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草場12號漢墓《歲紀》簡1538:
十六年,始為麗邑,作麗山。初書年。破韓得其王,王入吳房。[1]
發布者只討論了秦王政作麗山事起始。我們注意到其中十六年滅韓之事。被俘的韓王安遷徙居吳房。吳房今河南遂平,在京广綫漯河、駐馬店之間,為古汝水流經之地,想必戰国末期亦為交通便利之地。
睡虎地秦簡《編年記》可與《歲紀》對讀:、
十六年,自占年。
十七年,攻韓。
廿年,韓王居□山。
廿一年,韓王死。昌平君居其處,有死□屬。
廿三年,興,攻荆。□□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
廿四年,□□□王□□。[2]
整理小組廿四年注释指出:“《史記》載是年秦虜楚王負芻,楚亡。”
由此可知,秦王确實有為收韓人之心安置韓王安於韓地之舉。由此韓王安居□山、昌平君居其處可能為吳房之□山。吳房今河南遂平距雎陽不算太遠。《史記》謂昌平君徙於郢即可能指此事。我們知道,秦滅楚的主戰場在今豫東及淮南。从《編年記》文例來看,這幾年紀事涉及死字均指死亡而言。田餘慶先生在《説張楚》一文中論昌平君之郢在今豫東還是有見地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