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星吧 关注:13贴子:273
  • 7回复贴,共1

【转】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关于我的复习计划目前暂时是这样的: 
关于专业课方面,我认为专业课复习一定要仔细,不要追求太快,要注重效果。应该一门一门展开,但也要安排时间,一本书一般说来20天也就够了,首先要用五天统一遍,然后用十天系统学习,最后五天巩固。这样经过三遍,就基本应该可以了。以后再用点时间通一下,效果应该不会错的。这只是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任何一门专业课,要以学校指定的教材为主,要先形成系统,也就是读一本书,首先要搞清楚这本书的主旨。这是相当重要的,且不可忽视。 关于其他书籍,应继续购买,毕竟你手中的资料不是很全,这一点不可忽视。 
笔记——你的考研法宝
你知道成功攻入北大中文系有一个法宝吗?你问我在哪里?就在你那里呀!法宝就是你的笔记。 笔记可以帮你加深记忆。笔记不是简单的抄书,当你开始动笔的时候,你应该至少已经把原文看了一遍,这篇文章大致讲的什么,思路怎样,采用什么体系,心中要有个底儿。记下一篇完整的笔记,你这篇文章也一定读了两三遍。笔记记完了,文章的内容你也就记得差不多了。 
笔记可以帮你加深理解。不深刻理解原文,你怎么可能记下笔记呢?除非你勤奋到去抄书。而一篇好的笔记,又可以帮你再认识原文。因为你的笔记已经去粗取精,将原文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给你自己。 
笔记可以帮你节省时间。它起了将厚书读薄的作用,每天翻翻你的笔记,最重要的知识点都逃不过你的法眼,而花费的时间不过是看原书的几十分之一。尤其到临考试前昔,在你不得不将时间放在英语和政治上时,笔记就成了帮你防止遗忘的最好帮手。 
说了这么多,你千万别告诉我你从来没记过笔记,那绝对属于重大失误。趁来得及,赶快将你的知识体系整理一遍,记下来,哪怕仅用于在进考场之前的几分钟扫描一遍,也比你在那所剩无几的几分钟内狼狈地捧一大堆书不知看什么才好强。当然,如果你实在做不到,也许咨询员可以帮帮你,我们可以为你去借一些优秀的考研笔记。赶快找出你的法宝好好用功吧!
笔记三大忌记笔记可是有技巧的。 
第一大忌——抄书。我很奇怪,难道你还嫌书不够多吗? 
第二大忌——条理不清,面目可憎。你的笔记可是给你自己看的哟。你都看不懂,那当初记它何用。而且,笔记的一大功用就是帮你理清知识体系。所以最好将笔记形式化,原文是叙述性语言,你可以给它分段分层,甚至用简明的公式来表示。这样看起来就会一目了然,有助于消化。 
第三大忌——所有笔记一个模式。看书有轻有重,有精读有泛读。相应地,记笔记也有不同的种类。对于那些要求重点阅读的书,你的笔记就应该详细。不仅你的笔记要反映出原文的知识体系,还应有具体的内容。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这是最理想的,这样知识就成为你自己的了。而对于不必细看的书或文章,你可以只记一个梗概,或一个框架,或其中某个知识点。这些便于你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询。 
第四大忌——通篇陈述句。会看书和看懂书的人,一定会有疑问。如果你的全部笔记都是人云亦云,那你还是没经过自己的思考。何况,随时将疑问记在笔记上,不仅你自己清楚你还有什么不足,还可以随时拿出去请教别人。
北大中文系语言方向综合考试复习参考 
关于“语言方向综合考试”的几点说明 
语言专业的综合考试包括语言,文学,文化等内容。特点是偏重于常识。题型有填空,选择,简答(包括可能出现的名词解释,给古文加标点、作注、翻译等)。注意:从2000年开始,出现了作文题! 
关于语言部分:你完全不用担心,综合考试里的语言题和前面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考试比起来,简直就象1+1=2一样简单!不过古汉语题有的还是有些难度,比如古代常识、古文标点、古文翻译。2000年专业基础题中的古文翻译都是书上的原文,相反综合考试倒出了一篇从没见过的古文让考生翻译注解。所以只有你前面的语言知识复习扎实了,这里才会轻松。 



IP属地:甘肃1楼2009-11-17 16:10回复
    关于文学、文化部分:这是难点和重点。其特点是全考小的知识点,没有分析题、综合题这样的大题。不要求深度,却要求广度。因此复习的时候,完全可以按一天搞定古代文学史,一天搞定现当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的进度来进行。专拣作者、作品、文学或文化团体等常识性知识来看,包括一些诗词名句的默写及其出处等,至于其它意义啊、内容啊之类的长篇累牍完全不用管它。能记的尽量多记,实在不知道的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关于作文:2000年是第一次出现作文题,属于选修题。另一道题是一篇古文翻译,比较难,相对作文题要简单一些。题目是读一篇鲁迅的小短文,然后写读后感。对于中文系的学生,不管什么样的作文题,想必都不至于太为难吧。
    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方向“考试心得”
    1.“考试心得”专题一
    以下几个专题是结合对现代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方向考试中的几道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的分析,谈谈考试心得,以供考生借鉴,希望你们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考点:代词“这”。 题型:给出若干例句,让考生分析每个例句中“这”的不同作用。 
    哈,这道题乍一看,觉得太简单了!“这”几乎是汉语中最常用的一个词了。小心啊,可能正是因为它太常用了,你恰恰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当你要落笔时,才发现糟了,或者是心中千言万语但无从落笔,或者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张纸却不知所云。注意,这都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系统地归纳过“这”的用法。其实朱德熙的“语法讲义”里有专门的关于“这”的用法的论述。你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或者当时只是一掠而过?也许你注意了,但觉得老师不会考这么没“深度”的题,就没有将它的用法归纳整理?如果你当初认真看了,并详细地进行了归纳整理,那现在你只需要把你的笔记再默写一遍,这道题的满分你就拿到了!!! 
    [启示]千万别忽视小知识点。考研主要考基础。你扎实的基本功从哪里看出来?就从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看出来!此乃以小见大也。所以复习一定要全面,看书一定要仔细,笔记一定要记好。
    2、 “考试心得”专题二
    考点:比较句题型:给出四个“比”字句,比如给下面这四个句子:
    1.小李比小王高2.小李的个子比小王高3.个子小李比小王高4.小李个子比小王高 
    请考生分析一下它们的异同。 
    注:因为没有样题,全靠回忆,所以题目不可能跟原题一模一样。不过我们本来就不是打算就事论事,何况明年决不可能出和今年同样的题。聪明的考生一定能从这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分析:如果你把朱德熙的“语法讲义”中关于“比”字句的论述条理清晰地表述出来,并结合这道题加以适当的发挥,拿一个一般分数应该没有问题。如果你想再多拿一些分,那就要多动点脑筋了。袁毓林的“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见“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北京大学出版社)这篇文章中也谈到了比较句,他结合一价名词的特点从比较新颖的角度讨论了这种句式。如果你恰好读过这篇文章,并试着用这种较新的观点来做这道题,哪怕你的分析不甚深入,相信分数也会上个层次。
    [启示] 北大的考题相当高明,决不会完全脱离基础,出些让考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题目。但又给你充分的发挥空间,让有能力的考生脱颖而出。这种题就是给你拔高的机会,在基础知识同样扎实的情况下,你要想成功,就千万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同时,别忘了有机会多了解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
    3、 “考试心得”专题三
    考点:语法单位
    题型:试说明你对语法单位的理解,并谈谈你对当前学术界对语法单位划分的看法。 
    分析:这道题是2000年考卷的最后一道题,见识了压轴题真面目的同学,你此刻有何感想——也不是太可怕吧?对于这种大题,你的答题思路一定要清晰。第一步,你要回答什么是语法单位,列举四种语法单位,并阐明它们的定义。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考生朋友,这道题出自沈阳老师之手,有一次在课上他就抱怨2000年研究生考试中居然有人连什么是语法单位都不知道。犯这么简陋的错误的确该杀。不过你即使知道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也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拿分。第二步,你应该清楚当前学术界对语法单位有哪几种看法。把语法单位划分为四种基本上没有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语素和词的分界,朱德熙在“语法讲义”第11到14页专门谈了词和非词的界限,陆俭明等人也有专门文章探讨这个问题,还其他学者关于“离合词”的研究,都属于这类讨论。你首先要介绍这些观点,然后再阐明你自己的看法,比如你认为哪种划分更合理,为什么。当然,你若能提出自己的划分标准就更好了 
    


    IP属地:甘肃2楼2009-11-17 16:10
    回复
      五、版本学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著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1998重印 上课主要用这本
      《古籍版本签定丛谈》 78年版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详
      《书林清话》 叶德辉
      六、校勘学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陈垣 《校勘学释例》
      王念孙 《读书杂志》 
      俞樾 《群经平义》、《诸子平义》
      七、文字学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代末刚重印过
      八、音韵学
      《音韵学教程》 唐作藩 记记上古三十韵部就差不多了
      九、训诂学
      好像参考书很多,就看看董洪利的《古籍的阐释》吧 
      十、古文献学史
      孙钦善 中华书局1994 这个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啊,有厚厚两册那,不过只记大东西就可以 
      (编者按:这本书很难买到,高教出版了《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可能好找些。)
      其实只要记最重要的东西就可以了,尤其是跟名词解释有关的,所以其实看看《辞海》相关的分册或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再或者任何一本有关古籍整理的工具书,就差不多了。哪个老师出题就重点看哪个老师搞的东西就可以。祝备考顺利!:)
      北大中文系大综合复习参考
      如何复习大综合 
      大综合是中文系考研各专业唯一一门内容相同的考试。因此以其覆盖面广泛、考点细致而成为所有考试中得分最低的一科,也是最容易拖后腿的一科。 
      大综合考试的宗旨是考察大家的知识面和专业基础。对于各专业同学来说,本专业的考试内容几乎都很容易,但对于其他专业就不然。据我了解,北大中文系的专业分得很细,而其他很多大学并不是这样,因此,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上过基础课,应该算是优势。关键在于怎样展开复习以及复习哪些内容。 
      大综合考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小的知识点,因此复习不宜进行得过早,这样既影响专业课复习,又容易遗忘。最好在进行专业复习时把该看的书大致浏览一遍,将可考性较大以及自己难以记住的知识点用专门的笔记摘录下来,在临考前不久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地复习和记忆。我的个人经验:大综合是最后一天上午的最后一门考试,不必担心影响以后的考试,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考试前夜可以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但是考试前一定要喝红牛!:) 
      大综合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复习。事实上,无论怎么复习,由于覆盖面过广,考点过细,大综合题目答对的概率总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除非你的基础真地非常扎实。因此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一科是浪费,得不偿失。 
      大综合考试虽然感觉似乎漫无边际,但还是有范围,有重点的。它包括文学、汉语、文献三大块内容,其中文学为主流。另外,有少许历史常识题。对于不同专业的同学来说,其他专业的常识复习是重点。此外应将《中国古代史纲》浏览一遍。总之,大综合复习唯一能做的是尽量涉及所有可能考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 
      此外,大综合的最后一题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小论文,自由发挥度比较大,占全卷分数比例也很大,是考生展露文彩和思想的好机会。行文一定要脱离窠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必须严谨,有理论依据,挖掘要深,联系要广,打开思路又围绕主题。这样才能取得高分。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不会太偏,不用担心没有见过。 
      对很多考生来说,通向中文系考研成功之路的头号杀手莫过于那份厚厚的大综合试卷了,粗糙的印刷让人心惊胆战,不知从一片茂密的丛林中会走出什么怪兽当道。如果你的确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基本的技术性功底以及差不多的文学素养,当然可以视之为坦途,不过,如果你想要在考试前毛手毛脚地亲吻佛足,却也不是无路可寻,尽管这当然比不上那些“高手”的自然和“轻松”,却也确实可解燃眉之急,死马当活马的事情并不算少,何况这也确实算不得什么死马。 
      


      IP属地:甘肃10楼2009-11-17 16:10
      回复
        闲话少说,大综合试卷常常以其考题范围之广泛和落脚点之细致而闻名,不过,它大体还是可以分出几个部分:中国文学史(古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古代与现代),外国(西方及东方,南方及北方)文学史与文学理论。除此之外,还有汉语言专业和古典文献专业的基础知识。 
        先说它对文学专业的要求。关于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可以看一下北大中文系法老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卷,1999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但是对非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这套书过于繁细,每章作者的各家功底也略有参差,更有的借以抒情:“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所以只记住其中的基本知识点即可,不过要注意的是小的门派和作家的集子或篇目名称,这些都很重要,因为往往是这些地方的题出得极为细致。看了这套书一遍之后,可以再翻一些其它版本的古代文学史,以查阙补漏(补你脑袋里没记住的漏)或是加强印象,比如《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等等。古代文学这块往往考得极为细致,甚至一些典故或别姬小妾什么的,还有相关的历史背景,比如关于朝代的划分就在早年的试题中一出再出。另外,这一部分也和古代文化常识相关,不过这些琐碎的知识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介绍。关于古代文论可以看一下张少康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除了捋出几根主线、查清旁逸斜枝之外,很多该背该记的原字原句也要颇下工夫。有时间还应该翻翻比较诗学方面的专著或文章,帮助自己加深理解也加深了印象。 
        关于现代文学史,当然要看钱里群、温儒敏和吴福辉合作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喽。如果只为应付大综合考试的话,其中的“史”之理路大可以暂时不管,而应多加注意文学事实方面的常识。这本书有两个版本,老版较为陈旧,但大致事实不差且拥有一种陈旧基础上的眉目分明,不过只是大综合考试之用也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先看一遍旧版的,再看一遍新版的,在比较中加深印象。另外,温儒敏的那本《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也相当重要,多看几遍亦不为过。 
        关于当代文学的,主要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也是注意其中的文学事实,流派呀代表作家呀篇目呀主人公呀出版状况呀文学会议及文学组织呀什么的。另外,建议可以找来几本辞典翻一翻,吃饭的时候就可以记住不少东西了,对于作品不熟的同学来说,这一招对整个大综合考试文学专业方面都比较管用,包括以下要说的外国文学部分。 
        外国文学方面
        可以分为欧美文学、俄苏文学和东方文学几方面,但大综合考试对外国文学史方面的考察偏于经典作品与作家,翻翻历年的考卷就可以知道,考题的重复化还是相当严重的。比如出题的老师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印度两大史诗等都比较“偏爱”,而这些是再基础不过的简单题了。兼之今年外国文学的考题出现缩减现象(不过这当然也并不排除重新剂量增加的可能),因此对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还是要多注意这些最为经典的文本和流派以及作家,以及对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东西,如厨川白村和苏联的一些东西是会经常考到的。关于参考书,可以看一下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一、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虽然读书本来就多的同学对这块几乎不用下什么工夫,但对这些比较陌生的同学来说,也不妨再简略地翻一下商务印刷馆新出的那套《欧洲文学史》(一、二、三卷),或是龚翰雄主编的《欧洲小说史》(1997年12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季羡林的《东方文学简史》,俄苏文学方面首先有到处都在卖的《二十世纪俄苏文学史》,但对二十世纪之前的大抵没有什么世面上新出的东西,可以去图书馆找些老的文学史来看,不过商务的那套书中对俄苏的也有涉及。西方的文艺理论可以看一下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可以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章国锋和王逢振著)。古代西方的要适当看一点,但不是重点,可以随便找一本书来也就差不多了。 
        文艺理论部分
        可以看看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北大出的那本《文学原理》。 
        好了,这就是大综合考试的文学部分的一些参考书目了,不过看过试卷你就应该知道大综合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当然对没读过原作的同学来说,却必须知道篇目作家和主人公多少是对文学胃口的一些败坏,但没办法,毕竟读原作(作品的以及理论的)是最可靠的。
        


        IP属地:甘肃11楼2009-11-17 16:10
        回复
          good for you
          go ahead~


          12楼2009-11-22 17:15
          回复
            企鹅是北大中文系的???


            13楼2009-12-31 12:31
            回复
              。。。。。太强了。。


              14楼2012-10-13 14:18
              回复
                。。。我准备14考研。亲。一切都是零。亲~求帮助!


                15楼2012-10-13 1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