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又到了难捱的时候了,平时我开车的时候喜欢打开全部车窗吹自然风,这倒不是我不喜欢开空调,是这车开空调动力下降很多,超车提速很是费劲,并且制冷效果也就那么回事,所以索性就通风降温了。说明一下,我的车去年初买的二手,15款的手动次高配,空调不行也不是我这辆特有,开这车的朋友都清楚这车的空调是个什么效果。
今年,不能忍了,整它!老套路,先泡坛子,分析原因制定方案,然后开整。根据网上车友的维修经历,很多是更换冷媒就能提升空调的效果,从这点分析,应该是这款车的装冷媒种质量不行,车价便宜量又大必定不会用最好的冷媒,从汽车开空调后动力下降明显,间接说明压缩机功率不小,那么对应的制冷效果就应该很好才是,所以,一定是冷媒不行需要更换,原因确定了,立即着手操作,修理厂的冷媒信不过,网购电装冷媒,加注量?车上没标注,手册上没有,网上查不到!我去,这车销量这么大,没有知道加注量的吗?不管那么多,先买六瓶!六瓶不是全用在我车上,我表弟的宝马525缺氟了,一起买了,525加注量是850克,每瓶300克需要3瓶,那35有三瓶也肯定够用了,下单,到货,开干!
先干525,抽真空加氟,开空调,贼凉!心里有底后干我这辆,抽真空加氟,出问题了,低压加到2bar空调高压保护停机了,根据网上的经验,低压怠速需要加到3bar,我去,难道是冷媒不同压力也不同?放掉,直到怠速能稳定运行为止,这时摸摸空调管路,低压凉的,但没那么凉(525低压管路凉到能结露),高压管路温的,不烫手,我去,看来这车难度不小。回家查资料分析原因,冷媒没问题(525已经验证了),压力也应该是3bar(冷媒相同压缩压力也应该相同),再分析空调工作原理,高压保护应该是高压管路压力过高,电磁离合自动分离,对,高压过高了,靠!我当时没测量高压压力!换氟前怠速能稳定说明压力传感器是准的,那就肯定是高压过高了,高压高肯定是哪里堵了,那就排除低压管路,从高压管路着手,高压管路是压缩机出口到蒸发箱之间的那段,中间有管路、冷凝器、膨胀阀,检查管路没有弯曲变形,排除,冷凝器里有干燥过滤器,这个容易堵,重点检查;膨胀阀,作用类似截门,减小管路截面提高高压管路压力使其中的冷媒压缩成液态的装置,也容易堵,重点检查!
思路分析好了,开干!去朋友的修车店,他那里设备齐全(我的就是一块单表头的给冰箱加氟的表,而且没有汽车空调接口的快插头,上次是借的一个低压快插头),把氟全部放掉,拆前杠,拆冷凝箱边上的干燥过滤器,滤网是干净的,没堵,干燥袋有些脏,手头没有新的,拿化清喷了喷,找个阳光足的地方暴晒备用;接着拆膨胀阀,打开高压入口后,找到问题了,喷口处一层类似积碳的污物(没拍照请原谅,当时沾了一手的油加上阳光暴晒,只想赶紧弄完了,下面从网上摘的图片,可以了解一下)!别看只是薄薄的一层,因为喷口缝隙很小,所以它的影响很大的。老办法,化清喷,纸巾塞进去转着擦干净,再用化清喷掉纸屑灰尘,暴晒十分钟让残余化清全部挥发掉,然后装车,靠!拆时没记调节螺丝拧多少圈了!这里先描述一下膨胀阀的工作原理,膨胀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阀门,一颗钢珠挡住一个有倒角的孔,孔里有一根钢针(说针不太形象,直径有1毫米左右)顶开钢珠形成喷口缝隙,顶开的量靠连接钢针的一个内充冷媒的感温包,感温包受蒸发箱出口温度影响,热胀冷缩带动钢针调节喷口打开的量,钢珠靠一根弹簧顶住,调节螺丝调节弹簧的力度,使之与钢针的力抗衡,从而达到调节喷口缝隙大小的作用。具体可百科细看,我这里就是大白话描述一遍。


回正题,没记住调节螺丝的圈数,就从最松开始,基本上是调节螺丝表面高出阀体表面一毫米的样子(太松也行,怕螺丝脱落,两圈左右),从最松处开始调也是考虑拧过头了调节螺丝松脱导致冷媒喷出,调好后装车,干燥袋、滤网装车,然后抽真空加冷媒,朋友那里只有普通冷媒,250克一瓶,加了两罐达到2bar,看来还能加,加到三罐后低压3bar,高压15bar,低压管明显凉了,高压管热了,但不烫手,出风口温度也明显凉了,前杠装车,走人!
跑起来后感觉开空调没有以前那么费力,出风口倒是够凉!然而,问题又来了,猛地加减油门后会听到类似下护板松动反复碰撞车体的嗡嗡声,难道是下护板或前杠没装好?再仔细听又不像,琢磨了一路,到家后检查下护板和前杠,都没问题,那就是膨胀阀了,因为这次修理只动过这些部件,再缕下思路,哦,应该是调节螺丝过松,钢珠在高压下被反向挤开导致喷口打开瞬时加大,压力瞬时降低后又迅速回位减少喷口开启量,管路压力又瞬时增高,从而形成震荡脉冲,这也解释了行车时开空调动力下降减弱的现象,总结就是膨胀阀调节螺丝过松,需要拧紧,说干就干,找来5mm的内六角扳手,将膨胀阀下部的调节螺丝拧紧1/4圈(膨胀阀装车后空间受限,位置靠下,需要短内六角扳手,并且螺丝看不到,只能慢慢摸索),然后路试,这回嗡嗡声还有,但频率更高些,说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继续拧紧1/4圈,路试,嗡嗡声频率更高了,而且发生的几率更小,并出现高压保护停机现象,果断放掉一些冷媒,继续路试,直至调节螺丝拧回一圈半,也就是调节螺丝在最紧状态松半圈(只是大概,因为多次调整,每次是大概的1/4圈,调了六次,大概一圈半),嗡嗡声彻底没有了,也不出现高压保护了,手摸高低压管路,低压冰手,高压烫手,出风口凉风明显!35空调不凉的问题解决了!
然后网购电装冷媒三罐,高低压快接阀,换冷媒!别问我为什么空调凉了还折腾,强迫症患者都知道原因。冷媒到货,放空冷媒抽真空,加注电装冷媒,诶?新问题,电装冷媒一罐300克,只加了一罐,低压3bar,高压14bar,低压管冰手高压管烫手出风口温差19°,什么鬼?这车到底需要多少冷媒?先不加了,反正工具现成的,用一段时间再说。有知道的朋友,留言说一声,谢谢了!




再补充一下,冷凝箱和散热水箱之间的缝隙是30*610mm,有条件的朋友最好找两块(上下各一块)EVA泡棉或硬体海绵一类的,尺寸略大一些,塞住这个缝隙,就能改善怠速状态制冷时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因为这个车的冷凝箱和散热水箱共用一个风扇,风向为由前向后吸风(好像汽车上的都是由前向后吸风),吸风不同于吹风,流体方向能保持一段距离,吸风是哪里有缝隙哪里就能进风,风扇吸进去的风有不少是从上下两个缝隙内吸进去的,这些风对于冷凝箱是起不到散热作用的,所以要给它挡上,散热水箱比冷凝箱高了一截,档的时候不要把高出那部分挡住,否则影响水箱散热,而且挡的泡棉尽量薄一些,厚了影响行车时的散热效果,这个方法也不是我自己琢磨的,先前查资料时,有些品牌车就是有这块海绵的,因为缺失导致的制冷不佳,这车为何没有,可能设计人员认为不需要,也可能就是为了节约成本,真正原因咱也不瞎猜了,等我搞到那两块泡棉装上后试试效果就清楚了。
今年,不能忍了,整它!老套路,先泡坛子,分析原因制定方案,然后开整。根据网上车友的维修经历,很多是更换冷媒就能提升空调的效果,从这点分析,应该是这款车的装冷媒种质量不行,车价便宜量又大必定不会用最好的冷媒,从汽车开空调后动力下降明显,间接说明压缩机功率不小,那么对应的制冷效果就应该很好才是,所以,一定是冷媒不行需要更换,原因确定了,立即着手操作,修理厂的冷媒信不过,网购电装冷媒,加注量?车上没标注,手册上没有,网上查不到!我去,这车销量这么大,没有知道加注量的吗?不管那么多,先买六瓶!六瓶不是全用在我车上,我表弟的宝马525缺氟了,一起买了,525加注量是850克,每瓶300克需要3瓶,那35有三瓶也肯定够用了,下单,到货,开干!
先干525,抽真空加氟,开空调,贼凉!心里有底后干我这辆,抽真空加氟,出问题了,低压加到2bar空调高压保护停机了,根据网上的经验,低压怠速需要加到3bar,我去,难道是冷媒不同压力也不同?放掉,直到怠速能稳定运行为止,这时摸摸空调管路,低压凉的,但没那么凉(525低压管路凉到能结露),高压管路温的,不烫手,我去,看来这车难度不小。回家查资料分析原因,冷媒没问题(525已经验证了),压力也应该是3bar(冷媒相同压缩压力也应该相同),再分析空调工作原理,高压保护应该是高压管路压力过高,电磁离合自动分离,对,高压过高了,靠!我当时没测量高压压力!换氟前怠速能稳定说明压力传感器是准的,那就肯定是高压过高了,高压高肯定是哪里堵了,那就排除低压管路,从高压管路着手,高压管路是压缩机出口到蒸发箱之间的那段,中间有管路、冷凝器、膨胀阀,检查管路没有弯曲变形,排除,冷凝器里有干燥过滤器,这个容易堵,重点检查;膨胀阀,作用类似截门,减小管路截面提高高压管路压力使其中的冷媒压缩成液态的装置,也容易堵,重点检查!
思路分析好了,开干!去朋友的修车店,他那里设备齐全(我的就是一块单表头的给冰箱加氟的表,而且没有汽车空调接口的快插头,上次是借的一个低压快插头),把氟全部放掉,拆前杠,拆冷凝箱边上的干燥过滤器,滤网是干净的,没堵,干燥袋有些脏,手头没有新的,拿化清喷了喷,找个阳光足的地方暴晒备用;接着拆膨胀阀,打开高压入口后,找到问题了,喷口处一层类似积碳的污物(没拍照请原谅,当时沾了一手的油加上阳光暴晒,只想赶紧弄完了,下面从网上摘的图片,可以了解一下)!别看只是薄薄的一层,因为喷口缝隙很小,所以它的影响很大的。老办法,化清喷,纸巾塞进去转着擦干净,再用化清喷掉纸屑灰尘,暴晒十分钟让残余化清全部挥发掉,然后装车,靠!拆时没记调节螺丝拧多少圈了!这里先描述一下膨胀阀的工作原理,膨胀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阀门,一颗钢珠挡住一个有倒角的孔,孔里有一根钢针(说针不太形象,直径有1毫米左右)顶开钢珠形成喷口缝隙,顶开的量靠连接钢针的一个内充冷媒的感温包,感温包受蒸发箱出口温度影响,热胀冷缩带动钢针调节喷口打开的量,钢珠靠一根弹簧顶住,调节螺丝调节弹簧的力度,使之与钢针的力抗衡,从而达到调节喷口缝隙大小的作用。具体可百科细看,我这里就是大白话描述一遍。


回正题,没记住调节螺丝的圈数,就从最松开始,基本上是调节螺丝表面高出阀体表面一毫米的样子(太松也行,怕螺丝脱落,两圈左右),从最松处开始调也是考虑拧过头了调节螺丝松脱导致冷媒喷出,调好后装车,干燥袋、滤网装车,然后抽真空加冷媒,朋友那里只有普通冷媒,250克一瓶,加了两罐达到2bar,看来还能加,加到三罐后低压3bar,高压15bar,低压管明显凉了,高压管热了,但不烫手,出风口温度也明显凉了,前杠装车,走人!
跑起来后感觉开空调没有以前那么费力,出风口倒是够凉!然而,问题又来了,猛地加减油门后会听到类似下护板松动反复碰撞车体的嗡嗡声,难道是下护板或前杠没装好?再仔细听又不像,琢磨了一路,到家后检查下护板和前杠,都没问题,那就是膨胀阀了,因为这次修理只动过这些部件,再缕下思路,哦,应该是调节螺丝过松,钢珠在高压下被反向挤开导致喷口打开瞬时加大,压力瞬时降低后又迅速回位减少喷口开启量,管路压力又瞬时增高,从而形成震荡脉冲,这也解释了行车时开空调动力下降减弱的现象,总结就是膨胀阀调节螺丝过松,需要拧紧,说干就干,找来5mm的内六角扳手,将膨胀阀下部的调节螺丝拧紧1/4圈(膨胀阀装车后空间受限,位置靠下,需要短内六角扳手,并且螺丝看不到,只能慢慢摸索),然后路试,这回嗡嗡声还有,但频率更高些,说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继续拧紧1/4圈,路试,嗡嗡声频率更高了,而且发生的几率更小,并出现高压保护停机现象,果断放掉一些冷媒,继续路试,直至调节螺丝拧回一圈半,也就是调节螺丝在最紧状态松半圈(只是大概,因为多次调整,每次是大概的1/4圈,调了六次,大概一圈半),嗡嗡声彻底没有了,也不出现高压保护了,手摸高低压管路,低压冰手,高压烫手,出风口凉风明显!35空调不凉的问题解决了!
然后网购电装冷媒三罐,高低压快接阀,换冷媒!别问我为什么空调凉了还折腾,强迫症患者都知道原因。冷媒到货,放空冷媒抽真空,加注电装冷媒,诶?新问题,电装冷媒一罐300克,只加了一罐,低压3bar,高压14bar,低压管冰手高压管烫手出风口温差19°,什么鬼?这车到底需要多少冷媒?先不加了,反正工具现成的,用一段时间再说。有知道的朋友,留言说一声,谢谢了!




再补充一下,冷凝箱和散热水箱之间的缝隙是30*610mm,有条件的朋友最好找两块(上下各一块)EVA泡棉或硬体海绵一类的,尺寸略大一些,塞住这个缝隙,就能改善怠速状态制冷时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因为这个车的冷凝箱和散热水箱共用一个风扇,风向为由前向后吸风(好像汽车上的都是由前向后吸风),吸风不同于吹风,流体方向能保持一段距离,吸风是哪里有缝隙哪里就能进风,风扇吸进去的风有不少是从上下两个缝隙内吸进去的,这些风对于冷凝箱是起不到散热作用的,所以要给它挡上,散热水箱比冷凝箱高了一截,档的时候不要把高出那部分挡住,否则影响水箱散热,而且挡的泡棉尽量薄一些,厚了影响行车时的散热效果,这个方法也不是我自己琢磨的,先前查资料时,有些品牌车就是有这块海绵的,因为缺失导致的制冷不佳,这车为何没有,可能设计人员认为不需要,也可能就是为了节约成本,真正原因咱也不瞎猜了,等我搞到那两块泡棉装上后试试效果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