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生创作历程达40多年,著作甚丰,涉猎甚广,在散文、诗歌、词等领域都有上佳的表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明显,代表着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他的词作产量不高,仅有5首流传到后世,但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精品之作。范仲淹的散文,更是值得大书特书。
1046年10月17日,58岁(虚岁)的范仲淹应好友岳州(古巴陵郡)知州滕子京的邀请,为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挥笔而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旅游记录,而是借岳阳楼的大观,抒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思想。文章里面佳句迭出,产生了许多成语,而将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将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岳阳楼也因为范仲淹的这篇文章,扬名天下,成为天下四大名楼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