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赖久吧 关注:103贴子:1,206
  • 2回复贴,共1

【资料】日本妖鬼列传——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妖鬼列传——鵼


1楼2009-11-20 07:16回复
    转自“周以量的BLOG”
    鵼(ぬえ,nue)
         鵼,汉语中,这个汉字比较罕见,《广韵》“东韵”云:鵼,怪鸟,出《字统》。
         日语中,“鵼(ぬえ)”是一种叫做虎斑地鸫的鸟,由于其夜里发出奇怪的叫声,因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鸟。另外,日语中还用“鵼(ぬえ)”这个词比喻态度或想法等都不可捉摸的人或物。这里,我们所说的“鵼(ぬえ)”,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怪物。
         这种怪物的头为猿猴头,身体为狐狸身体,尾巴为蛇尾巴,手足为虎的手足,正由于这种“四不像”的形状,实际上表明了其真相是非常不明确的。日语中有“像鵼一样的人”的说法,说的是含含糊糊、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人,这与“鵼(ぬえ)”形象本身就模模糊糊十分不开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形象模糊的怪物,在日本历史上多次出现,受到关注。根据藤泽卫彦所编的《妖怪出现年表》的记载,日本历史上出现“鵼”的年份如下:
    905年2月2日     空中有怪鸟啼鸣,于是于15日向各个神社供奉币帛。
    1115年6月15日   鵼鸟啼鸣,飞入后鸟羽院的宫中。
    1144年6月18日   有人听见空中有鵼鸟啼鸣。
    1153年          鵼鸟出现于宫中,源赖政把它打败了。
    1212年          有人听见鵼鸟啼鸣。
    1231年          有人听见鵼鸟啼鸣。
    1240年4月8日    鵼鸟在天皇的别墅啼鸣,于是于次日举行了“百怪祭”。
    1333年7月       鵼鸟于紫宸殿中啼鸣。
    1416年4月       鵼鸟出现于北野神社,神社里的人将它射杀。其形状为猫头、鸡身、大眼睛闪闪发出可怕的光芒。
    1774年4月       京都御所的屋顶上鵼鸟发出手推车一般的声音。
    在这些记载中,源赖政打败鵼鸟的故事十分著名。
         1153年,近卫天皇每天夜里都为某种东西所魇,于是招来高僧,严修密法,但毫不灵验。天皇所魇之时,正当丑时,从都城东三条的森林中飘来一股黑云,遮蔽在宫殿之上。当下,公卿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大家提到这样一件事:堀河天皇的时候曾出现过同样的事情,源义家把那黑云驱赶走了。于是,命源赖政赶走黑云。源赖政带上仆人,随时等候。仍然到了丑时时分,黑云照样遮蔽在宫殿之上,仔细一看,黑云之中有一个怪物的身影,一箭射去,正中怪物,从半空中掉了下来。捉住怪物一看,原来是鵼。后来,人们把这个怪物放入船中,漂流到西海里去了。
    源赖政打败鵼之图(一寿斋芳员绘)

    像这样以“源赖政打败鵼”为素材的绘画在日本还有许多,可见这个故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这个故事在日本的描写战争的军记物语《平家物语》中可以看到,在后来的故事集《十训抄》中也有记载。据传说,放入船中的鵼漂流到芦屋浦,当地的人们把它埋入地下,并建造了一座“鵼冢”。在各种传说中,射杀鵼的人有着不同的变化。
    鸟山石燕《今昔画图续百鬼》中的“鵼”

    这是鸟山石燕《今昔画图续百鬼》中“鵼”的形象。一个猿首、狐身、蛇尾、虎足的怪物从天而降,卷起一股旋风,双眼圆睁,嘴巴大张,看去像要吃人似的,作为背景的建筑物应该是宫殿之类的,旋风的形状给人以来势凶猛的感觉。
    


    2楼2009-11-20 07:19
    回复
           日语的“ぬえ”的汉字还可以写作“鵺”。日本古典戏剧“能”中就有一出世阿弥根据《平家物语》改编的题为《鵺》的剧目。
           在汉语中,“鵺”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其“北山经”中云:
           单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也就是说,鵺的样子像雉(野鸡),头上有斑纹,白色的翅膀,黄色的脚,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咽喉痛,还可以治疗痴病。明·胡文焕《山海经图》对此有所描绘:
      《山海经图》中的“鵺”

      这种形象为《三才图会》所继承。
      《三才图会》中的“鵺”
      只不过加上了一些水、石、植物的描绘。另外,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中也采用了这个形象。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鵺”

      尽管“鵺”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但从图像上来看,它们都还是非常符合禽鸟的特征的,与鸟山石燕的绘图相比,其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是一目了然的。
      


      3楼2009-11-20 0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