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http://www.douban.com/review/2714427/
西德尼·卡顿,这是我看完这部作品后一直回荡在脑子里的名字,他不是主角,起码不是第一主角,但我相信,他是看完这部作品后很多人不用选择而自然的会记住的人。
有人说卡顿写的是狄更斯自己,如果是,那么我想我该感得荣幸,因为这是一个我期盼而终于未能完成的自我,我记住他,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些破碎的梦,那些未成型的梦,那些遥远的过去甚至那些未知的将来,那个我极想成为而终于不可能成为的人。
消沉。这是卡顿的第一个专名词,他的消沉不同于当下许多青年的堕落,他的自我放弃让人看到更多的无奈,虽然作品通篇并没有交代卡顿消沉的原因。那一个在所有人都注视着眼前那场生死攸关的审判时一直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天花板上的不修边幅、懒懒散散的人;那一个本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却多年只在幕后做一个不为人知的助手;那一个才华横溢却寂寂无闻的人。因为他不想努力,他找不到努力的理由。他无法说服自己努力的好好生活,他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我找不到他说服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也许只能如余华所说: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曾经有那样的机会,让他不再消沉,他也一度尝试去好好的生活。那是为他的挚爱的人,他觉得从她身上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好好生活的理由。然而不幸的是,这并不持久,当他发现一切可能都没有可能后,他选择更大的消沉——对人生一种绝望的消沉,如果说在这以前起码他还觉得爱情是他的希望的话,那么此后这一希望也随之断线。他最后的死是对消沉的救赎?我愿意是,实际这也是我觉得他所以消沉得与众不同的原因。但是换个角度,这也是最大的消沉,一个人连自己生命都放弃了还不够消沉吗?我不理解究竟是我对你的爱太深还是我把生命看得太轻所以我那么轻易的放弃?
牺牲。这是卡顿的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专名词。撇开最后他代达奈去面见圣吉洛廷(斩斧),当然无可否认这一段是整部作品的高潮,我的意思是即便我们忽略这一段的描写,我也觉得卡顿足够感人,我也觉得卡顿已经牺牲。她向露西表白的那一段:“我最后的请求是这样的:说完这个请求,我这个不速之客就不再打扰你了,我很明白,你和他没有共同点,而且你们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知道,说也没用,不过,这是我发至内心深沉的肺腑之言。为了你,为了你所热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如果我的人生经历能有幸遇上牺牲。在宁静的时候,请把我记在心里,这是我的一片真情实意。总有一天,你将建立新的关系——这些关系会更加温柔而牢固的把你和你精心构筑的温馨的家结合起来——这些最亲密的关系会使你更加美丽、快乐,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啊,曼内特小姐,当一张长得和那幸运的父亲一模一样的小脸仰望着你的脸时,当你看见重现你自己那鲜艳夺目的美丽的小宝宝蹦蹦跳跳出现在你膝下时,请你时常想起,有个人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全你身边所爱的人的生命!”我不知道这是何等伟大,我甚至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伟大,我所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这给我的震撼。我并不是个现实的人,我曾不止一次的奢求那是一段关于自己的画面,那个虔诚而无能为力的人是我!
卡顿,是那个消沉的得弃自己的人,但这却是属于他的幸福,尽管在他看来也许十分痛苦。这让我想起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郭靖决定回蒙古去跟华筝成婚,黄蓉对他说:“我也会找一个人嫁了,生儿育女,但我的心里永远只有你。”是的,我会爱着你,无论你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无论你是遥不可见还是触手可及,在我心里都为你展开一个舞台,而你也将永远是它唯一的主角。如果说金庸先生阐释的是何为互相分离的爱,那狄更斯阐释的就是何为一个人维持爱的永恒。
卡顿没有得到,也不可能得到,甚至不希望自己得到,但这无关乎他深爱着她,我甚至觉得他爱她一点也不比达奈少。我爱你,但在你幸福的时候这与你无关,而当你的不幸我的幸福(你的不幸给了我替你担当的机会,这让我幸福)降临的时候我会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排遣你的不幸。我爱你,但我深知自己的不幸,我希望在你幸福的时候能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不幸的人如此愿意为你牺牲,这是我唯一的所求,这也是我唯一的幸福!爱没有让卡顿忘记自己,这样的卡顿给我的感觉更真实。如果真的超越所有,忘乎自己,会让我觉得是一个神而不是现实的人。他还记得自己有所求,那样微薄的希求让人看到他的牺牲更可贵!
那样的消沉我做不到,那样的牺牲我可望不可即,我只能在并不安静的集体宿舍里看着那样的超我而发出轻轻的叹息。甚至担心自己的叹息惊动了遥远的上帝,而不期的得到恩赐,实际我已不奢望恩赐,而仅仅是想避免再一次的剥夺!
西德尼·卡顿,这是我看完这部作品后一直回荡在脑子里的名字,他不是主角,起码不是第一主角,但我相信,他是看完这部作品后很多人不用选择而自然的会记住的人。
有人说卡顿写的是狄更斯自己,如果是,那么我想我该感得荣幸,因为这是一个我期盼而终于未能完成的自我,我记住他,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些破碎的梦,那些未成型的梦,那些遥远的过去甚至那些未知的将来,那个我极想成为而终于不可能成为的人。
消沉。这是卡顿的第一个专名词,他的消沉不同于当下许多青年的堕落,他的自我放弃让人看到更多的无奈,虽然作品通篇并没有交代卡顿消沉的原因。那一个在所有人都注视着眼前那场生死攸关的审判时一直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天花板上的不修边幅、懒懒散散的人;那一个本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却多年只在幕后做一个不为人知的助手;那一个才华横溢却寂寂无闻的人。因为他不想努力,他找不到努力的理由。他无法说服自己努力的好好生活,他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我找不到他说服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也许只能如余华所说: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曾经有那样的机会,让他不再消沉,他也一度尝试去好好的生活。那是为他的挚爱的人,他觉得从她身上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好好生活的理由。然而不幸的是,这并不持久,当他发现一切可能都没有可能后,他选择更大的消沉——对人生一种绝望的消沉,如果说在这以前起码他还觉得爱情是他的希望的话,那么此后这一希望也随之断线。他最后的死是对消沉的救赎?我愿意是,实际这也是我觉得他所以消沉得与众不同的原因。但是换个角度,这也是最大的消沉,一个人连自己生命都放弃了还不够消沉吗?我不理解究竟是我对你的爱太深还是我把生命看得太轻所以我那么轻易的放弃?
牺牲。这是卡顿的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专名词。撇开最后他代达奈去面见圣吉洛廷(斩斧),当然无可否认这一段是整部作品的高潮,我的意思是即便我们忽略这一段的描写,我也觉得卡顿足够感人,我也觉得卡顿已经牺牲。她向露西表白的那一段:“我最后的请求是这样的:说完这个请求,我这个不速之客就不再打扰你了,我很明白,你和他没有共同点,而且你们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知道,说也没用,不过,这是我发至内心深沉的肺腑之言。为了你,为了你所热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如果我的人生经历能有幸遇上牺牲。在宁静的时候,请把我记在心里,这是我的一片真情实意。总有一天,你将建立新的关系——这些关系会更加温柔而牢固的把你和你精心构筑的温馨的家结合起来——这些最亲密的关系会使你更加美丽、快乐,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啊,曼内特小姐,当一张长得和那幸运的父亲一模一样的小脸仰望着你的脸时,当你看见重现你自己那鲜艳夺目的美丽的小宝宝蹦蹦跳跳出现在你膝下时,请你时常想起,有个人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全你身边所爱的人的生命!”我不知道这是何等伟大,我甚至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伟大,我所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这给我的震撼。我并不是个现实的人,我曾不止一次的奢求那是一段关于自己的画面,那个虔诚而无能为力的人是我!
卡顿,是那个消沉的得弃自己的人,但这却是属于他的幸福,尽管在他看来也许十分痛苦。这让我想起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郭靖决定回蒙古去跟华筝成婚,黄蓉对他说:“我也会找一个人嫁了,生儿育女,但我的心里永远只有你。”是的,我会爱着你,无论你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无论你是遥不可见还是触手可及,在我心里都为你展开一个舞台,而你也将永远是它唯一的主角。如果说金庸先生阐释的是何为互相分离的爱,那狄更斯阐释的就是何为一个人维持爱的永恒。
卡顿没有得到,也不可能得到,甚至不希望自己得到,但这无关乎他深爱着她,我甚至觉得他爱她一点也不比达奈少。我爱你,但在你幸福的时候这与你无关,而当你的不幸我的幸福(你的不幸给了我替你担当的机会,这让我幸福)降临的时候我会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排遣你的不幸。我爱你,但我深知自己的不幸,我希望在你幸福的时候能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不幸的人如此愿意为你牺牲,这是我唯一的所求,这也是我唯一的幸福!爱没有让卡顿忘记自己,这样的卡顿给我的感觉更真实。如果真的超越所有,忘乎自己,会让我觉得是一个神而不是现实的人。他还记得自己有所求,那样微薄的希求让人看到他的牺牲更可贵!
那样的消沉我做不到,那样的牺牲我可望不可即,我只能在并不安静的集体宿舍里看着那样的超我而发出轻轻的叹息。甚至担心自己的叹息惊动了遥远的上帝,而不期的得到恩赐,实际我已不奢望恩赐,而仅仅是想避免再一次的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