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8日漏签0天
中国艺术研究院吧 关注:9,962贴子:81,71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国艺术研...吧
>0< 加载中...

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概论711和611真题详细解答和复习思路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松风阁书法日讲🐾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网

友说711(图二)要复习美术史,我感觉也没必要吧,来看看图二,真正涉及美术的,就这四个,而且全部可以在艺术概论艺术学概是找到响应答题内容。所以买啥一堆书啊 你自己这俩本啃好了不香吗?
写意(王宏建艺术概论艺术门类美术p90 彭吉象在造型艺术绘画一节第三版p120
这个写意前年611作为大题考察的,但是这个都是明牌,应该都知道的吧不算难)
丰子恺(彭吉象,艺术鉴赏第二节第三版p363. 虽然没细讲,但是作为名词解释书上足够用了)
梵高(彭吉象 造型艺术一章,再现性与表现型 第三版p141)
留白(王宏建艺术概论 p90,彭吉象意境一节第三版p337),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几乎全部考题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
有些机构出的资料也这样,每一次考完都说自己的笔记压中了原题,实际上他的笔记也是来源于彭吉象和王宏建的这两本书
说这个的意思,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如果你不是美术专业出身的,而且你考的是711,那我建议你就是直接把彭吉象象的艺术概论,还有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好好的去学习一下,这两本书虽然是一本理论上的书,但是它里面有大量的例子和文化常识,他更像一种普及,这些常识也是考点,不需要你特别的去买其他的资料,只要把书考好了,都好说。
我考得是611,但是感觉也一般,可能我跨考的原因,名词解释没问题,思无邪,王国维,文心雕龙,等待戈多都是在我认识范围之内,而且这两本书都有涉及,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啃好书,比啥都强。
索性分析一下大题情况,我也忘了自己考的具体啥内容,姑且按网上回忆版分析,
艺术欣赏差异性和共同性 本质就是艺术欣赏审美的再创造(王朝闻说的)和艺术欣赏的主体性,一致性,理解起来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始终都是哈姆雷特,而不是麦克白。只答变异和共同是不全的,之所以变异共同 还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欣赏的时候进行了主观的在创作。当然还有其他切入角度。
现实主义的特点或者有关现实主义艺术,这个也是明牌 相关涉及到知识点就是艺术的再现表现然后加上王宏建在p262第三版艺术创作方法,潮流和流派那里的介绍,妥妥的
论述题考的活
比如艺术经典,本质就是问你经典现在啥有啥用,你说有啥用,对艺术家来说,肯定是继. 创新,民族性,世界性,写上,妥妥的
对艺术史论家来说,他研究的就是经典,这就涉及到艺术批评
对于艺术欣赏者来说,那就是文化修养,是艺术陶冶涉及到艺术教育审美到问题
这三个方面可以全都写,也可以自己选一个角度深入写
第二题就更活了,啥是非艺术品?最简单的思路就是把飞艺术品缩小为不好的艺术品,坏的,糟糕的,为啥糟糕,因为他提现不了艺术家的审美,没有反应现实,没有审美性,对艺术研究没有推动作用,对艺术欣赏者没有教育意义
当然我这样很武断,毕竟飞艺术品和艺术品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但是考场上,化繁为简,你可能想不到那么全,先给定一个范围,然后告诉读者我就是在这个范围讨论的,至于你说我的问题不对,那对不起,超过这个范围了,不在我讨论之列,这也是很多人做学术,写论文很讨巧的方法
第三个我是直接放弃的,但是会打起来也比较容易,小学都学过语文,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哪些方面,外貌,心理,动作,语言,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要答,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世界观思想方面谈他们的差异性 他们艺术主张,艺术手法,艺术态度,他们视野,职业状况,中国古代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做官的体制内的,文人,所以思想儒道佛,更保守更信奉前任经验,,更有承接性,外国呢,五花八门,他往往一个人研究好多领域,你看达芬奇,解剖人体,研究飞机,他们大部分都是为“金主爸爸”画画,职业性很浓,世界观更强调创新,不落窠臼。
711大部分题都是明牌,书上有答案,直接写,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是一个审美距离 让很多人难受 你直接不选不就行了,非得写,那有的说了,朱光潜谈美论述过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大家说的距离才能产生美 。
如果你当时非的选,而且自己还不会咋办,很简单转化啊,审美距离,你可以这样先画个圈子,自己的熟悉的东西,太近的,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反而那些离你远点新奇的东西引起你注意,因为他们跟你生活保持了足够的距离,深入谈可以联系审美功利性,浅一点直接说这个对艺术家创新,继承民族性世界性有关。逻辑上说的通,而且还自洽 。
说来说去,只想说明一点,会了书本,啥问题都不是问题. 看你思路咋转变。
如果你审美距离创新想不起来,审美这俩字你总得有点说的吧,再怎么距离,他都是审美的。所以总能回到书上来。
所以我的一个观点是艺术概论和美术史,他不一样,艺术概论,只要你理解了他,非常的活泛,每个题目都有不同的解法,甚至是怎么写都怎么对?但是如果你不理解这背后的一个原理,看不懂的话,那其实这些题是很难做的
一些史论,他看起来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他比较难的就是实际,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名词,人名地名,时间等等,特别的眼花缭乱,让人找不到重点,我觉得这是史论的一个难点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国艺术研...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