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此岸吧 关注:2贴子:6
  • 0回复贴,共1

【原创/趣味/分析/二次元/妖怪】距离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某些想要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而言,台军实力越弱越好。对福建而言,台军实力强也不坏,为什么这样讲?台湾不可能拦截解放军的所有弹道或巡航导弹,无论他部署多少爱国者还是天弓,台湾最好是以攻代守,增强他打击重点目标的战略力量。如果台湾拥有成批的中程地对地导弹,那么两岸战火一开(现在的焦点在南海不在台海,此处假设),美国两个以上的航母战斗群拦住中国两栖登陆部队,战斗焦灼在澎湖列岛,台湾肯定炸深圳、上海、三峡。福建顶多炸一些的军事设施,指挥中心之类,除此之外,福建战略价值不高。炸长江下游政治地位高的城市、三峡是有标志性意义的,波及面巨大。所以台军的战略力量越强,福建越安全,这就叫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福建就处于这样一个地方。反之,台军要是太弱,福建反而不安全,反而影响福建的发展,这就是炮打金门和21世纪前十年两岸火力差距迅速缩小的年代,美国停止大力武装台湾,这段时间,福建发展的不怎么好,台湾也不怎么好。台湾变好对福建并非坏事,台湾越是先进社会,福建就越是改革先锋。现在,美国为了跟中国日益增长的武器库保持平衡,正在武装台日,部署反舰导弹,这无形中帮助了台海稳定。反正台湾属于中国,中国一个省份部队的野战能力达到单挑各大战区的水平,有各种美援,也是运输大队长嘛。解放军几十年没有过成规模的战争战役了,有常年实战经验的美军来帮助中国训练一个台湾省的军队,不是好事吗?
台海相对稳定,南海不稳,对福建发展而言是个莫名其妙的机会。只要南海爆发战争,哪怕只是短时间的军事摩擦,叠加香港被取消特殊待遇,这一定会给广东的招商引资带来持久的负面影响,华东地区就可以守株待兔。台湾也是美国技术的二道贩子(参考福建晋华与联电合作被美光起诉事件。)。6月29日美国正式取消美国法律给予香港的特殊经济待遇,停止向香港出口防御装备和军民两用技术,那么剩下的既有美国技术又跟中国联系密切的华人经济体就是台湾了。美国本土又是放风对党员实行签证限制,又是关闭总领事馆,只要11月的大选渡过,看来双边关系是不可收拾了,用一句话,美国开放度降低,香港越是大陆化,福建的掮客作用就越加突出,因为福建对面那个被蓬佩奥称为民主朋友的岛屿,现在捞到了美国收紧对华政策和香港大陆化的便宜,台湾有望提高他中美沟通的海外中间人的地位。
如果我们考虑一下福建是怎么从一步弃子变成活棋的,那是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的年代,中国面对北方的压力,转而与美日接触,政策开放,于是华人经济体作为探路先锋进入沿海地区。八九十年代福建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至21世纪初开始停滞,时值中国入世,西方对华信任度空前提高,2010年代后期福建又开始进入上升期。2019年天津挤水,福建人均GDP排位上升一位。新冠疫情的2020上半年,湖北断崖式下跌,福建GDP总量上升一位,省份第七。这两年福建的上升,说好听点叫天佑福建,说不好听叫莫名其妙。近年环境的变化,老美老是说入世以后中国如何如何,回到入世之前?福建在入世之前的日子在各省份里算是比较顺的。原因是西方没有高度信任中国,开放一点但没有大开放。所以福建的地位特殊。这几年美国对华产业升级的扼制祸栖福所依。福建本来跟广东浙江江苏比起来科技也不怎么样,制造2025和外专X人计划的受阻,反而是更多削弱了中国的一线省份和中部某些大城市的发展。总之,口子开大了,客观上对两岸的好处可能还没有门虚掩着来的大。
网络上一度热炒的中国大陆让利台湾,是片面的。台湾出口大陆的主要不是农产品,是中间产品。换句话说,中国大陆用对台湾的逆差换来对美国的顺差。自21世纪来大陆变成台企的车间,2019年中国出口百强厂商仍有32家是台企,占比三分之一,台企常年占据中国出口十强中的大多数名额。从贸易额上看,江苏与台湾贸易额高于福建,苏州与台湾贸易额高于厦门。这才是福建面对的痼疾。福建从90年代对台经济的一线地区,现在变成二线地区。福建对台的一线作用变成了统战宣传、农业(而非半导体)。福建和台湾的经济融合度越高,对福建利大于弊。
·
虽然3900万人口创造的GDP领先于台湾23000万人口创造的GDP。但台湾领先福建的地方还很多。特别社会上的。
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是人不能被物质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工成本很高,而自然资源的成本不高。而中国是人很便宜,但物质贵,这就叫人被异化。所以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为体,资本主义为用(走四小龙的路)。他就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翻版。工会和司法不能发挥应有的提高人的劳动价值的作用,中国人就只好被异化了。
这里的人均是全员人均,包括老人小孩。台湾2019年人均可支配所得339772新台币元/80833人民币元。福建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616元。福建只及台湾的44%。
现在都做了五等分,台湾最低所得组是新台币163278元/38778人民币。所以台湾的最低收入组的水平仍然高于福建的整体水平。以台湾的标准,中国大部分人都是贫困户,当然,中国扶贫不是以海外标准,而是以本土标准。
那么台湾最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所得占最高收入组的25.6%(163278/637068)。中国最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占最高收入组的9.1%(6440.5/70639.5)。提高标准,用中国城镇最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占最高收入组的17%(14386.9/84907.1)。福建城镇最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占最高收入组的16%(15855.77/99663.73)。中国和福建的贫富差距远远大于台湾,扶贫是补课,如果中国以强国标准要求自己的话。所以我才说,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为体,资本主义为用。
这里透露出福建的一个问题,就是福建的区际贫富差距看样子是领先全国水平和发达地区的(人均GDP最高的地级市和最低的地级市差距小),但是福建纵向的社会贫富差距,却低于全国水平一个百分点。
当然这不是福建独有的。中国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江苏,城镇最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占最高收入组的15%(16497/110611)。看来越发达的省份越存在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这应该跟二元户籍制有关,但不能全赖非户籍常住人口。
但是江苏的社会比福建公平,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看,根据2019年胡润财富报告,他从600万人民币家庭资产到3000万美金家庭净资产做了四个分类,从600万家庭资产算起,福建有14.9万个,每万人37.5个富裕家庭。江苏有29万个,每万人35.9个富裕家庭。福建富裕家庭比例略高于江苏。但是福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江苏太多,35616元只及41400元的86%。福建最低月工资标准最高一档是1800元,江苏是2020元。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是福建的造富手段比江苏更为落后,更依赖低的劳动成本;第二是福建的社会贫富分化比江苏严重。
·
与贫富分化严重相适应的,福建的福利支出自然是大为逊色于台湾,这个我去年还什么时候讲过,更新一下:
——福建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净额4574亿元(已剔除债务付息与发行,为了对标台湾的净额口径),常住人口3973万人,人均财政支出净额11513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4+卫生健康支出416+城乡社区支出594.5+住房保障支出79.4=1530.3亿元,人均社会福利支出3852元。去年是3601元。
人均社会福利支出占人均财政支出净额33.4%。去年是29.3%。
——台湾2019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净额29116.4亿新台币元(6903.5亿人民币元)。人口2360.3万人。人均财政支出123358.5新台币元(29248.3人民币元)。
社会福利支出5911.2亿新台币元(1401.5亿人民币元)+退休抚恤支出1916亿新台币元(454.3亿人民币元)+社区发展支出244.3亿新台币元(58亿人民币元)=8072亿新台币元(1912亿人民币元)。人均社会福利支出34200新台币元(8109人民币元)。去年是33950新台币元。
人均社会福利支出占人均财政支出净额27.7%。去年是28.4%。
台湾占比有所退步但绝对值仍然比福建高得多:台湾人均社会福利支出34200新台币元(8109人民币元)>福建人均社会福利支出3852元。我们不要忘了,2010年南平小学无差别杀人案,以及2013年厦门BRT公交无差别纵火杀人案,两个嫌疑人,一个是失业者,一个是得不到低保的人。我始终相信,乱世必生异象,2020年7月贵州司机报复社会,那就是贵州高速建设的热潮的副产品。福建在2010年代前期发生两起重大刑事案件不是偶然的,他有他的社会问题。
·
福建本土还没有做好迎接消费型内需的准备。这点可以从福建的GDP、就业某种意义上是为出口与投资而设计的看出。
这里提另一个方面。把福建最发达城市厦门用支出法GDP的资本形成总额扣除收入法的固定资产折旧得出厦门17年的固定资产净额1307亿元(1807.5-500.6)。福建用不包括存货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扣除是14085亿元(17637.87-3552.94)。台湾同样用支出法GDP的固定资本形成扣除收入法的固定资本消耗得出8513亿新台币元(35843.6-27330.5)。再来一个发达国家,德国2019年同样用固定资本形成扣除折旧得出1034亿欧元(7034-6000亿欧元)。
固定资产折旧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厦门27.7%(和后两个对标资本形成扣掉存货实际比重略小于27.7%),福建20.1%,台湾77.4%,德国85.3%。
一般来说折旧占固定资本比重越高,说明周转快。如果是太低的话,折旧还没提完,设备已经报废了。就变成浪费。
福建的折旧率低,也是一个福建喜欢基建、轻视技术改造的体现。基建和技术改造都是固投的内容。当然,福建广东的户籍人口比起浙江江苏老龄化程度还没那么快,但这也不是福建能延缓技术改造的理由。
福建产业结构落后于台湾可以很直观的从大企业看到,2019年福建上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大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兴业银行、建发、国贸、象屿、阳光龙净。性质上,四家国企,一家民企。四家都是搞不动产开发的企业,一家是金融。福建号称民营大省,但显然不是民营强省。
台湾上榜企业10家,分别是:鸿海、和硕、台积电、广达、仁宝电、中油、纬创、国泰人寿、富邦金控、台塑。性质上,只有中油一家国企。结构多元,有电子代工、石化、金融保险。跟福建比起来,台湾才是民营发达的经济体。福建没有出几个民营企业的世界五百大,那台湾和福建都是中小企业为主的,为什么台湾可以有9家的营收达到这个水平?而且台湾有好多家都是家族企业,台湾比福建,哪里证明说家族企业不能适应现代化?就福建本身来说,制造业最活跃的地区家族企业也是活跃的。产权方面不谈,其实中国搞家族企业的环境不好,因为一胎化政策,把家族规模搞小了,不利于家族人接班,还是很需要职业经理人。
·
福建人口比台湾多,居民消费总额却不能高于台湾,广东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福建高不到哪去,架不住广东人口破亿,所以广东的市场比台湾大。提高居民收入是福建非常重要的事情,福建人口少,广度既然有限,当然要往深度挖掘潜力——像欧洲小国那样。但是福建目前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还不如广东。这是福建比较失败的地方。福建需要纵深,因为福建的广度不够。纵深包括:人均素质、人均收入、人均福利……不管最后能做到也好,做不到也好,福建最适合这样无误。
看在这个份上。
·
·
·
镇楼


IP属地:福建1楼2020-07-30 14: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