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一线人员在网上抱怨, 下乡收不到东西了。但是原因呢, 很多人都归因于一线货在减少。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说, 一线货减少是事实, 但是不是唯一原因。我给大家讲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大家自己品一品,个中缘由就不难明白了。
故事发生在本周五,我家小区门口来了个收东西的,行头是常见的, 就一个包, 一个宣传布, 上边印着些铜钱、老酒、纸币、银币什么的。我早上出门时, 这位仁兄就来了。我当时急着去单位, 匆匆打量了一眼,心想着, 如果中午我回来他还在的话, 我就跟他聊聊。
中午12点左右, 我回来了, 走到小区门口。这位仁兄果然还没走, 摊子前没什么人, 由于不着急吃午饭,我就停下看看他的广告布。我问他:雍正和顺治多少钱收?他说要看看东西才行。我知道他们的套路, 就指着他广告布上印的那个雍正, 问他:就你布上印的这种?他还是一口咬定要拿东西看看才行, 有意思吧。
我当时本来想脱口而出, 就一个宝泉局的黄亮雍正, 你报个价不就完了吗?但是转念一想, 如果这么说了, 他肯定知道我懂行, 肯定不愿跟我聊了。 于是换了个话题, 指着长城币的图片问他,长城币多少钱。 他问我:你有长城币呀? 我说对, 有几个, 你多少钱收? 他说81、85的10块,你说这不是瞎扯吗?81长城币流通好品现在收购价没有低于30块的, 你10块就收走,赚20?
大家看明白了吧, 现在跑一线的为啥收不上东西来?他们还拿着20年以前那种套路去跑一线, 以为老百姓不懂或者希望碰上个不懂的, 把好东西三瓜俩枣卖给他们。现在时代变了,信息畅通了, 以前那种不知道价格的老百姓越来越少了, 甚至绝迹了。农村咱不清楚, 就说城市里,现在家里有个老东西, 都会拿着跑到文化市场找开店的问问收购价格, 怎么会照着跑一线人员的报价卖东西呢?
故事发生在本周五,我家小区门口来了个收东西的,行头是常见的, 就一个包, 一个宣传布, 上边印着些铜钱、老酒、纸币、银币什么的。我早上出门时, 这位仁兄就来了。我当时急着去单位, 匆匆打量了一眼,心想着, 如果中午我回来他还在的话, 我就跟他聊聊。
中午12点左右, 我回来了, 走到小区门口。这位仁兄果然还没走, 摊子前没什么人, 由于不着急吃午饭,我就停下看看他的广告布。我问他:雍正和顺治多少钱收?他说要看看东西才行。我知道他们的套路, 就指着他广告布上印的那个雍正, 问他:就你布上印的这种?他还是一口咬定要拿东西看看才行, 有意思吧。
我当时本来想脱口而出, 就一个宝泉局的黄亮雍正, 你报个价不就完了吗?但是转念一想, 如果这么说了, 他肯定知道我懂行, 肯定不愿跟我聊了。 于是换了个话题, 指着长城币的图片问他,长城币多少钱。 他问我:你有长城币呀? 我说对, 有几个, 你多少钱收? 他说81、85的10块,你说这不是瞎扯吗?81长城币流通好品现在收购价没有低于30块的, 你10块就收走,赚20?
大家看明白了吧, 现在跑一线的为啥收不上东西来?他们还拿着20年以前那种套路去跑一线, 以为老百姓不懂或者希望碰上个不懂的, 把好东西三瓜俩枣卖给他们。现在时代变了,信息畅通了, 以前那种不知道价格的老百姓越来越少了, 甚至绝迹了。农村咱不清楚, 就说城市里,现在家里有个老东西, 都会拿着跑到文化市场找开店的问问收购价格, 怎么会照着跑一线人员的报价卖东西呢?