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省中医院看医生,挂的专家号,花了40块钱,见了曹医生,没有过多的诊断,
只是掀起衣服看了看我身上的斑,那是我高三发作时候,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留下的,我跟
医生说了我的病史,医生先让我去隔壁做了皮损取材检查。等了一会儿,再次走进诊室,
曹医生给我开了药,都是抗真菌的西药。
医生把门诊病历递给我,诊断为体癣,我知道没有和医生沟通好,我把手机里的荨麻疹
的图给医生看了,医生让我先把眼前的病治好再说。我不死心,还是跟医生聊起我的荨麻疹病史,它伴随了我十一年,年年都会来‘看望’我,每次来的时候都会让我体验到什么叫做生不如死,那种痒的百抓挠心的感觉,我相信每一位病友都深有体会。我问医生,荨麻疹到底是什么病,医生跟我说,这就是过敏,我病的没那么严重,每次发作吃点抗过敏药就过去了,年年如此。医生还告诉我每年国人花在过敏上的钱是多少多少,这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也许从一个健康人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平常事,但只要是亲历者就决不是一件小事,关乎到每一个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问题,谁来关心,谁能感同身受?我想起来徐文兵老师曾经讲述的故事,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收到医生关于手术的回访,患者表示乳腺癌已去,但是却生了其他的癌,但回访医生却说那与乳腺癌手术无关。我始终觉得,不管是中医也好还是西医也好,医疗的初心始终是为了让人更好的活着,不将患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考量,不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算不得好医生。人总说医者父母心,大医者终究是为了悬壶济世,普渡众生,自神农氏、岐黄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扯远了,继续说荨麻疹的事。为了向我说明过敏并不是大事,医生还说了一个非常常见过敏,花粉症,通过戴口罩来避开花粉。我不以为然,花粉终究只是外因,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的体质问题,而影响人的体质无外乎饮食、起居、劳作还有情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已有记述。
下楼开了药,走出医院,我感觉有点失望,同时,我也知道找错了医生。只能说良医难寻,不过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吾将上下而求索,求人不成便多求己吧。我始终觉得医学的未来在于中医,中医与西医本质的区别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随便写写,写的啥玩意儿!
只是掀起衣服看了看我身上的斑,那是我高三发作时候,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留下的,我跟
医生说了我的病史,医生先让我去隔壁做了皮损取材检查。等了一会儿,再次走进诊室,
曹医生给我开了药,都是抗真菌的西药。
医生把门诊病历递给我,诊断为体癣,我知道没有和医生沟通好,我把手机里的荨麻疹
的图给医生看了,医生让我先把眼前的病治好再说。我不死心,还是跟医生聊起我的荨麻疹病史,它伴随了我十一年,年年都会来‘看望’我,每次来的时候都会让我体验到什么叫做生不如死,那种痒的百抓挠心的感觉,我相信每一位病友都深有体会。我问医生,荨麻疹到底是什么病,医生跟我说,这就是过敏,我病的没那么严重,每次发作吃点抗过敏药就过去了,年年如此。医生还告诉我每年国人花在过敏上的钱是多少多少,这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也许从一个健康人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平常事,但只要是亲历者就决不是一件小事,关乎到每一个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问题,谁来关心,谁能感同身受?我想起来徐文兵老师曾经讲述的故事,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收到医生关于手术的回访,患者表示乳腺癌已去,但是却生了其他的癌,但回访医生却说那与乳腺癌手术无关。我始终觉得,不管是中医也好还是西医也好,医疗的初心始终是为了让人更好的活着,不将患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考量,不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算不得好医生。人总说医者父母心,大医者终究是为了悬壶济世,普渡众生,自神农氏、岐黄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扯远了,继续说荨麻疹的事。为了向我说明过敏并不是大事,医生还说了一个非常常见过敏,花粉症,通过戴口罩来避开花粉。我不以为然,花粉终究只是外因,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的体质问题,而影响人的体质无外乎饮食、起居、劳作还有情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已有记述。
下楼开了药,走出医院,我感觉有点失望,同时,我也知道找错了医生。只能说良医难寻,不过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吾将上下而求索,求人不成便多求己吧。我始终觉得医学的未来在于中医,中医与西医本质的区别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随便写写,写的啥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