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拿到三方协议,在纸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长达半年的job hunting终于结束。虽然今年金融危机,就业寒冬,但北外高翻的就业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大家都有比较满意的归宿。
从年初到现在,前后总共拿到9个OFFER,跨越国有、外资、合资,涉及金融、汽车、媒体、航运、科技、能源等行业。
OFFER的多少永远是矛盾的。选择越多,抉择就越难。最关键的是,无论选哪一条路,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没有百分百完美的工作。有时宁愿上天帮自己选一条路,而不是由自己来决断。至少,如果以后过得不顺,我不会怨恨自己当初没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终究自己还是要面对一切,做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决定。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正式接受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长安汽车集团总裁翻译,享受副处级待遇,起薪25W。
参加过这么多面试,长安是唯一考了同声传译的,因为以后经常有同传的任务。进入面试场,九个面试官一字排开,有美籍华人,有外国人,有台湾技术专家。面试的第一项就是同声传译。
外籍考官开始以CNN的语速朗读关于汽车构造的一篇文章。我认真听着,由于涉及汽车专业知识,开始一两句没太听懂,但我还是用delivery给盖了过去,后来原文的脉络逐渐清晰,我开始抓各个句子的要点,忽略细枝末叶,我看到那位台湾技术专家在频频点头,自己的信心不断增强,顺利地完成了英中同传。
中英同传是关于长安与外商合作的介绍,中文的正式文体的确很难同传,一些文邹邹的句子一下很难反应过来,但这时一定不能自乱阵脚,考官听的不是你译的有多完美,而是你是否能够在压力面前镇定自若、发挥自如。正如周正老师的那句名言:“不管怎样,delivery一定不能牺牲。”抱着这样的信念,中英同传同样顺利完成。
接下来,是交替传译,念了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在人民日报上的一段讲话,这段我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有些词,比如“自主品牌汽车”,应该是indigenous brand vehicle,但之前经常听到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因此自己一直在往IPR那里想,翻的时候明知道不对,但还是要译,最后冒出来一个vehicles with independent IPR。说到底,还是对行业不够熟悉。
交替传译后,九个面试官开始针对我的简历轮番英语提问。说实话,每次面试,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自由问答部分,没有任何压力,可以自由地与考官交流。
有些考官喜欢问你的口译经历,有些会对你参加过的演讲比赛感兴趣,有的对你的兴趣爱好情有独钟。偶尔与考官开几个小玩笑也很能缓和气氛。考官说,我们老总喜欢引经据典,又问了我一些成语俗语的翻译,比如高处不胜寒,有钱能使鬼推磨,病树头前万木春,等等,我都一一作答。
整个面试长达一个小时。我觉得整场面试很放得开,表现得也很轻松,因为据上午的CANDIDATE说同传考试全是专业词汇,所以当时就觉得录取希望不大,就轻松上阵了。
当天面试结束后,HR经理告诉我,“恭喜你,你被录取了!”。我当时惊喜得只想到一个电影的名字:幸福来敲门。
这次招聘属于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HR说,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这个职位已经有整整一年,期间面试了许多翻译,包括很多有汽车行业经验的人,但都觉得差强人意,职位一直空缺。
在我面试之后,他们认为我资质出色,本科在国内外辩论大奖赛上屡获奖项、研究生两年口译经历丰富、兴趣爱好广泛,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认为虽然我缺乏经验,但只要短期加强学习,会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决定录用我。
第一次听到这种评价,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更多的是一种受到重视的感动。本来,这并不是一个针对应届生的职位,要求有三到五年的汽车经验。没想到,没有任何行业经验的我竟然拿到了这个OFFER。
说到这里,我觉得对环球的老总十分歉疚。当初参加环球的高翻面试时,老总充分肯定了我的口语和应变能力,在一群优秀的高翻学生当中选择了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还给我开出所有应届生的最高价。
从年初到现在,前后总共拿到9个OFFER,跨越国有、外资、合资,涉及金融、汽车、媒体、航运、科技、能源等行业。
OFFER的多少永远是矛盾的。选择越多,抉择就越难。最关键的是,无论选哪一条路,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没有百分百完美的工作。有时宁愿上天帮自己选一条路,而不是由自己来决断。至少,如果以后过得不顺,我不会怨恨自己当初没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终究自己还是要面对一切,做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决定。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正式接受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长安汽车集团总裁翻译,享受副处级待遇,起薪25W。
参加过这么多面试,长安是唯一考了同声传译的,因为以后经常有同传的任务。进入面试场,九个面试官一字排开,有美籍华人,有外国人,有台湾技术专家。面试的第一项就是同声传译。
外籍考官开始以CNN的语速朗读关于汽车构造的一篇文章。我认真听着,由于涉及汽车专业知识,开始一两句没太听懂,但我还是用delivery给盖了过去,后来原文的脉络逐渐清晰,我开始抓各个句子的要点,忽略细枝末叶,我看到那位台湾技术专家在频频点头,自己的信心不断增强,顺利地完成了英中同传。
中英同传是关于长安与外商合作的介绍,中文的正式文体的确很难同传,一些文邹邹的句子一下很难反应过来,但这时一定不能自乱阵脚,考官听的不是你译的有多完美,而是你是否能够在压力面前镇定自若、发挥自如。正如周正老师的那句名言:“不管怎样,delivery一定不能牺牲。”抱着这样的信念,中英同传同样顺利完成。
接下来,是交替传译,念了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在人民日报上的一段讲话,这段我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有些词,比如“自主品牌汽车”,应该是indigenous brand vehicle,但之前经常听到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因此自己一直在往IPR那里想,翻的时候明知道不对,但还是要译,最后冒出来一个vehicles with independent IPR。说到底,还是对行业不够熟悉。
交替传译后,九个面试官开始针对我的简历轮番英语提问。说实话,每次面试,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自由问答部分,没有任何压力,可以自由地与考官交流。
有些考官喜欢问你的口译经历,有些会对你参加过的演讲比赛感兴趣,有的对你的兴趣爱好情有独钟。偶尔与考官开几个小玩笑也很能缓和气氛。考官说,我们老总喜欢引经据典,又问了我一些成语俗语的翻译,比如高处不胜寒,有钱能使鬼推磨,病树头前万木春,等等,我都一一作答。
整个面试长达一个小时。我觉得整场面试很放得开,表现得也很轻松,因为据上午的CANDIDATE说同传考试全是专业词汇,所以当时就觉得录取希望不大,就轻松上阵了。
当天面试结束后,HR经理告诉我,“恭喜你,你被录取了!”。我当时惊喜得只想到一个电影的名字:幸福来敲门。
这次招聘属于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HR说,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这个职位已经有整整一年,期间面试了许多翻译,包括很多有汽车行业经验的人,但都觉得差强人意,职位一直空缺。
在我面试之后,他们认为我资质出色,本科在国内外辩论大奖赛上屡获奖项、研究生两年口译经历丰富、兴趣爱好广泛,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认为虽然我缺乏经验,但只要短期加强学习,会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决定录用我。
第一次听到这种评价,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更多的是一种受到重视的感动。本来,这并不是一个针对应届生的职位,要求有三到五年的汽车经验。没想到,没有任何行业经验的我竟然拿到了这个OFFER。
说到这里,我觉得对环球的老总十分歉疚。当初参加环球的高翻面试时,老总充分肯定了我的口语和应变能力,在一群优秀的高翻学生当中选择了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还给我开出所有应届生的最高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