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吧 关注:452,948贴子:4,018,955
  • 1回复贴,共1

《大化三界之孝忍化根》上宏下渡法师宣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孝经》是讨论孝道的一部书,传为孔子所作。上宏下渡法师自2020年5月13日起不定期于网络微信群以打字的方式讲解《孝经》。本讲记为传字辈弟子据微信文字复制整理而成。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11 15:46回复
    如果大家不行孝。不重孝。这世上。一切调理众生的方法教法。无法实行。对父母不孝。自然无义。当然对老师也不会有孝义。也不乐于接受。有关徳的培养。凡是有关弄财的方法。那种课堂。人山人海。孔子说。你回原地。坐着。我给你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一段。是精华。如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去实行。就没那么多怪病。这个身体。以及身体表面的毛发皮肤。全是父母所赐。来自于父母。说直接点。不是自己的。是父母的。要有这个诚恐之心。才能作到爱惜。保护自己。没有毁坏。伤害的胆量。
    就这一点。几乎人人不以为然。这不是老封建吗?如果你真要把孝道修好。你真要爱惜身体。身体是穷人的本钱。是富人的宝贝。是修道人的法器。
    如果一个人。不爱护身体。不自爱。动不动玩自残。这样的人。很难爱护别人的身体。古人讲。君子要自爱。并不是滋润色身。而是任何时候。莫让名节受损。莫伤害自己色身。否则。令父母担忧。这是不孝。
    末世众生。大多数人。漂泊在外。老家的母亲会非常牵挂。如果你没挣到钱。但身体健康。回到家里。父母是宽慰的。反之。如果你外面发财了。但是。如果身体伤了。或者生大病了。父母内心很痛苦的。因为。在父母眼里。你就是他心身上的肉。这句古语。是揭示天下父母心。
    许多人不接受。如果你从现在起。爱护身体。善化内心。在父母面前。展现出健康阳光。就是孝。所以。一句话。为了父母的开心。爱护身体。锻炼身体。让父母感受到安慰。称为。孝之始。
    这里提到。不敢毁伤。什么毁伤。因为嗔心。而自残。叫毁。因为爱欲。而放纵享受。使身体精气神。或者肉体受损。称为伤。发嗔。行欲。是在家人。干的轮回之法。
    那么。世人往往贪爱家中父母。或者妻儿。或者钱财。或者世间的游乐。这是烦恼。佛是无上觉者。化导众生出烦恼欲望之家。必须与父母。家人割断恩爱。称为剃渡。出欲望之家。表现为。剃除须发。以表断情爱。世间恩爱。并且。将父母所生之色身。奉献给佛门。
    当须发脱落。僧衣著身一刹那。将七世父母地狱业。消去无量。业轻的父母。获生天之福。父姓。母姓。九祖超升。这是给父母最大的供养。最大的福报。也是无上大孝。剃须发。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无上荣耀的行为。但愿大家发心出家。可好。
    在古代。也有舍身取义。为国捐躯。这些行为。是父母沾光。增长父母福报的行为。舍身出家。是上上之举。不是毁伤。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始的基础上。修习智慧。增长品徳技艺。或者才华。称为建功立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这其中有的人。一生大有作为。好的名声远扬。甚至于。流芳百世。称为显耀祖先。父母也自然有好的名声。
    那么。这样的人。行孝到这一步。已经是极致。称为终。不过。从佛门来讲。大家走正道。努力修养自己。并不是一定要扬名。一切随缘。用不着达到极致。不要太累。增长品德即可。
    孔子讲到这里。收尾了。感叹了。啊。孝。始于事亲。从事奉双亲开始。古人有言。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要修事奉双亲。就算父母逝世。还要守孝三年。能作到这样的人。来世投胎为人。自然有万贯财富继承。
    中于事君。这种情况。是个人能力强大。才华过人。品德高尚。还可以近君王。或者为官。为国君办事。享受奉禄。这也是孝道的功德产生。
    终于立身。这是上面讲的。经过世间的种种努力。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名场世间。世人作为榜样。向其学习徳性。比肩其功名。是世上有的粉丝的奋斗目标。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后面。孔子念出肚子里的诗书。以验自论。《诗经》。这是上古圣贤人。各种名言汇集。必须乐修孝义仁智礼的人士。才可乐于其中。读诵无厌。大雅。高雅风雅之德。以德御行。仁于民。称为大雅。这类人。是世间龙凤。国之大材。
    其中有一句话说。文王一生。高尚徳操。无半点杀气。仁恕到了极点。以致于通晓天徳。而洞悉八封精妙。推演出。人人易懂的六十四卦。每一卦含藏君子。贤圣之智慧言词。
    所以。凡是修徳之人。以文王为榜样。视为父母祖先。时时思之。念之。当内心放逸时。会自己问自己。怎么可以胡思乱想呢?应该时时想念大德贤君文王。愿他在我身前。久久不忘。他一出现。其种种品徳。自然想起来。向他学习。也就发扬他的美德。
    各位。古人修德。以恩念大贤君王的方式。激励自己。那么。学佛之人。应该时时想佛忆佛。佛在目前。你的一言一行。向佛学习。怎么可以懈怠呢?
    阿弥陀佛。其他的。后天两点接着讲。再见。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本讲为2020年5月14日师父于微信群打字所讲。传字辈弟子根据微信群文字整理而成。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6-11 16: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