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145贴子:783,778

自娱自乐top5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纯属自娱自乐的性质,各种top5想到什么就发什么,标准就是个人喜好,啥时候心情好啥时候发点,一楼三个FL版本的《Jane Eyre》致敬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夏洛特 勃朗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17 11:54回复
    为什么我认为乔治艾略特会更厉害点


    2楼2020-05-17 12:50
    收起回复
      2025-07-28 05:07: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个人没空辩论,发表意见随便,但是辩论的话去单独开个帖子,个人坚持谁都别去说服谁的态度单独发表意见,纳博科夫伍尔夫等的评论在个人这鸟都不是,所以某些人的提问根本没有影响,说什么随意,就是告诉某些人说完白说,你自己开个帖子说啥楼主也不会去看,说明了省了某些人以为楼主喜欢辩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17 14:29
      回复
        先来个美国除了福克纳外,从文学艺术的水平上看,五个顶尖一流作家,福克纳占个名额对其他作者不公平,太突出了,个人标准,一是艺术个性,主要是文本风格的个性,包括作家个人气质个性的体现,需要意会那类,二是道德感性,福克纳说艺术就是道德,很认同。唯一不参考的就是名气,太多艺术层面之外的因素。所以纳博科夫,菲兹杰拉德这种上限二流,塞林格那种三流开外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17 14:40
        收起回复
          排名不分先后,先说一个,虽然个人喜好,还是说说个人喜欢的原因。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5-17 22:54
          回复
            冯内古特,冯内古特的叙事结构比较特别,虽然不像某些作家那样复杂,但是叙事顺序比较“后现代”,可以说是乱序,但是大部分都会拼成整体,阅读体验比较新鲜感,然后是其内容,虽然多数是二战或根据个人生活为基础虚构,但多数虚构感很好,故事风格广泛,对现实讽刺,道德性明显。三是语言特色,简单说就是有个性风格,所以读者会感觉到其独特性,没有模仿其他作家,其他作家也模仿不了他,一类原创黑色幽默特色,内容上也是基本原创独特性,不像很多美国二十世纪作家经常跟风写一些主流学院派推崇或一时流行的题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17 23:12
            收起回复
              上面的回复提醒了楼主,适当提一下作者的作品,冯内古特作品相对多一些,个人最喜欢《bluebeard》,再多推荐两个《jailbird》和《siren'stitan》,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17 23:52
              回复
                看这封面还以为是哈扎尔词典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18 02:38
                回复
                  2025-07-28 05:0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德莱塞
                  虽然欲念三部曲差了些,但是其主要的几部代表作,《美国悲剧》《嘉莉妹妹》《珍尼姑娘》等还是代表其成绩的。德莱塞的语言简单,故事结构简单,就是关注视角不简单,德莱塞是比较现实的那种现实主义作家,在支持传统道德的同时也关注大环境对人物的影响,重点批判有些时候大环境对人性的污染现象。20世纪之后这类视角的作品越来越少了,关注的重点偏向类似存在主义那样的话题,所以虽然德莱塞在文本方面没有什么突出的,但是其小说中的一些传统道德核心价值还是值得尊敬的,无论一个作家现实中如何,重点是在作品中的体现的态度。


                  IP属地:辽宁12楼2020-05-18 04:36
                  回复
                    James Jones,代表作战争三部曲,《from here to eternity》,《whistle》《the thin red line》最后一部由于被编成电影(细细的红线)比较的有名,但是其实是三部曲中最弱的一部。James Jones的这三部曲第一部800页左右,很灰暗,第二部同样非常的消极。在反战小说中比较突出,其他很多同类的反战小说很多,比如Norman Mailer那部,但是很多有点跟风的痕迹显得不太是发于内心的情绪。而J的三部曲塑造的氛围非常的消极,非常的具有感性感染性。如果不选J.的话,个人会选Joseph Heller,但是个人还是选择了前者,虽然后者名气更大。虽然J的文体风格比较的通俗性,但是人物塑造心理刻画十分细腻,所以小说虽然很长,但是并不显得冗长,反而非常的具有可读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18 05:10
                    回复
                      支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5-18 14:16
                      收起回复
                        膜拜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5-18 14:29
                        收起回复
                          Eskine Caldwell
                          这个作家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代表作《Tobacco Road》,《God's Little Acre》主要这两个最著名。其实这个作家的语言很简单,故事也很简单,就是非常的娱乐性,个人读过的类似的作家中比较的有个性。他在《God's Little Acre》序言中表示他的作品就是纯粹的娱乐,没有深刻的含义等等,但是纯粹的文学就是一种含义,而且能够做到一种风格上的独特感也是需要一种内在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个人气质与智慧的。其实20世纪很多美国作家都写类似一种“堕落出格”的故事题材,很多事将一个家庭中的成员的一些“堕落的故事”,那些作品很多确实可读性很高,甚至还有一些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名声,但是很多时候都有相似的感觉,故事都有趣,但是这些读过之后的感觉大体相近,而Eskine Caldwell的作品则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感觉,语言上还是故事上你都看不出他有什么特色,但是写出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个人最喜欢的文学有三个当面的特征,一是传统的道德感,二是艺术纯粹的感性气质,三是作家由于其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体现出来的个性独创性,这种智慧不是指的那种引经据典的之类,而是其睿智的观察事物与人性的方向与深度。Eskine Caldwell的作品就体现出其一种独特的个人精神特性。有些作家的作品虽然表面上复杂(例如某些后现代主义作家),但是实际上没有个性的东西,而是一种模仿随大流的结果,所以那些所谓的内涵与高度都是虚假的,有些小说复杂篇幅长不代表其就有更加有价值的内涵意义,比如《无尽的玩笑》,个人去年用了一个多月读了英文原版的,读过之后觉得在其复杂的文本之下,没有艺术内在的那种震撼感,个人认为是形式与表面的特点而已。还有许多什么这个主义那个流派,读多了,走了一段弯路之后发现,很多时候一些名气或所谓小众的经典都是一些没有参考价值的虚名而已。很多著名的像是乔伊斯 卡夫卡 托马斯曼等等一些看似玄乎其玄的,貌似多么高深的一些作品,反而是一种主流学院派的俗套与狭隘,包括之后很多跟着模仿的作家都是,作品其实很多都和流水线的东西差不多,只不过是不同风格的流水线而已。所以真正有个性的文学不是靠外在形式或概念去区分的,而是靠作家的内在修养与精神品质,一般有个性的作家大多不容易被简单归类的。其实如果个人不将Eskine选入的,很可能选《绿野仙踪》的作者Frank Baum.那样很有人瞧不起了,个人不在乎,因为那样的作品更加的纯粹,而不是那些二十世纪说教的平庸“经典”,反乌托邦,存在主义,那些人还会写别的不,呵呵。其实那些嘲笑的人就像看不起《简爱》的人一样,认为很多其他的名作有所谓的高度什么的,但是其中很多都是被忽悠了还挺得意,要是让他们看些有挑战性一点的,就闪了,比如品钦,福克纳。他们自己没有独立的看法总是说其他什么什么人,什么什么媒体什么的怎么说,他们是看书还是看别人看书呢,别人说什么都当标准,那他们自己长脑袋做什么的呢。呵呵


                          IP属地:辽宁18楼2020-05-18 22:31
                          回复
                            Marguerite Young,代表作《Miss Macintosh, My Darling》
                            作者大概用了18年创作了其代表作品作者的语言被赞美像海洋的音乐一样,充满了新歌感,充满了想象力的魔幻色彩。大量的意识流描写更是增加了小说的复调性。各种人物表面上在现实中似乎不会真实存在,但是却多层面的反应人性的各种真实,同时反应了各类人物的情感,富有哲学性。这同样不是给所有人看的小说,这就是标准的小众经典,一共1200页的小说,中间有400页的篇幅用意识流的形式描写一个人物对他本人身份的质疑:他是他本人,还是他死去的双胞胎兄弟?没点耐性的能坚持下去?呵呵。但是和很多后现代小说一样,一旦读完,得到的回报不是那些畅销流行小说能给与的,当然读这样的小说需要足够的文学修养与人生经验和体验,同样是到了一定水准程度的读者才能去读的,再说一遍,不是给所有人读的。而这部作品的挑战性主要是耐性,书中众多不同的人物反复出场,大段的细腻心里描写以及没有传统的故事主线都考研读者的耐心与集中度,虽然没有中心的故事,但是读者可以清楚的分别阅读不同人物的形象。十分的独特与有趣,而且作品中看似那些人物的故事夸大与荒谬,但是其中体现了很多真实的人性,除去意义方面,小说阅读体验的方面非常的有心虚感,有人说这个小说没有意义,如果是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那就是完美了,因为就以20世纪之后来说,为艺术而艺术的风格很少,没有进入主流风格之一,比较的可惜,可能那些的小说对于各类权势没有什么利益而言,所以不被支持。所以主流学院派20世纪推崇的所谓那些经典显得单调与刻板。虽然这部作品有一些形式上的阅读快感,还不能说是纯粹的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但是形式本身确实可以单独欣赏,至少没有说教的形式,读者需要非常开放的文学观念与现实观念才能非常好的欣赏。这部小说是英语小说目前个人读过的,唯一能在语言风格上与《追忆》类比的作品,而作品的现代性又特别的开放,有一些神秘,哥特,梦幻等多种元素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快感


                            IP属地:辽宁19楼2020-05-19 0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