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教学吧 关注:457贴子:2,401
  • 0回复贴,共1

“模仿”是声乐初学者的必经之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模仿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
模仿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我们初步涉猎一些未知领域的知识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语言、写字、计算等等早期的学习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模仿。
对模仿的正确理解
对于声乐初学者,尤其对于儿童声乐初学者而言,利用自己的模仿能力能够帮助自己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声乐的入门级别的学习。在模仿中,不但可以修正自己在发声的错误,而且因为模仿是建立在学习对象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这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发声技巧和理解声乐艺术的美感。
“模仿”也会存在一定误区,例如:一味模仿而产生依赖性,无法独立学习;选择模拟对象不恰当,在模仿中没有用心分析模仿对象的内容和长处等情况。这些都属于无价值的模仿,不能帮助学习快速跨入声乐学习的门槛。
声乐初学者需要哪些方面的模仿?
01
语言模仿
歌唱是语言的艺术,在学习声乐之处形成规范的咬字以及合理的语感。作为初学者,可以通过视觉模仿声乐老师的嘴型、舌位以规范咬字方式,还可以通过听觉模仿声乐老师示范的合理的语感以及正确的发声位置。
02
音色模仿
音色自然是初学声乐者需要重点模仿的对象,通过适当的演唱音色方面的模仿有助于初学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演唱音色。这一点在低龄段学习者身上会更加适用,众所周知,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且模仿能力不仅局限于思维活动亦或是外在的肢体动作,他们在听觉方面的模仿能力也非常强大。
03
情感模仿
情感表达同样是歌唱的关键因素,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尤其是国内的声乐初学者而言,情感表达似乎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在学习初期需要重视情感模仿,逐步积累和完善各类情感表达的方式。
04
音乐基础能力的模仿
所谓音乐基础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节奏这些音乐实践当中的基础问题,由于不是所有声乐学习者在学习声乐之初就已经拥有完美的音准、节奏能力,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实际没有太明确的音准、节奏概念,所以声乐老师的音准、节奏示范便可以成为一个较为实用的突破口,当然,这一块最终我们还是要落实到视唱练耳的层面上来。
05
舞台表现力的模仿
舞台表现力可分为几个方面:肢体语言、舞台礼仪、表演、神态等等,之前的文章中有所涉猎,所以不再过多赘述。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初学者在这一方面需要足够的“经验累积”,比如,模仿一些较为实用的肢体语言、学习一些基本的舞台礼仪,所有这些模仿都会在未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并最终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变的效果。


IP属地:美国1楼2020-06-10 19: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