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记面馆吧 关注:898贴子:208,863
  • 4回复贴,共1

【无题】关于明史的修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
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
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大
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
写者照办。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
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
,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史竟然花了几代帝王近百年的时间,
其处心积虑之深由此也可见一斑。所以说,今天我们所了解的
书面的明朝,实在是出于清帝之政治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满
清 妖魔化了的明朝,是与历史的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2、 《明史稿》的几度撰改。武英殿本《明史稿》混合了
万斯同、王鸿绪、张廷玉这三人的心血和心思。这三人在实际
上先后主持《明史》的修撰工作并完成了各自的版本。但万斯
同审定的《明史稿》第一版显然是价值最高的,王鸿绪版的《
明史稿》似乎是窃取自万斯同版的《明史稿》并大有删改,张
廷玉版的《明史稿》则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大体按照满清皇帝
的意思来修撰和删定的。 
  3、 史家万斯同的贡献。万斯同是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得
意门生,出于对保存明代真实历史的责任心,才接受了清廷邀
其前参加“明史”修撰的工作,但却终生拒领清廷的薪俸。由
此,史学家万斯同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乃为明朝“保留”下了
大量第一手的、真实可贵的史实资料。可惜每一位后来者都陆
续对万氏版的《明史稿》进行了各自的削删和修改,乾隆钦定
的四库本《明史》也不例外。尽管如此,以万斯同初稿为总的
基础的《明史》还是为我们保存了明代的基本面貌,尽管当中
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4、史官修史的独立性在清廷已完全丧失。明朝的皇帝对
于史官撰修当朝史的工作是从不干预的,这正是古代中国最可
宝贵的传统之一。但是很可惜,自唐朝发动了玄武门兵变的李
世民干预史官独立撰史的那一刻起,这一优良传统就遭到了破
坏。而满清统治者对史官工作独立性的剥夺,则在事实上达到
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以修改历史来美化自己的人,我以为
都应该大打折扣,当中的龌龊之极者,乃至应该直接扔进历史
的垃圾筐。 
5、修完《明史》后毁弃大量明朝史料。清修《明史》,几代
学者历时近百年,可谓基本保存了明朝的史实,但却在康乾雍
诸帝的旨意下,几经严格的增删、政审、篡改,在一定程度上
成功地扭曲和丑化了明朝的真实形象,并在《明史》定稿成书
后,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目前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保
存的明代档案只有3620余件,它们几乎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
朝的,明初和中期的档案都没有。明代档案所以保存不多,或
许有明清之际战乱的缘故,但主要的还是清廷修撰明史之后,
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烧毁掉。如此,满清对于明
朝的妖魔化处理就失去了反驳的第一手证据。乾隆之龌龊由此
可见一斑。 附一份乾隆朝销毁的明代书籍,根据韩音湖等编
纂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满清在文字狱时
代曾经对有关蒙古、满清的各种记录做过系统的销毁和篡改。
部分被销毁的史料名册"军"字头:《军器图说》、《军中遗稿
》,"经"字头:《经济录》、《经济言》、《经略复国要编》
、《经略疏稿》、《经世集》、《经世契要》、《经世实用编



1楼2009-11-21 15:22回复
    貌似满清统治者的思想控制努力颇有成效
    现在为满清唱赞歌的人不少呢


    4楼2009-11-21 17:01
    回复
      每当看到阎先生的讲座,俺就感动得内牛满面~~~


      IP属地:山西5楼2009-11-21 17:54
      回复
        第一次见,楼主很激动。


        IP属地:山东6楼2009-11-21 19:22
        回复
          明朝万岁万万岁


          7楼2009-11-21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