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吧 关注:80,436贴子:2,553,133

回复:开一个楼,记录我的读书与看番日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沉没2020第五集√
日本沉没2020第六集√


IP属地:辽宁110楼2020-08-18 19:12
回复
    “敦煌文书中的Iho bal与南波”这篇论文比较精彩。杨铭通过文献分析与语言学比较。确定了藏文Iho bal就是中国史料中的小月支。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20-08-19 18:27
    回复
      学术界上对Iho bal讨论经历几十年之久,有影响的三种翻译是
      (1)托马斯把这个藏语词翻译成“南国泥婆罗”
      (2)法国著名藏学家拉露女士翻译成“泥婆罗”
      (3)国内藏学家王尧先生与日本学者山口瑞凤翻译成“蛮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20-08-19 18:33
      回复
        前两个翻译,是基于现代藏语bal po一词。bal po指的是尼泊尔境内的一个民族,出现Iho bal的文书,都集中在敦煌与新疆的米兰,这些区域与尼泊尔无涉。如果想考证这个词,必须从古代藏语入手。
        山口瑞凤就是最先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但是他翻译成蛮貊与四夷,也没有考虑这个词的族属性质。在文献中指的是一个民族,Iho bal是与吐蕃,汉族,吐谷浑并列的。说明是一个单独的民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0-08-19 18:41
        回复
          杨铭通过分析出现这个词的所有藏语和汉语文献,首先确定这是一个族名,而不是地名或者泛称。
          敦煌汉文卷子中常常用南山或南山部族来指称这个词。
          那么考证南山为何山就非常重要了。索性藏文中出现这个词我前面说了,主要是两个地方凉州和米兰。凉州就是姑臧,姑臧南山很可能,敦煌南面也是祁连山,在古代文献中也常常简称南山。顺便一说,杨铭注意到了昆仑山在古代也被称为南山,昆仑山源于于阗塞语,本身有南的意思。只不过翻译成汉语时,丢失了原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0-08-19 18:47
          回复
            再从藏语入手,lho藏语是南方的意思,bal从发音来看,可以比定为波。敦煌卷子中确实有南波,杨铭认为可以把这个词翻译成南波。关于族属问题,则参考《史记·大宛列传》中小月支记载。其实读到这里,我已经猜到作者要讲小月支问题了。高居诲在《使于阗记》中提到仲云是小月支的后裔,仲云大约在新疆东南到甘肃西北这一带,而且中古时发音,仲云可以和昆仑对堪,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南山,南波与仲云,小月支的关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20-08-19 18:56
            回复
              杨铭得出结论,lho bal可以有两种用法,从广义来看,指的是吐蕃统治下的其他少数民族,王尧与山口瑞凤的蛮貊翻译大约也是这个意思。
              狭义上来看,lho bal指的是小月支。是一个具体民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20-08-19 18:59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0-08-19 19:01
                收起回复
                  2020年8月21日
                  开始阅读,朱玉麒的《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中国史丛刊系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0-08-21 17:48
                  回复
                    生日快乐!


                    IP属地:辽宁122楼2020-08-21 17:54
                    回复
                      朱玉麒的这本书相当精彩,研究徐松到目前为止,朱玉麒收集整理的史料应该是国内最多的。内行看门道,像学术书可以分出高下,学术研究的问题是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这话我说过很多遍,研究旧问题能提出新见解是非常考验学者的事情,难度要大于发现新材料然后引出新问题。
                      比如在绪论中朱玉麒列出自己所写的有关17篇论文,整整将近一页注释。这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状态,坐穿冷板凳。徐松的家系历来有很多迷点,如果不是翻越足够多的史料,是理不清头绪的。
                      我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样的学术书算优秀之作,什么算因袭前人,多年后很快就会被遗忘之作。朱玉麒的这本书属于前者,以后研究徐松,是肯定要引证我手里拿的这本书。


                      IP属地:辽宁123楼2020-08-23 17:53
                      回复
                        徐松是西北舆地学开创者,这门学科的现代名称是西北史地,属于历史地理学范畴。徐松当年如果不是被嘉庆遣戍到新疆(有清一代很多名人被遣戍到新疆,前有纪晓岚、洪亮吉、祈韵士。后有徐松、林则徐,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学者,纪晓岚编纂过《四库全书》,那是名副其实的移动图书馆,洪亮吉与祈韵士都是乾嘉朴学大家,考据学功底精深。徐松的贡献太多了,《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与《新疆赋》的西域三种舆地学著作奠定了一个学科,《唐两京城坊考》与《河南志》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先驱之作,《登科记考》是研究中国科举考试的重要资料,此外徐松主持编纂了《全唐文》,自己以一人之力整理了《宋会要辑稿》。他的文献学功底在清代是和钱大昕齐名的。)
                        徐松能去新疆,还是拜嘉庆那个误判所赐,所以我经常讽刺地说,嘉庆也是有贡献的嘛,没有他中国西北舆地学就要晚几十年出生了。


                        IP属地:辽宁124楼2020-08-23 18:06
                        回复
                          研究徐松遣戍新疆有两个学者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有意思的是给朱玉麒这本书题字的启功(雍正后代,著名学者)先生本身就是陈垣的学生。一个是日本东洋史大家榎一雄。两人考证徐松遣戍新疆前后的事情都很详细,但是,不是没有错误,这个错误就被朱玉麒纠正过来了。这就是学术进步。其实两人的错误都在于没有接触到更多的史料,这个不能责备先贤,因为像清宫档案这些不是一般人可以接触到的,朱玉麒则是去中国第一档案馆,搜集到足够多的史料,解决了陈垣与榎一雄的错误。一个是去新疆的时间,一个是路线问题。
                          徐松去往新疆的路上与很多友人互相留下了诗文,这些诗文拥有史料价值,因为诗文有写作时间与地点的信息,而前人之所以整理不出徐松去新疆的时间表,是因为没有重视这部分史料。朱玉麒通过徐松的《古镜录序》与陆继辂的墓志铭以及《徐同年松官湖南学政被劾,遣戍新疆,相见洛下,诗以送之》。榎一雄正是没有发现后面那首诗,而认为徐松是从湖南回到京师,然后再去新疆了,所以直接参考洪亮吉与祈韵士的路线,比定徐松,这是错误的。徐松是从湖南直接去新疆,这一首诗能解决时间与空间问题。此外朱玉麒推算出时间之后,反过来通过清代的法律来证明自己推算的正确。从这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这本书厉害的地方。所以我说了朱玉麒这本书以后研究徐松的人会回来看的。


                          IP属地:辽宁125楼2020-08-23 18:27
                          回复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第三季第7集✓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第二季第7集✓


                            IP属地:辽宁126楼2020-08-24 21:29
                            回复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T第20集✓


                              IP属地:辽宁127楼2020-08-24 2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