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是指由1980年后陆续开辟出来的茶区,即位于海拔1000半以上的茶园所生产的半球型包种茶(市面上俗称乌龙茶)。现今主要产地为台湾省南投信义乡、仁爱乡、和嘉义番路乡、竹崎乡内海拔1000~1300半的新兴茶区;而梨山、翠峰、庐山、玉山、阿里山、杉山溪亦有生产。由于高山气候冷凉,早晚皆可被云雾笼罩,且平均日照短,可降低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并提高茶叶中所含的茶, 胺酸及可溶氮等以人体有益的万分;且高山茶外观为球状卷曲、呈青褐色,泡出的茶汤为金黄色,加上清新的香气及韵味十足,滋味甘醇与耐冲泡的特性,使高山茶相当受到大家喜爱。
何谓「高山茶」?以海拔做定义,是目前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于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于产制于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
何谓「高山茶」?以海拔做定义,是目前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于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于产制于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