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7日漏签0天
葛沽吧 关注:16,790贴子:411,68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108回复贴,共8页
  • ,跳到 页  
<<返回葛沽吧
>0< 加载中...

回复:小故事-大道理(每日更新)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石头都能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得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好像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沙弥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冒冒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后,沙弥又来见禅师,他满脸歉疚地说:“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岩糙石都能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石头都能变成佛,还有人做不到的事情吗?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谓一生
一个年轻人虽然有正当职业,但他面对都市里纷纷乱乱的物欲生活,感觉自己的生活枯燥无味,心里一直闷闷不乐。这天,他去找一位据说有法术的高僧释疑解惑。
  他向高僧施礼后,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想摆脱这种枯燥的生活,请您帮我很快实现这个愿望。”
  高僧:“好吧,先谈谈你的理想。”
  年轻人:“拥有一个很大的公司,招收上千名职员为我工作。”
  高僧:“然后呢?”
  年轻人:“赚很多很多的钱。”
  高僧:“然后呢?”
  年轻人:“依山傍水盖一座世上最豪华的别墅。”
  高僧:“好吧,一切你想要的都可以得到。你得到了一切你想要的,你希望每天怎样过呢?”年轻人面对这个问题,一时不知怎样作答,沉默了。高僧说:“你可以回去了,想明白的时候再来找我。”
  两天以后,年轻人兴冲冲地跑来,累得气喘吁吁,来不及施礼,便心急如焚地向高僧回答了两天前的问题:“我希望实现理想后,每天无忧无虑地在我家门前清澈的小河里游泳,因为我太喜欢游泳了,只要能让我每天游泳,我就能感到快乐。而且,而且……”年轻人脸上泛起了羞涩暖昧的笑,“那儿有好多好多身材好看的女人可以看,还可以……”
  “只是想在那儿游泳吗?”
  “是。”
  “每天?”
  “是。”
  “不反悔?”
  “是。”
  话音刚落,他发现周围一切都变了,皮肤冰凉冰凉,有一些水草在身下缓缓摇摆,有一些鱼在他面前很傲慢地游过。原来,他自己也变成了鱼。岸边,果然有一群天仙似的少女在洗澡。他游啊游,游啊游,慢慢地,慢慢地,他忘掉了悲伤,忘掉了身世……
  一百年以后,一个在岸边思考人生的人突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条小鱼正逆水而行,它奋力挣扎的姿态很可怜。见到有人在关注它,它就向他游过来。开口说话:“您好,请问这儿离黄河还有多远?”
  “黄河?”那人惊叫,“至少还有一百里。”
  小鱼叹了口气,很郁闷地继续向前游,那人问小鱼:“你为什么要逆水而行?你要去黄河干什么?”
  小鱼回答:“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做了一百年的鱼,每天这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实在枯燥。我想你们人间多美好啊,生活绚丽多姿。我就去拜访一个老和尚,和尚说:‘你要想做人,必须得自己奋斗。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努力向黄河的源头进发,如果你能游进黄河,你可以做一个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如果你能游到黄河的源头,你可以做一个有正当职业的人。’我想,人必须有了正当职业才不会枯燥,所以我一定要游到黄河的源头。”
  那人摇了摇头,长叹道:“子非人,焉知人世。和你一样,人都在试图摆脱枯燥的现状,去寻找所谓幸福的源头,追求所谓生活的结果。岂料,惟一不枯燥的是努力从一个枯燥到另一个枯燥的过程本身。”


2025-07-27 13:3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找长寿
从前, 有甲乙丙三个好友,在茶馆相聚,谈到人生是如何美好,都想延年益寿,去享受今后更美好的时光。
  甲说:“山里有两位年龄较高的老和尚,他们都在百岁开外,身体还非常健康。我们不如去那里走访一下,他们一定有长寿秘方。”
  乙丙二人沉思片刻,赞同了。
  他们到了第一座庙,和尚们热情接待。饭前,他们心想:我们是远方来客,席上一定是美酒佳肴,待饭后好好地向老人讨教长寿之道。
  开饭了,和尚们奉上一盘盘白菜烧豆腐和玉米馒头,并有几位老人上来作陪。席间,老人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们这里只有这样的饭菜招待客人,实在不成敬意!”饭后,他们向老人讨教长寿秘方时,老人笑笑说:“我们出家人,一无文化,二不通医,只是终年劳作,杂食充饥而已,哪有长寿秘方可言。”
  他们一行三人,耳语一阵,同和尚们话别了。路上,甲说:“秘方既无、饮食也差,我回家了。”
  甲走后、乙丙二人继续去找另一位老人。到了那里,招待如前。只见和尚们忙忙碌碌,十分勤快。尤以百岁老人为最。全庙百人以上的饮用水,都是老人一个人从山下深泉里提上山的。每天早晨,他第一个起床去提水,水提足后,又是他第一个拿起农具带着弟子们下田去干活,干得同年轻人一样,不知疲倦。
  光阴似箭,冬天到了。在滴水成冰的早晨,当乙丙二人还在热被窝时,老人就第一个踏着冰霜,做操、打拳、开始冬令早练。直至全身出汗脱衣服,脱到赤膊为止。而乙丙二人在旁观被冻得鼻流清涕,直打哆嗦。
  乙耐不了,又向第二位老人请教长寿之道。老人只说一句“生命在于运动”便沉默了。
  好逸恶劳又弱不禁风的乙,再也呆不下去,回归故里了。只有丙从中悟出一点道理坚持未走,并效仿之。结果,他也健康地成为百岁老人。
  甲乙二人“有眼不识泰山”,与自己想找的“东西”擦肩而过,终因身体早衰、多病、沦为事与愿违的短寿人。
  其实,“素菜杂食能保健、适当运动可延年”正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师的结局
大师在他的国度已被人称为大师很多年,患了不治之症且时日无多。至于具体病症为何,则随着时光流逝,与他究竟是歌剧、话剧还是什么戏曲的演员一样,不为人所记得。
   在经历了与病魔的漫长斗争之后,他突然而又终于提出,准备停止徒劳的努力,把最后的时间留给他的观众。人们被他的敬业精神和意志感动,商家看到了提早到来的商机———原本预计的显然是在他逝世时———业界刚看到了真正的楷模,于是皆用最大的热情为大师筹备一生的谢幕演出。
   演出当天座无虚席,大师所在领域的顶尖高手纷纷到场助阵,一一登台自陈荣幸与伤感;二三流的圈内人也少长咸集,好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占据一席之地。在精彩不逊于许多传奇演出的垫场戏之后,人们期待着主角的登场,但没有等到。
   大师的夫人,同时也是演出的主持人,面带戚容走上台,三缄其口之后才宣布:大师没有撑到最后一刻,已在不久之前死于后台。
   全场骚动之中,未亡人风度可敬地提出:为感谢众人的莅临,将播放一段大师生活的录像片断,来替代没能实现的演出。
   现场的工作人员不愧是召集来的一流人马,在意外中体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舞台改成播放厅不过花费了十几分钟。
   所有原本打算登台的配角演员都和观众一起坐到了台下,没有座位的他们甚至席地而待,每个人都带着崇敬的沉默看投影在幕布上的大师:起床。梳冼。吃一顿最简单的早点。在衰老的容颜上化妆。逗玩笼中的鹦鹉。读书。散步。在庭院里清唱和念白。
   “片断”近似偷拍,没有任何剪接,长得好像没有尽头。人们开始窃窃私语。敏锐者已经察觉到这是一整个不间断拍摄的长镜头,记载的是分分秒秒的“真实”,不加雕琢。
   失去耐心的人开始偷偷离去,起初三三两两,随后就成为了洪流。当影片接近尾声时,座位上已只剩下几个人。幕布上的大师出门上车,又从车中下来。走进剧场,走进后台,走向自己的化妆室,为自己倒了几粒药丸,吞了下去。录像结束于大师唯一正对着镜头的一次微笑,伴随着一声轻不可辨、几乎靠读唇才能发现的“谢谢”。
   剧场中仅存的那几个人中有一半开始鼓掌,并且越来越大声,为这以生命为祭礼的演出喝彩;另一半的人举着手,等待着夫人从幕后推出活着的大师,准备献上自己对这以假乱真的演技和巧思的敬意。
   故事结束在这里,对两种美的最狂热的爱好者在这里被拣选了出来。
   没有人知道结局如何——也许这才是大师想要的结局。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分钟智慧
白纸上的小黑点
  有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
  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
  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如果你的脸上长了一颗痘,你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这颗痘上,还是其他干净的部位?
  如果你跟某个人闹翻了,你整个的思绪是集中在这个人的身上,还是其他好友的身上?我们经常都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缺点上,以至于把问题过度放大。其实,除了这些小黑点之外,还有更多的空白,不是吗?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路曲心直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发现别人过得都很清闲,只有他一人整天在忙忙碌碌。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买的东西也大多是些比较轻便的。而十年来方丈一直让他去寺后的市镇,要翻越两座山,道路崎岖难行,回来时肩上自然还多了很重的物品。于是,小和尚带着诸多不解去找方丈,问:“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低吟了一声佛号,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发现方丈正站在寺的后门旁等着他。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小和尚不明所以,侍立在一旁。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方丈睁开眼睛,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几个月后,寺里忽然严格考核众僧,从体力到毅力,从经书到悟性,面面俱到。小和尚由于有了十年的磨炼,所以在众僧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出来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在众僧羡慕和钦佩的目光中,小和尚坚毅地走出了寺门。这个当年的小和尚就是后来著名的玄奘法师。在西去的途中,虽水阻山隔,艰险重重,他的心却一直闪耀着执著之光。
  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谁和自己在一起
老禅师带着徒儿下山化缘,归途中遇见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迈老抠。
  老禅师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抠,徒儿有些不情愿,撅着嘴嘟囔:“师傅,我们以后的口粮可全在这儿了。”老禅师打句佛语,问徒儿他们身上的银两和干粮共有多少。徒儿说:“干粮仅够三天,银两才化得五两白银。”老禅师颔首微笑道:“干粮三日总有食完之时,白银五两不足以修缮一座破庙,但与一无所有的人相比,我们师徒已属幸哉。”说完,老禅师留下了三两白银和师徒二人两天的口粮,随后转身离去。
  一路上,老禅师见徒儿闷闷不乐,便道:“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徒儿似懂非懂,恭谨道:“是,师傅的教诲弟子会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弟子振兴寺庙,财粮广积,定要济助穷苦百姓。”谁知老禅师听了却轻叹着摇头。几年后,老禅师油尽灯枯,圆寂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翕动着嘴唇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最后一句话。
  年轻的徒儿继承师住后果然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寺庙筹建完毕,一定谨遵老禅师的教诲去广济百姓,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却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吧。时光荏苒,等徒几年至耄耋,寺庙已是殿碧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却因忙于建庙,疏于善事,最终没有做过一件有公德的事情。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顿时号啕大哭。但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一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帮助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之后才去为之,要知道力所能及的援手才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他发现观音的像前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你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道。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着说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则关于佛的趣谈,让人深思,让人回味。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是遇事喜欢求别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概就是因为遇事只求自己吧。苏东坡与佛印大师探讨佛学,苏东坡问:“世人皆求佛,佛求谁?”佛印回答:“佛求自己!”
  佛家都大彻大悟了,可生活中总有些人至死还没有悟。
  西方有这样一个故事:洪水来了,虔诚的教徒不停地祈祷上帝救助。大水漫上了教堂的台阶,一块木板漂过来,上面的人喊他:“把手伸过来拉住!”他拒绝了:“不,多谢了。我相信上帝,上帝将会拯救我。”
  水位不断上涨,他继续祈祷。这时,一艘汽艇飞驰而来,驾驶员扔过来一个拴着绳子的救生圈,焦急地冲他喊道:“快抓住!我把你拉上来!”对上帝无限信任的教徒又一次拒绝了:“不要担心,我相信上帝,他会来救我的。”
  最后,洪水淹没了教堂,教徒紧紧抓住教堂的尖顶不敢松手,身体被波浪打得摇摇晃晃,一架直升飞机飞到了他的头顶并放下了绳梯。驾驶员冲他喊道:“抓住绳梯上来!”对上帝的虔诚让他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不要担心,我相信上帝,他不会抛弃我的!”
  水继续上涨,教徒被淹死了。这位虔诚的教徒不是死于洪水,而是死在对上帝的过分依赖上,死在自己的手里。他至死都没有明白:自己是自己的敌人,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上帝,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你自己不伸出手来,谁能救你?命运的缆绳要靠自己努力握住,而不是靠上帝。
  人生从不按照提前安排好的剧情发展,谁都难以预料将来会发生什么;人生没有完全纯净的天空,烦恼、痛苦、磨难是生活中弥漫着的灰尘。不要害怕磨炼,不要逃避苦难,不要拒绝风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自信。正如《国际歌》中所唱到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青春的地盘应该由自己做主,也只能由自己做主!


2025-07-27 13:2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简单
一个大师收了五个学生,这五个学生都是学业有成却事业落败之人。他们慕名而来,专为请教大师为人处世创业交际之道。大师尽力而为,所传之道却很简单,书传人言都有。归纳起来也就是常人都能顺口说出的几句话,似与繁杂诡异的现时世道相隔甚远。很简单,不几日也就算“毕业”了,五个学生中四个似有所悟,只有一个面露不屑之色,大师看在眼中,笑说:“好了,你们都可以出山了,分头去闯荡吧!”
  那个心有不然的后生名叫米奇,他是五人中学业最精,智商最高的一个。
  分手后,米奇四处闯荡竭尽全力,处处皆有胜迹,精明老到出了名,败在他手下的竞争者不计其数,但他却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从旁中招,莫名其妙就败下阵来,机缘总是输给人缘。他一次次爬起来再战,他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他必须让自己更精明更阴狠,处处如临大敌,处处留心设防,很苦很累,但到头来还是一不留神跌回原地。如果说世道如此在所难免,但那四个师兄弟却成功了,各主一方大业。
  米奇觉得太离奇了,又去找那位大师,要问一个明白。
  他问大师:“我的才能与他四个相比如何?”
  大师说:“你远在他们之上!”
  “那他们是凭什么成功的?”
  “简单!”
  大师说:成大器所需的第一要素不是才能,而是对社会对他人的诚信,是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为人处世最简单的道理——才能加嫉恨的复杂等于失败,才能加诚信的简单等于成功!简单——往往是大才之人最为缺乏的才能!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弘一法师鞠躬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最讲认真,凡事皆认真。叶圣陶之孙叶兆言《陈旧人物》载:
  有次给学生上音乐课,一群学生围着他,看他弹琴,有个学生放了一个臭屁,熏得大家分神。下课了,李叔同十分认真地说:“以后方便,请到外面去。”说完向大家深深一鞠躬。
  上课时,有同学出门时重重摔门,他立刻追上去,满脸和善地请他不要如此,照例认认真真一鞠躬。学生们说,李先生的鞠躬比什么都厉害。
  有个学生偷了同学东西,学监夏尊求教对策。李说,这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监应先向学生认错,然后宣布偷者站出来,如没人站出,老师就谢罪自杀,君子无戏言,说得这么重,学生定会站出来。夏是李的好友,虽认同李的说法,但顾虑学生不站出来当如何。李叔同非常认真地说:“那就自杀,不能欺骗学生。”夏上有老下有小,犹豫了一天,还是采取了别的办法。
  刘质平是李叔同的音乐传人,在日本留学无经济来源。为帮助弟子并使他放心,李叔同认认真真给弟子写了一封信,细报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让刘质平吃了定心丸。李叔同后来出家做和尚,出家前,备了一大笔款子,供刘读书至毕业。款未凑齐时,李写信说:“此款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
  上述四例,充分说明李叔同“凡事认真”、“最讲认真”。对此,人们可能有不同看法,觉得他是否有“小题大做”之嫌,对待生命是否有失敬畏、过于轻率。但其认真精神难能可贵,非常人所能。最后一例,简直令人五体投地。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
  当他为一座佛寺雕刻的佛像落成的时候,附近几里的人都跑来观礼,人人都为那座佛像的庄严伟大而赞叹不已。
  只有一个穿着脏衣服的小孩,一边挖鼻孔,一边说:“这佛像雕得不好!”
  众人都回头看着孩子,孩子换了另一边的鼻孔挖着:“这佛像真的雕得不好!”
  大家就奇怪地问他:“为什么雕得不好?”
  小孩子说:“这佛像的手指太粗、鼻孔太细,佛没有办法挖鼻孔。”
  众人纷纷斥责孩子:“小孩子懂什么,佛又不是孩子,怎么会挖鼻孔?”“佛的鼻子怎么会痒?”
  当大家议论完了,发现雕佛像的工匠不见了,由于太羞愧了,连庙里的工钱也没有拿。
  这是我小时候听乡里老人说的故事,这故事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那逃走的工匠后来发奋图强,终于成为闽南一带雕佛像的大师。
  由于佛离开我们太久了,我们往往把佛神化,而忘记佛也是由人做起的,如果佛连自己的鼻孔都挖不到,还谈什么普度众生呢?
  可惜,现在大部分工匠造的佛,都是自己挖不到鼻孔的。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切都在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
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一个下午,师父起身,没说一句话,打个手势,他把一休领回寺内。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一休关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师父的旨意,独坐门外,思悟师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不再明晰。
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开寺门,走了进去。
师父问:“外面怎么样?”
“全黑了。”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外面,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领悟了师父的苦心。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物我合一
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才华都狠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谈学论道,互不相让。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
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
秦少游一听,马上反驳说:“虱子哪里是人身上的垢秽变的?它是人身上穿的衣服里的棉絮所变的。虱子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决定第二天去请教佛印了元禅师,以做公断。
苏东坡求胜心切,先私下去找佛印禅师,请他务必“帮忙”,说虱子是人体的垢秽变的。苏东坡走了以后,秦少游也来找佛印禅师,请他说“虱子是衣服里的棉絮生出来的。”
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所以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都以为自己稳操胜算。
第二天,当三人见面时,佛印禅师就说:“虱子的头是从人体的垢秽中生出来的,虱子的脚是从衣服的棉絮里长出来的。”
禅师做了这么一次巧妙的和事佬,有诗云: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首诗告诉我们“物我合一”的道理。外在的山河大地,也就是我们内心的山河大地;外在的大千世界,也就是我们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没有分别。我们如果把物、我调合起来,好比一棵树,虽然接受同样的阳光、空气及水分,但是各个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彼此又能无碍的共存於同一株树。
因此,宇宙世间在现象上尽管千差万别,在禅的本体上,还是一个。


2025-07-27 13:1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天津瑞森特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宽窄都是路
禅师有两个弟子,每天早上,两个弟子都要去山下村东头的路口边挑两担水。起初,两个弟子都沿着山上的大路走,半个小时后即可返回。有一天,小弟子发现了一条通往山下的近道,只是路面崎岖、坎坷,所以很少有人走。两个弟子就这样每天挑水,小弟子坚持走小路,大弟子坚持走大路。
  直到有一天,寺院来了第三个弟子。令禅师意外的是,第三个弟子每天总是最先完成挑水任务,两位师兄不论如何努力,总是赶不上他。
  这天早上,禅师便问第三个弟子是如何超越两位师兄的。弟子淡淡一笑,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第一担水走小路,第二担水走大路罢了。因为小路容易因洒出水来而变滑,第二次就不能够再走。而大路早上挑水的人多,由于第一次节省了时间,正好赶在了他人拥挤的缝隙,从而节约了时间。”
  ——的确,人生宽窄都是路,大路人人想走,平坦但是拥挤;小路都不愿走,崎岖但距离近。走什么路,并无定法,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打破常规,既要学会走宽路,也要学会走窄路,这样的人生,才会超越他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108回复贴,共8页
  • ,跳到 页  
<<返回葛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