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章节测试答案免费分享网课答案daanplus.com
1、亚里士多德发现有些恒星在埃及能够看到但在希腊却看不到,于是他断言
A、地球是球形的,具有确定的大小。
B、恒星在快速运动。
C、恒星的光变很快。
D、地球的形状是无限大的平面。
答案:A
2、中国“天眼”是一台口径500米的望远镜,它的工作波长在哪个波段?
A、光学
B、红外
C、射电
D、紫外
答案:C
3、比邻星距离我们大约4.3光年,假设比邻星上有智慧文明,我们发射无线电信号和他们联系,要至少等待多长时间才能收到答复?
A、4.3年。
B、8.6年。
C、4.3分钟。
D、4.3小时。
答案:B
4、当一个天体远离我们时,它的光谱中的谱线波长将会如何变化?
A、变长(即红移)
B、变短(即蓝移)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A
5、绝对温度(也称热力学温度)的单位为开,日常生活中的摄氏温度的单位为度,它们的温度间隔是相同的,但绝对温度0开对应摄氏温度零下-273度。人的体温大约是摄氏37度,对应的绝对温度是310开,因此人体的热辐射主要处于哪个波段?
A、可见光
B、红外
C、射电
D、紫外
答案:B
6、比太阳重40倍的恒星的寿命只有1百万年,如果它位于距离250万光年之外的仙女座星系中,当我们观测到星光时,这颗恒星实际上已经死亡了。
答案:对
7、天文学家用1天文单位代表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冥王星距离太阳大约30-50天文单位,它大体代表了太阳系整个疆域的大小。
答案:错
8、为了解释行星的逆行现象,地心说假设行星沿着本轮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本轮中心沿着均轮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对
9、由于宇宙始终在膨胀,虽然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但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却达到460亿光年。
答案:对
10、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金星,发现它具有和月亮类似的盈亏现象,从而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答案:对
11、表面温度越高的天体,颜色显得
A、越蓝。
B、越红。
C、越黑。
D、越黄。
答案:A
12、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A、氢。
B、氦。
C、碳。
D、氧。
答案:A
13、太阳的能源来自于
A、星体的引力收缩。
B、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
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小行星的撞击。
答案:C
14、如果太阳核心的温度达不到目前的温度(约1500万开),它将
A、坍缩。
B、不变。
C、膨胀。
D、爆炸。
答案:A
15、在恒星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总质量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无法判断。
答案:B
16、恒星光谱中的吸收线是在恒星大气中产生的。
答案:对
17、通过分析恒星光谱,天文学家可以得到恒星的温度、化学组成等性质。
答案:对
18、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极小,但拥有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答案:对
19、太阳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开,因此原子核具有非常高的速度,但依然不足以克服它们相互之间的(同性电荷产生的)排斥力,需要依靠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才能发生相互碰撞产生核反应。
答案:对
20、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具有特定能量的光子后可以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答案:错
21、天体的亮度
A、与天体的光度和距离成正比。
B、与天体的光度和距离成反比。
C、与天体的光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与天体的光度成反比,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C
22、恒星的距离越远,
A、视差越小。
B、运动速度越高。
C、光度越高。
D、颜色越红。
答案:A
23、什么是造父变星?
A、具有周期性光变的恒星。
B、发生剧烈爆发的恒星。
C、濒临死亡的恒星。
D、具有特殊光变的白矮星。
答案:A
24、下面哪一类天体可以作为“标准烛光”用来测量距离?
A、中子星
B、白矮星
C、超巨星
D、造父变星
答案:D
25、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发现银河系中的星团大体是球对称分布的,中心位于
A、人马座
B、猎户座
C、太阳的位置
D、天琴座
答案:A
26、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证据是
A、绝大部分星系的谱线发生了红移,并且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
B、恒星在逐渐老去。
C、所有的星系都在转动。
D、星系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答案:A
27、星座是彼此距离接近的恒星构成的组合。
答案:错
28、上弦月时,月亮在太阳刚落山时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答案:对
29、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最早通过观测发现,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是扁平状的。
答案:对
30、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首次证实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答案:错
31、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其原子核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碳14是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形成的,然后迅速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动植物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并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当它们死亡后即停止呼吸碳14,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如果测得某古树木内的碳14含量是原含量的1/4,可以估计该树木大约生活在大约
A、5700年前。
B、11000年前。
C、17000年前。
D、无法判断。
答案:B
32、帕特森在测量陨石中铅元素的含量时发现每次测量结果差别都大,后来发现原因是
A、测量方法不对。
B、环境中有大量的铅。
C、铅元素衰变得太快。
D、测量误差导致。
答案:B
33、星团是由几百到几百万颗恒星组成的集团。原初巨大的气体云在引力坍缩的过程中不断分裂成很小的团块,这些小团块通过收缩凝聚成为恒星的胚胎,因此星团内的恒星具有共同的起源。一般来说,星团内的恒星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年龄。
C、大小。
D、亮度。
答案:B
1、亚里士多德发现有些恒星在埃及能够看到但在希腊却看不到,于是他断言
A、地球是球形的,具有确定的大小。
B、恒星在快速运动。
C、恒星的光变很快。
D、地球的形状是无限大的平面。
答案:A
2、中国“天眼”是一台口径500米的望远镜,它的工作波长在哪个波段?
A、光学
B、红外
C、射电
D、紫外
答案:C
3、比邻星距离我们大约4.3光年,假设比邻星上有智慧文明,我们发射无线电信号和他们联系,要至少等待多长时间才能收到答复?
A、4.3年。
B、8.6年。
C、4.3分钟。
D、4.3小时。
答案:B
4、当一个天体远离我们时,它的光谱中的谱线波长将会如何变化?
A、变长(即红移)
B、变短(即蓝移)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A
5、绝对温度(也称热力学温度)的单位为开,日常生活中的摄氏温度的单位为度,它们的温度间隔是相同的,但绝对温度0开对应摄氏温度零下-273度。人的体温大约是摄氏37度,对应的绝对温度是310开,因此人体的热辐射主要处于哪个波段?
A、可见光
B、红外
C、射电
D、紫外
答案:B
6、比太阳重40倍的恒星的寿命只有1百万年,如果它位于距离250万光年之外的仙女座星系中,当我们观测到星光时,这颗恒星实际上已经死亡了。
答案:对
7、天文学家用1天文单位代表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冥王星距离太阳大约30-50天文单位,它大体代表了太阳系整个疆域的大小。
答案:错
8、为了解释行星的逆行现象,地心说假设行星沿着本轮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本轮中心沿着均轮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对
9、由于宇宙始终在膨胀,虽然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但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却达到460亿光年。
答案:对
10、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金星,发现它具有和月亮类似的盈亏现象,从而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答案:对
11、表面温度越高的天体,颜色显得
A、越蓝。
B、越红。
C、越黑。
D、越黄。
答案:A
12、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A、氢。
B、氦。
C、碳。
D、氧。
答案:A
13、太阳的能源来自于
A、星体的引力收缩。
B、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
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小行星的撞击。
答案:C
14、如果太阳核心的温度达不到目前的温度(约1500万开),它将
A、坍缩。
B、不变。
C、膨胀。
D、爆炸。
答案:A
15、在恒星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总质量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无法判断。
答案:B
16、恒星光谱中的吸收线是在恒星大气中产生的。
答案:对
17、通过分析恒星光谱,天文学家可以得到恒星的温度、化学组成等性质。
答案:对
18、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极小,但拥有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答案:对
19、太阳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开,因此原子核具有非常高的速度,但依然不足以克服它们相互之间的(同性电荷产生的)排斥力,需要依靠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才能发生相互碰撞产生核反应。
答案:对
20、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具有特定能量的光子后可以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答案:错
21、天体的亮度
A、与天体的光度和距离成正比。
B、与天体的光度和距离成反比。
C、与天体的光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与天体的光度成反比,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C
22、恒星的距离越远,
A、视差越小。
B、运动速度越高。
C、光度越高。
D、颜色越红。
答案:A
23、什么是造父变星?
A、具有周期性光变的恒星。
B、发生剧烈爆发的恒星。
C、濒临死亡的恒星。
D、具有特殊光变的白矮星。
答案:A
24、下面哪一类天体可以作为“标准烛光”用来测量距离?
A、中子星
B、白矮星
C、超巨星
D、造父变星
答案:D
25、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发现银河系中的星团大体是球对称分布的,中心位于
A、人马座
B、猎户座
C、太阳的位置
D、天琴座
答案:A
26、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证据是
A、绝大部分星系的谱线发生了红移,并且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
B、恒星在逐渐老去。
C、所有的星系都在转动。
D、星系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答案:A
27、星座是彼此距离接近的恒星构成的组合。
答案:错
28、上弦月时,月亮在太阳刚落山时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答案:对
29、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最早通过观测发现,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是扁平状的。
答案:对
30、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首次证实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答案:错
31、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其原子核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碳14是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形成的,然后迅速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动植物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并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当它们死亡后即停止呼吸碳14,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如果测得某古树木内的碳14含量是原含量的1/4,可以估计该树木大约生活在大约
A、5700年前。
B、11000年前。
C、17000年前。
D、无法判断。
答案:B
32、帕特森在测量陨石中铅元素的含量时发现每次测量结果差别都大,后来发现原因是
A、测量方法不对。
B、环境中有大量的铅。
C、铅元素衰变得太快。
D、测量误差导致。
答案:B
33、星团是由几百到几百万颗恒星组成的集团。原初巨大的气体云在引力坍缩的过程中不断分裂成很小的团块,这些小团块通过收缩凝聚成为恒星的胚胎,因此星团内的恒星具有共同的起源。一般来说,星团内的恒星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年龄。
C、大小。
D、亮度。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