景,又唱又跳,那时候就是没有KTV和夜总会,要不孔老夫子一定是常客,性情中人吗。
孔子就是个人,只不过懂外语、有能力、很神秘,所以有无数小弟追随与他,但生活中的孔子也是吃喝拉撒,要食人间烟火的。
《孔子》编剧没有错,发哥没有错,电影本身更没错。错在哪?世人皆知。
最近孔子后人要状告电影《孔子》剧组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又是公开信、又是声讨的。原因就是《孔子》最新的预告片爆了周润发说的一句“子曰:给句话儿”,还有就是风情万种、“美而淫”的南子来了一句“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你爱的那些人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最近好像某某后人状告某某剧组是一种新的风潮。叶问的后人状告《叶问》剧组,霍元甲的后人状告《霍元甲》剧组,就连“刘三姐”的后人也要告一把。我在想,是不是芙蓉姐姐百年以后,其后人也得靠她轰轰烈烈的闹一场。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孔子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的人,他真正走上神坛是在汉朝。
那时候汉武帝想统治天下,突然发现“儒学”是个好东东,可以让弟弟听哥哥的、媳妇儿听老公的、儿子听老子的,最重要的是做臣子的可以给君王当牛做马、万死不辞,还一个屁不敢放。所以才有了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孔子这么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就走上了神坛,化身为和耶稣、释迦牟尼同级的大佬。
发展到现在,什么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都很尊崇儒术,这是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我们的思想影响了世界,世界人民向我们致敬!前一阵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可喜可贺啊!
可是归结到最后,孔子是人,不是神。
于丹说的好:“历史上的孔子是自然的孔子,是有七情六欲的孔子,有喜怒哀乐的孔子,有好有坏的孔子,有卑鄙和崇高的孔子,是和凡人一样的孔子。
无性的孔子,连色彩也没有的孔子,不是人,不成器,不是物,不知是什么东西。何来 “温暖”感觉?
这样的感觉,似画饼,似望梅,似梦呓,似意淫,有点无中生有, “忽悠”人的味道了。”
呵呵,两千年了,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读得懂《论语》,看得清孔子,被这么个小女子三言两语就道破了。地底下的孔老夫子也要舒心一笑,他肯定后悔自己说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样的话。
从《孔子》曝光的剧情来看,最让那些所谓的“尊儒奉孔”的人受不了的就是孔子和南子的“三角恋”。有什么受不了得啊,孔子本身就有妻有妾。食色,性也。南子就是一有权有势的粉丝,想见一面自己的偶像,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调戏一下、摸两把也不足为奇。历史上对这事也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不知道是太难于启齿还是古人真就不把这事当回事,总之,早已是过眼云烟了。要是孔子看见“美而淫”的南子而不起色心,那一定是生理有问题,那还怎么繁衍出繁盛的孔氏家族啊?!
孔子骂人,女人、男人、老人、小孩都骂过,前提是得罪过他或者是不思长进的;孔子也爱玩爱唱爱跳,和弟子们去泗水春游,看见如画的美景,又唱又跳,那时候就是没有KTV和夜总会,要不孔老夫子一定是常客,性情中人吗。
孔子就是个人,只不过懂外语、有能力、很神秘,所以有无数小弟追随与他,但生活中的孔子也是吃喝拉撒,要食人间烟火的。
《孔子》编剧没有错,发哥没有错,电影本身更没错。错在哪?世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