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四岁跟着父母看电影,到七八岁自己主动跑进电影院,戴立忍形容自己是一个标准的“电影儿童”, “翻开报纸就找电影版,上面的电影我一定全部看完,基本上什么都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地区,还处于电影相当兴盛的时期,尽管生活在文化并不发达的南部地区,戴立忍也看到了大量各种类型、题材的早期本土和海外商业电影,“比如李小龙的电影,还有一个早期的武打明星叫王禹,他的电影我也印象很深。当时台湾电影还很不错,许多香港导演都来台湾发展,所以看了很多台湾和香港合作的电影。
如此海量的观影经验不单只构建起戴立忍对电影的亲近和喜爱,“可以说,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建构都是从电影中来的,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想用电影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所谓水到渠成自然天成,或者诸如衔着宝玉降生的奇妙经历,大概就是这般了吧。
服完兵役,戴立忍顺理成章地考入台湾国立艺术学院,在戏剧系学习导演,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人生。时间轴拨到了上世纪80年代,那是台湾电影由盛而衰的初始,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的高潮逐渐退去,商业市场更急速萎缩,原来的电影投资商们都纷纷跑去敲有线电视的金饭盆,台湾电影面临从“亚洲雄风”到年产量不足20部的严峻考验,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走出这个状态,“反正大家听到要在台湾干电影吃饭,第一反应都是‘疯了吧’! "
戴立忍笑说自己“疯”到现在,入行二十多年,他只有机会拍了两部电影,《台北朝九晚五》和《不能没有你》。“这已经算好的,大部分我们这批60后导演都只拍过一部电影,比如魏德胜,他把自己全部身家压上去才拍出来《海角七号》。” 更多的时候,戴立忍演戏、写作、学剪辑、学制作、拍广告,“什么都做,这样的环境只能让自己尽量成为全才,找各种方式让自己练功,到真有电影拍的时候不会落后太多。”所以,到 《不能没有你》的时候,他包揽了《不能没有你》的导演、制作、剪辑、制作和部分营销的工作,算是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