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卡斯特大学吧 关注:20,062贴子:89,361
  • 12回复贴,共1

凌晨一点的浦东机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世间所有的相遇
都是“大难”过后的久别重逢
——致2020所有的“跑毒者”


1楼2020-05-26 16:17回复
    以下文章来源于最美的时光Time ,作者Lilian Ni
    ----------------------------------------------------------------------------------------------
    四月的最后一天,上网课的第二周,回国的第一个月。
    从我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起,爸爸妈妈就在催促我:"你要好好写一写这段经历。"
    这一个多月路上遇到的每一个朋友都会惊讶地问上一句:"你回来啦?!"
    而那些听完我讲述这段经历的人都会说一句:"这一路,真不容易。"
    我酝酿了好久,该怎样记录这一路的故事。刚回国的时候,迷迷糊糊,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这样回国了;十四天的隔离期,吃吃睡睡,担忧发福,也担忧核酸检测;结束隔离后,总算松了口气,和朋友们出去嗨了好几天,见人就讲这段辛酸旅程。直到现在,生活逐步变得规律,我总算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写下这段经历,带着一份敬畏,一份珍视。
    对我来说,这是20岁带给我的第一场考验。


    3楼2020-05-26 16:18
    回复
      春节疫情爆发的时候,在英国的我们每天都担忧国内的状况,每天睡醒就是打开微博看新增人数,问候家人平安。年夜饭也和朋友两个人简单做了顿西餐,和国内一样,是个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冷清的春节。
      原本计划着复活节假期不回国,可以和朋友去意大利玩,却没想到,意大利成了欧洲疫情爆发的第一站。
      紧接着,英国感染人数也开始增加,国内疫情开始慢慢好转。和朋友商量着,照这趋势发展下去,肯定得回国,于是我们早早买了机票,想着要是不严重,过完复活节再回来,那个时候的机票,来回4000多,时间是三周后。
      刚买完机票的那一个星期,被问的最多的就是:
      “你准备回国了?啥时候再回来?你不考试了吗?”
      “你回去要隔离诶,回来也要隔离诶,你final准备怎么办?”
      “你说我要不要回去?我很纠结。”
      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没想太多,只是觉得在这个大街上无人带口罩,甚至还歧视戴口罩华人的国家,我缺乏安全感。


      4楼2020-05-26 16:18
      回复
        随后的一周,英国疫情开始爆发,原本从英国回来只要居家隔离的政策改成了集中隔离,出入境的绿码也变成了黄码。那段时间的我,回家的心情逐渐迫切,担忧两周后的集体考试,却又没心情复习。


        5楼2020-05-26 16:18
        回复
          大家开始屯粮,开始尽量不去学校。朋友圈流传着各种疫情谣言和被歧视事件。走在街上,依然没有人戴口罩,也总是有那些奇奇怪怪的目光。甚至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有车刻意停下来,里面的人摇下车窗,对着我干咳。


          6楼2020-05-26 16:18
          回复
            那天,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最近戴着口罩出门,就得有‘生活就是我行我素和关你屁事’的心态。”


            7楼2020-05-26 16:19
            回复
              疫情爆发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后的一周,学校开始停课,餐厅开始暂停堂食,回国机票开始大面积取消、涨价。那一周的我们,每天都在祈祷飞机票不要被取消,睡醒第一件事是看飞机票,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看飞机票。
              这种状态持续到了起飞的前两天,“跑毒”群里每天都是飞友发的机票动态,我们是3.19的飞机,国航曼城飞上海,中转法兰克福。就在那几天,国航取消了好多航班,18号和20号的飞机都取消了,仅剩下19号我们的那一班航班。国航的微博下面全是留学生的留言,祈求恢复航班。
              就在我们还在庆幸万里挑一的时候,17号的清晨,小吉突然来敲门,说我们曼城飞法兰克福的航班出了点问题,改时间了,中转就留了10分钟。
              来不及洗漱就开始打客服电话查询机票、改签,感叹了一下这紧张又刺激的早晨,然后又睡了过去。结果一觉醒来,改签的那个航班取消了......
              虽然提前做好了飞机会被取消的心理准备,但就在起飞的前两天取消,这种打击,还是无法接受。因为国内客服九点才上班,也就是英国18号的凌晨1点,我们一直在看机票,想办法重新买了更早的航班,因为没有经济舱,只能买价格翻了几倍的商务舱。
              等到凌晨一点,接通客服电话,却被告知:因为是连乘航班,第一班不坐,就坐不了第二班。意思大概就是:这个航班你坐不了,你自己买的商务舱只能滞留在法兰克福,登不了去上海的飞机。
              挂了电话,说实话,挺崩溃的。
              我们开始重新刷机票,刷到两张18号早上十点的飞机,全程22个小时,中转芬兰和日本。迫切想回家的心情,已经管不了中转两次的波折,我们立即买了这个航班,预约了去曼城机场的车,然后连夜收拾行李。
              我记得当时收拾完,扔完最后一波垃圾,我们三个人在房间吃完了最后一包水饺,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紧张了一整天刚有点胃口,我至今都记得那个香菜猪肉馅的水饺。(真的好好吃!)


              8楼2020-05-26 16:19
              回复
                凌晨四点,全副武装地出发,从来没想过,我的第一年留学生活会在这收拾行李的两个小时中匆忙的结束,这样的告别,猝不及防。
                凌晨六点,在曼城机场和Jessie分别。排了好久的队,一直在等check in。过了安检,一夜未睡的疲惫,让我和小吉只能冒险去汉堡王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从曼城飞芬兰,两个半小时,在飞机上打了个盹,补了个觉。再睁眼,天已经亮了,明晃晃的阳光刺得眼睛生疼。中途发了一次小吃,虽然饿,但也不敢吃,不敢摘口罩。
                从芬兰飞日本的那一段,是最难熬的,9个半小时,不吃不喝,也不敢去厕所,醒了睡,睡了醒,中途发了两次餐,也不敢吃,小吉旁边的日本姐姐完全无所顾忌,吃得那叫一个香。
                到日本机场的时候,放眼望去,都是全副武装的留学生,可能是离家越来越近了,也可能是一路上奔波太劳累了,很多人都枕着行李睡着了。我们找了个人少的餐厅吃了点东西,等待登机。
                中国时间19号晚上六点半,我们终于抵达了浦东机场,我记得飞机停稳,换上国内电话卡的时候,我的手都是颤抖的。因为疫情,浦东机场实行分流制度,一批一批的下飞机,量体温。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我们那一批才开始下飞机,从到达到下飞机,我们煎熬地等了5个小时。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浦东机场,所有区域都用白板隔着,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走流程:填表、量体温、过边检、拿行李、再到每个地区的分流区。虽然是凌晨一点,但机场里全是忙碌着的工作人员。
                我和小吉都是江苏的,在江苏集中的地方等待统一接送的车去昆山。凌晨四点,我们坐上了去昆山的车,三月的上海真的很冷,车里没有空调,用厚厚的防护帘隔着我们和司机。


                9楼2020-05-26 16:19
                回复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上海吗?
                  那绝对是一天中最不像上海的时刻,路上除了我们,没有一辆车。它孤独地向前开着,里面载着一群疲惫的身躯。爸爸一直在和我聊天,他也一晚上没睡。
                  在昆山经历了再次分流,回家的车上,我听到坐在副驾的医生累得打呼噜,再睁眼的时候,竟然又一次赶上了日出。凌晨六点半,我终于坐上了去隔离酒店的救护车,还有警车领着开路。人生中第一次坐救护车的经历,就这样献给了年轻的20岁。
                  20号早上八点,到达隔离酒店,爸爸妈妈早早的就在门口等候,只能远远的看着,不能接触。
                  直到我放下行李,坐在桌前吃着爸爸妈妈熬的排骨汤的时候,我依然无法相信我就这么回国了,也无法相信我这一路就这么挺过来了。中国时间18号早上8点开始收拾行李,20号早上8点到达隔离酒店,整整48个小时。忘了这一路看了几次日出和日落,也忘了这一路是怎样忍着饥饿和疲惫一直在等待。只知道,从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就没消失过,无论是凌晨一点的浦东机场,还是凌晨四点的昆山。
                  隔离点的医生说,他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家里还有个两岁的孩子,只能通过视频看看他。他说:“我会坚守到你们最后一个人离开隔离酒店。“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那些没机会拥抱这个春天的人,给了无数人拥抱这个春天的权利。”


                  10楼2020-05-26 16:20
                  回复
                    写在最后
                    ------------------------------------------------------------------------------------------------------------------------
                    在听到《微微》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这太适合做这篇文的bgm了,我们就像尘世间的一粒微尘,总在跌跌撞撞,也总迷失方向。但即使再渺小,也有力量,点点微尘才能汇聚星光,才能点亮这个喧嚣的世界。
                    回国之前,看到很多新闻,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留学生要大费周章的回国。其实说白了,求的是一份安心,在这个满是星光的地方,才能安心地去闯。谢谢这一路一起买机票、查航班、改签回国的姐妹;谢谢一路上帮助我们的医护人员;谢谢在隔离期给我们送外卖的酒店阿姨;更感谢祖国能在危机时刻带我们回家。
                    仅以此文,献给这一路我想感谢所有人。


                    11楼2020-05-26 16:20
                    回复
                      up


                      13楼2020-05-28 13:44
                      回复
                        顶顶


                        14楼2020-05-28 16:33
                        回复
                          顶顶


                          15楼2020-05-28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