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吧 关注:30,804贴子:121,233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血管疾病(在医学上,脑血管疾病也归类于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以冠心病和脑卒中为重,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所以,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先分享一些图表吧,让大家对心脑血管病发病情况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IP属地:广西1楼2020-07-31 15:24回复
    中国人的基因和生活习惯,使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而心脏病的发病率稍低于西方。


    IP属地:广西2楼2020-07-31 15:31
    回复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强调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使用循证药物(如他汀、阿司匹林)、有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目前公认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8种传统危险因素均可预防。近年来由于研究的深入,“新”的危险因素(主要有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不断出现,但从疾病防治角度看,首要目标仍然是已明确的传统危险因素。


      IP属地:广西3楼2020-07-31 15:50
      回复
        心脑血管病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理就是首先从血管内皮损伤开始,血液中的胆固醇会很容易钻入损坏的血管内皮下方,此时,人体内的巨噬细胞会激发免疫反应,跟随胆固醇进入血管内皮吞噬胆固醇,但是巨噬细胞吞噬胆固醇后再也出不来了,此后会发生一系列炎性反应,形成泡沫细胞长期堆积在血管内皮,久而久之斑块形成,血管越来越狭窄,一旦斑块越来越大,在某种因素作用下突然破裂,斑块内的物质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涌出,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像堵住伤口出血一样迅速凝结在这些物质周围,血栓就形成了,堵在心脏就是心梗,堵在大脑就是脑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两大基石药物他汀和阿司匹林,他汀类的作用在于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内皮、抗炎和稳定斑块,可以降胆固醇的药物其实很多,像烟酸类、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更厉害的还有PCSK9单抗,这些都可以降低胆固醇,但是普遍不具备保护血管内皮、抗炎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在大量大样本随机双盲的对比中,这些药物虽然有明显的降胆固醇效果,但是降低全因死亡率方面远远不如他汀,所以临床上一般作为他汀的辅助用药,另一基石用药阿司匹林的作用在于抗血小板,一旦斑块不幸破裂,如果血小板不聚集,一般就不会形成血栓,或者说形成的血栓不那么严重。


        IP属地:广西4楼2020-07-31 15:57
        回复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平衡(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精神紧张,不仅是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直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增强、促进血栓形成等。因此,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级预防中所有预防措施的基石,建议:
          均衡饮食
          (1)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谷类250~400g,食用油<25g,每日饮水量至少1200 ml;适量饮用乳制品,如300ml鲜奶或酸奶(中国人很多乳糖不耐受,喝鲜奶会拉肚子,可以用酸奶替代),适量坚果。
          (2)建议最好是戒酒。不建议出于预防心脏病的考虑开始饮酒或频繁饮酒。如果确实无法戒酒,建议成年男性饮用酒精量≤25 g/d(相当于啤酒750 ml,或葡萄酒250 ml,或高度白酒50 g,或38度白酒75 g);成年女性饮用酒精量≤15 g/d(相当于啤酒450 ml,或葡萄酒150 ml,或38度白酒50 g)。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
          (3)减少钠盐摄人,每天食盐尽可能控制在6g以内。
          适量运动
          (1)有氧运动锻炼心肺。最好每天坚持至少30 min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慢跑,游泳,如果难以坚持,可以抽空快走,简单易行,容易坚持。
          (2)无氧运动锻炼肌肉。人到30岁以后肌肉就会开始流失,为了保住基础代谢,防止老了颤颤巍巍,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训练(如俯卧撑,哑铃、深蹲、引体向上等),每次每种运动重复几次力竭;
          控制体重
          肥胖是身体的大敌。超重和肥胖者建议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BMI维持在18.5~23.9 kg/m2,腰围控制在男≤90 cm、女≤85 cm。
          戒烟
          (1)吸烟破坏血管内皮,是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抽烟对血管的破坏超乎每一个的想象,年轻的心梗患者大部分是烟民;
          (3)戒烟任何时候都有获益。同时要尽量防止二手烟的危害。


          IP属地:广西5楼2020-07-31 16:06
          回复
            血脂异常干预
            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冠心病。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资料证实,血浆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之间呈线性相关。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我国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会增加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危险。因此,降脂治疗在冠心病、卒中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
            1.一般人群健康体检应包括血脂检测: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2.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参考前面讲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
            3.在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再考虑使用药物,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LDL-C达标时,降脂治疗的次级目标是非HDI-C达标(LDL-C目标值增加0.78 mmoL/L);TG(甘油三酯)≥5.65 mmoI/L(500 mg/dl),应先积极降低TG,使TG<1.70 mmol/L(150 mg/dl),首选贝特类药物;
            4.根据危险分层决定LDL-C达标值
            (1)低危:指无高血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目标:TC<6 mmol/L,LDL-C<4;也就是说低危人群,LDL-C<4就可以不考虑使用药物了。
            (2)中危:指一级高血压或有一两个其他危险因素。目标:TC<5.2 mmol/L(200 mg/dl),LDL-C<3.4 mmol/L(130mg/dl);
            (3)高危:指二级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很多。目标:TC<4mmol/L(160 mg/dl),LDL-C<2.60 mmol/L(100 mg/dl)。本底胆固醇水平高于7.2或LDL-C高于4.9也可直接定义为高危。
            (4)极高危: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病,稳定病情或者防止复发。目标:LDL-C<1.8 mmol/L(70 mg/dl)。
            5. 治疗监测:开始药物治疗前查血脂和肝功能、肌酸激酶。开始治疗后4~8周复查血脂和肝功能。治疗后如血脂达标且肝功能、肌酸激酶正常,以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如肝脏转氨酶≥正常上限3倍或肌酸激酶≥正常上限5倍,停用降脂药物,并监测相关指标至正常。
            血糖监测与控制
            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过程,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常经历很长一段糖代谢异常时期。大量研究证明,心血管损害早在糖调节受损阶段[糖耐量异常(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就已经发生。因此对血糖的干预应提前到糖尿病诊断之前,建议:
            1.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
            2.年龄<45岁者,有如下危险因素:肥胖(BMI≥28kg/m2);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有高血压(血压≥140/90mmHg)、HDL-C≤0.91 mmol/L(35 mg/dl)及TG≥2.75 mmol/L(250 mg/dl);有糖调节受损史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如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3.年龄≥45岁者,特别伴超重(BMl≥24 kg/m2)者定期进行OGTT检测;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4.积极干预IGT,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平衡膳食,适当体育锻炼,降低体重;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每半年进行1次OGTT评估。


            IP属地:广西6楼2020-07-31 16:16
            回复
              血压监测与控制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证实,收缩压从115mm Hg开始,其增高和心血管风险升高之间呈连续正相关,且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亟需加强高血压知识普及和提高血压控制率,建议:
              1.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1年监测血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2.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总心血管风险的评估;
              3.根据《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结合《2007 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
              初发高血压患者,均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1级高血压[收缩压(SBP)140~159mm Hg或舒张压(DBP)90~99mm Hg]干预数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开始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SBP 160~179mm Hg或DBP 100~109mm Hg)立即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SBP≥180mm Hg或DBP≥110mm Hg)立即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是否有并发症;


              IP属地:广西7楼2020-07-31 17:07
              回复
                您好!请问我这个指标严重吗?有7、8年了,一直在这个幅度波动,人很瘦,饮食也挺注意的,就是不怎么运动,今天医生开了匹伐他汀钙片,这个程度真的需要吃药了吗?今年37岁,没不良嗜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8-14 14:36
                回复
                  @Dongpeng133,不知道为什么你回复我的贴子被吃了,你这个指标我觉得是到了吃药的程度的。


                  IP属地:广西10楼2020-08-14 16:46
                  回复
                    现在的三高人群太多了,还有长期熬夜加班,玩手机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但这一年来我越来越养生了,不熬夜了,不吃油腻的失误了,新西兰高浓度鱼油也开始吃上了,明显感觉吃鱼油的这一年身体越来越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07 11:54
                    回复
                      中国人脑血管病发病率高,和中国人是生活紧张有关系,导致高血压,爱大自然,心胸豁达这样就精神放松了。和大家分享。


                      IP属地:河南12楼2021-01-07 23:24
                      收起回复
                        您好,我去年体检结果出来这些偏高,这次动膝盖手术医生提了一嘴,我才意识到好像有点严重,请问下我这个需要吃药了吗?之前抽烟,运动少,不喝酒,今年才30岁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3-10 16:51
                        回复
                          大神,吃药之后肝酶升高6倍,低密度降到3.36,停药后,肝酶正常,低密度升到了4.7,原来看病前是4.16,所以我这是肝损伤了吗?低密度高是肝脏异常的原因吗?


                          IP属地:北京14楼2021-03-24 15:59
                          收起回复
                            请问楼主,颈动脉狭窄和冠心病有关系吗,我的意思是如果颈动脉狭窄是否一定有冠心病,或者颈动脉没问题是否也不会有冠心病,谢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3-27 23:39
                            收起回复
                              谢谢楼主答复,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文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3-28 21: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